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611水稻防灾减灾技术
黄陂区农业广播学校熊凯明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水稻防灾减灾技术一、水稻防灾减灾技术二、早稻三、中稻四、一季粳稻五、双晚六、总结钱种田成本租田100—400元耕田100元种子100元肥料200元直播(插秧)50元(150元)农药50元管理人工100元收割100元合计800-1100元增加收入?产量能大幅提高吗?价格能涨吗?成本能降低吗?种田毛收入中稻产量1300斤×1.15元=1495元粳稻产量1200斤×1.35元=1620元早稻产量900斤×1.25元=1125元一、水稻防灾减灾技术1、概念2、原则3、技术4、黄陂区气候特点5、高低温对水稻的影响1、概念农业气象灾害按气象要素可分为单因子和综合因子两类。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冻害、霜冻、冷害、寒害、热害和日灼等,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害、水涝害、雪害和雹害等,由空气因子引起的有风害(见风)等;属于多种因子综合影响形成的有干热风、风雨害等。每一种灾害因发生机理、发生季节和天气特点等的差异,又可划分多种类型,如冷害常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或分为湿冷型和干冷型;霜冻分为辐射型、平流型和混合型,或分为秋霜冻和春霜冻等。水稻灾害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于农业气象灾害可造成粮食减产,从而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安全。气候对农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病、虫、草害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上。一方面气候变暖使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这些改变不得不使农业生产者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间接影响到粮食质量安全。非洲的干旱印尼的森林大火北美洲的暴雨地震山西河津滑坡事件风暴潮病虫害水稻虫害洪水2、水稻防灾减灾救灾原则水稻防灾减灾救灾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的防灾减灾方针,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重大水稻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可持续治理技术,以及避灾、适应性种植等防汛抗旱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深化水稻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可持续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确保水稻高产、稳产。3、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水稻灾害预防技术:①兴修水利。修建水库、堤坝,健全水利设施,以利抗旱、排涝。②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的作物,适时播种。③确定合理的作物及其品种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好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的品种。④科学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灌溉,平衡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⑤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灾害天气。⑥及时管理和改种。被水冲砂压的水稻及时清淤扶正,淹水稻田及时排水,稻株不能恢复的田要根据农时季节改种。黄陂区地跨东径114°09′—114°37′,北纬30°40′—31°2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雨量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洪涝干旱时有发生,对全区工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一年中,以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2.4℃—3.2℃;7月最高,日平均气温28.4℃,有的年份出现在8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5℃,极端最高气温为40.7℃。4、黄陂区气候特点黄陂区的灾害性天气黄陂区的灾害性天气有:发生在10月至翌年4月间的寒潮大风、发生在春秋两季的低温阴雨和霜冻、发生在9月份的寒露风、发生在4-7月间的龙卷风、冰雹及发生在3-10月的雷击和雷雨大风、发生在4-10月的洪涝和可能发生在全年任何时候的干旱。其中,干旱和洪涝是主要气象灾害。2016年11月5、低温对水稻的影响:营养生长期内受低温冷害,穗原始体分化一般推迟5-10d,晚抽穗7d左右。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低温危害,成为不育空粒以致明显减产。水稻孕穗期对低温敏感,容易造成孕;抽穗开花期受到低温危害,颖壳不张开、花药不开裂,花粉不发育,所以造成不育粒。混合型冷害一般对水稻的危害最大。低温冷害也可造成稻瘟病、水稻鞘腐败病等的发生。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较高的温度条件一般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变短。减数分裂和抽穗扬花期是水稻对外界温度最为敏感,也是最易受到危害的时期。特别是在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当平均温度超过30℃连续3天以上,就会造成花器官发育不全,花粉发育异常,以致不能结实,减产。2013年7月23日以来,武汉市持续出现异常高温天气,蒸发量较常年偏大6成。受持续高温热害影响,全市73万亩中稻在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或者灌浆期几乎全部受害。2016年9月2日减产60%2016年7月13日2016年7月2日农科所淹水据了解,2011年1月以来,武汉降水持续偏少。