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集锦
1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集锦经济生活一:1.全面认识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2)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3)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4)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就会引起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影响商品的价格。2.通货膨胀解决方法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B、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增加税收)C、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D、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E、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3.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与物价水平。(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4.国家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应采取的措施(1)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生产决定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本上还要靠发展生产。(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必须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4)居民的收入预期也影响消费。这就要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6)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7)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影响着消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5.消费与财政、税收消费水平与国家的财政、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1)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2)国家发挥财政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3)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二: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1)从生产力的三要素分析:从劳动对象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从主体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劳动工具看,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2)从生产关系分析: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1)区别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从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决定我国的经济性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国家对其采取的态度不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联系: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全面把握公司经营成功的措施(1)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5)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6)要筹集发展资金。(7)提高经营者的素质。(8)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9)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抢抓发展机遇。(11)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①加大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②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③消除体制障碍、打破垄断④税收扶植、财政支持、减免行政事业收费,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⑤加大信贷支持、支持上市融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6.重视就业(1)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①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解决就业问题,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④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保证。(2)如何实现和扩大就业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和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②从党和政府角度看,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③从劳动者角度看,应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业。④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⑤坚持“走出去”战略,通过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7.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①原因a.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c.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证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②措施a.从国家角度看,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制定和实施劳动法。b.从企业角度,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贯彻落实《劳动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c.从劳动者角度看,劳动者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3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8.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国家①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②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企业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③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三: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这要求我们维护和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4)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3.实现收入公平的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的收入。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其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①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②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③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例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制定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4.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分配政策: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5.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6.增值税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1.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a.国家第一、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第二、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b.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c.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国的宏观调控(1)原因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重要性:A、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规范市场秩序;B、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C、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4发展。(2)手段:①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②法律手段:(立法、司法活动、运用WTO规则和国际惯例)③行政手段:(执行主体:行政机构A、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B、检查工作、行政处罚C、行政审批、许可)★注意: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6)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①必要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重要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