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6上保教真题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下面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的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幼儿绘画特点有()。A.形象性B.抽象性C.象征性D.夸张性【答案】D2.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这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答案】A3.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说明幼儿()。A.听觉辨别力弱B.想象力非常丰富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经验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答案】C4.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言语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以上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C.4~5岁幼儿能理解其他玩具同样快乐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答案】B5.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作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A.转导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归纳推理【答案】C6.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咳嗽,伴有呼吸困难,面色紫青,这种情况可能是()。A.急性肠胃炎B.异物落入气管.C.急性喉炎D.支气管哮喘【答案】B7.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答案】A8.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B.书写自己的名字C.养成正确的写划姿势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答案】D9.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A.教师集体示范B.幼儿自主探索C.教师分组讲解D.教师逐一训练【答案】B10.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是()。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B.组织幼儿观察树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供幼儿讨论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的名画【答案】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往为儿童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能和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2)儿童自身特征。儿童的性别、长相、年龄、姓名、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玩具的数量和特征不同能引起儿童不同的交往行为。自由的游戏情境和竞争游戏情境下幼儿的游戏表现也会有差异。12.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1)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良好的户外运动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儿童动作和机能的发展,提高儿童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2)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促进大脑的生长和发育。运动智能是儿童智能的一部分,多样的外部刺激丰富儿童的认知,身体运动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3)促进儿童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户外运动可以培养儿童活泼开朗、勇敢坚毅的、乐观进取等精神品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也可以培养幼儿互助、合作、有爱等社会态度。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论述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和举措。《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在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做到了以幼儿为主,有利于每一个幼儿获得全面、健康地发展,发挥每个儿童的特长,弥补幼儿的不足,使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3)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教师应:(1)全方位了解幼儿,观察幼儿日常表现,总结每个幼儿在能力、性格、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2)以幼儿为主,因此施教。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儿童做不同的要求;对于能力结构不同的儿童,发展其不同的优势;对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幼儿在性格、气质上的差异,做相应的调整。(3)利用幼儿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每个幼儿最擅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与幼儿个体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每个幼儿获得最优化的发展。依靠幼儿身上的优点,发展幼儿的强项,弥补幼儿的不足。(4)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对不同的幼儿不能用相同的标准衡量,因人而异,全方位评价。(5)为每个幼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以满足集体中所有幼儿的需要。营造尊重每个幼儿文化和语言的环境;创设发展每个幼儿兴趣和能力的环境,勾践促进每个幼儿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4.材料3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了,并能与小朋友们高兴的玩。由于担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返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拉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1)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2)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必要,教师该如何引导?【参考答案】(1)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①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性;②情感比较外露;③情绪极易冲动。材料中阳阳每天去幼儿园见到奶奶离开又哭又闹,但是等奶奶身影消失又能高兴的玩耍,这正体现了幼儿情绪发展进程中情绪不稳定、容易外露和易冲动的特点。(2)①奶奶没必要担心阳阳的情绪,这是这一阶段幼儿情绪的普遍特点的体现。②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a.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并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b.成人情绪的控制:成人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应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成人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的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和态度。c.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d.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成人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如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e.教会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例如教会幼儿运用反思法、自我说服法和消退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15.材料:角色游戏中,大二班在教室里开展理发店主题活动,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主动为幼儿制作了理发店的价目表(见图1)。问题:请结合你对角色游戏的理解,分析教师提供价目表这一做法是否适宜,并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我认为教师制定价目表的做法不合理。角色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这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游戏,强调游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是: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具有表征、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幼儿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是:能够根据对社会生活认知和游戏经验的积累进行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材料中教师设置主题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价目表的设定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讨论,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自己制定价格、制作价目表,进行想象、创新的机会。(2)建议:尊重大班幼儿游戏的年龄阶段特征,给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机会。可以让幼儿自己通过讨论制定价目表,让幼儿协商决定价位,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6.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吸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图略),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参考设计】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二、活动目标:1.了解吹泡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知道有洞、有缝隙的工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2.常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吹泡泡器,学会用语言表达猜想的操作结果。3.萌发积极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各类带孔的塑料玩具、吸管、漏勺、梳子、牙刷、硬卡纸、苍蝇拍、树叶。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四、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幼儿听《吹泡泡》音乐进入活动室,激发学习兴趣。师: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像气球,像西瓜,还像乌黑的大眼睛。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2.教师组织谈话,引出吹泡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师:小朋友吹过泡泡吗?都是用什么来吹泡泡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吹泡泡的工具,你们也来试一试?(二)活动展开1.教师展示各种吹泡泡的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老师带来的这些吹泡泡的工具吗?你们觉得这些工具可以吹泡泡吗?能吹出来的就画“o”,吹不出来就画“×”。2.幼儿集体动手验证,教师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四人一组选择吹泡泡工具试一试,可以相互交换试一试。分组展示记录结果,并进行验证记录。师: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泡泡液,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师:通过探索发现,只要有洞、有缝隙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3)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师: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用力,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大泡泡了。你们都是怎么做的?3.幼儿动手操作,自己制作泡泡器。(1)教师出示苍蝇拍、漏勺、梳子、牙刷、树叶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制作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实验了解制作吹泡泡器的方法。师: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吹泡泡器的?怎么做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成功了,有的没有吹出泡泡呢?(2)引导幼儿将学会的经验加以运用,把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东西变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师:原来有缝隙才能吹出泡泡,这些吹出大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大洞洞,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大泡泡来。(3)教师最后出示细铁丝,让幼儿扭、绕、团、折等多种方法来制作工具感知材料不同与泡泡变化的关系。师:你能用细铁丝变魔术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谁想勇敢地挑战一下?(4)在借鉴别人的经验上,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改变铁丝的形状。师:当你成功吹出泡泡后再把铁丝改变形状后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是什么形状?原来不管我们用什么形状的东西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三)活动结束1.教师和幼儿玩“吹泡泡”游
本文标题:2016上保教真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4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