黄陂区1-3月,降水仅为66.5毫米,与历年同期(172.5毫米)相比偏少61.5%,全区旱情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春播及大田作物生长。抗旱已成为我区“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增雨已迫在眉睫。中新网武汉2012年7月13日电(冯涛徐金波)武汉市近2天遭遇暴雨侵袭,其中该市北部黄陂区成为重灾区,2天降雨量普遍在300mm以上,木兰山地区的降雨量达到378.6mm,降雨量超过1960年以来该区有气象记录的最高值。2013年,今年6月份以来,我市共出现了5段超35℃晴热高温天气,分别为6月18~20日、7月1~2日、7月11~13日、7月23日~8月3日、8月5日~9日。武汉站最高气温超35℃总天数为26天(30年平均高温日数21.2天);37℃以上7天(30年平均4.4天)。其中武汉8月8日37.3℃,8月6日新洲日最高气温39.1℃;8月6日江夏38.8℃,部分区域自动站监测到39~40℃。截止到2013年8月9日,武汉市夏季高温呈现出高温日数多,高温强度大等特点。二、早稻1、早稻的生长季节2、早稻生长期间主要灾害3、早稻防灾减灾技术措施1、早稻的生长季节3月下旬—7月下旬2、早稻生长期间生长期间主要灾害主要灾害有低温、阴雨、寒潮;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早稻3月底、4月初尼龙薄膜保温育秧,清明后可露地育秧。早稻幼穗分化适宜温度为20℃以上,抽穗扬花适宜温度为25—30℃之间。非适宜温度,早稻生长发育不良,若抽穗期间遇高温和大雨洗花天气,则使空壳率增高,影响产量。多雨、低温、寡照天气条件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生。水稻中后期采取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蔓延扩展。药剂防治:亩用5%井岗霉素150克,稻瘟、纹枯病混发田亩用16%井•三环•酮125克,兑水50公斤喷雾,喷湿稻株中下部茎叶,后期结合穗颈稻瘟病的防治再防一次。水稻孕穗、抽穗期最易感病,此时期若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常导致穗颈瘟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诱发,加之水稻品种抗病性差,氮肥施肥量较高等原因,有利于穗颈瘟发生。早稻7月中旬成熟,受降雨影响,造成倒伏,高温高湿引起穗上发芽,收获期间多雨,影响收割。2012年7月14日3、早稻防灾减灾技术措施①选择耐低温优良品种②采用薄膜保温育秧、防止烂种烂秧③合理施肥、管水,保证水稻健康生长。④及时收获三、中稻杂交稻(中稻糯稻)1、中稻杂交稻的生长季节2、中稻杂交稻生长期间主要灾害3、中稻杂交稻防灾减灾技术1、中杂的生长季节4月中旬—9月底2、中杂生长期间主要灾害低温、高温、干旱、大雨、大风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2016年6月22日前川街2014年9月29日2015.8横店颖花退化2013年8月9日2012年8月11日罗汉扬两优6号水稻花期是对温度特别敏感的发育阶段,异常高温(日平均气温30℃且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持续3天以上)水稻在开花期,高温妨碍花粉成熟、花药的开裂、花粉在柱头上的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由此造成的不受精加水稻的为害最严重,这一时期是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期,尤其是开花当天遇有高温胁迫,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受精障碍,严重影响结实率及产量。气象专家建议,中稻及一季晚稻田块应做到不断水,有条件的可采用灌溉、中午前后喷水等方式或亩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50千克,以减轻高温危害;花期可根外追施硼肥,或喷施赤霉素药液,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增加千粒重。2013年7月26日2013年9月7日低温阴雨寡照天气,水稻抽穗扬花和灌浆推迟,并出现稻曲病、稻瘟病等,对水稻产量造成一定影响。3、中稻杂交稻防灾减灾技术①选择耐高温、低温、抗倒的优良品种②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抽穗,避开高低温的影响。③合理施肥、管水,保证水稻健康生长。④及时收获2012年9月4日2016年9月2日农科所2012年9月9日鄂糯9号4月中旬—8月中下旬生长期间主要主要灾害:低温、高温、大风;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四、一季晚粳稻1、一季晚粳稻的生长季节2、一季晚粳稻生长期间主要灾害3、一季晚粳稻防灾减灾技术1、一季晚粳稻的生长季节5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播种期的确定作物适期播种不仅可以保证发芽所需的各种条件,而且能使作物各个生育时期处于最佳的生育环境,避开低温、阴雨、高温、干旱、霜冻和病虫等不利因素,使作物生育良好,获得高产优质。确定播种期,一般需根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种植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2014年7月19日蔡榨街嘉优2号2012年8月18日祁家湾嘉优5号2、一季晚粳稻生长期间主要主要灾害高温、低温、寒露风、干旱、涝害;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2013年7月26日2014年9月22日农科所2016年9月9日2012年9月16日2013年10月7日泡桐3、一季晚粳稻防灾减灾技术①选择稻瘟病、稻曲病发生轻的优良品种②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保证安全齐穗。③合理施肥、管水,保证水稻健康生长。④及时收获五、双季晚粳稻1、双季晚粳稻的生长季节2、双季晚粳稻生长期间主要灾害3、双季晚粳稻防灾减灾技术1、双季晚粳稻的生长季节6月中旬—10月下旬2、双季晚粳稻生长期间主要主要灾害高温、低温、寒露风、干旱、涝害;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3、双季晚粳稻防灾减灾技术①选择中熟、抗稻瘟病优良粳稻品种②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保证安全齐穗。③合理施肥、管水,保证水稻健康生长。④及时收获六、总结1、看看天气预报2、观观察作物长势长相3、思思考田间管理措施4、选选择适宜的品种、技术1、看2、观3、思4、选
本文标题:201611水稻防灾减灾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