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历史中考中考热点关注
1初三历史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_初三历史组编制2关注一:世界大战(一战100周年,二战75周年)1、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开始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VS协约国轴心国集团VS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主要战场欧、亚、非欧、亚、非、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欧洲第二战场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柏林战役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性质帝国主义的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两次世界大战异同点:相同点:(1)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是德国;(3)都是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的战争,一战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二战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的战争;(4)都以战争的发动者的失败而告终。(5)都是一场空前灾难;(6)都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同点:(1)性质不同: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规模和影响不同:二战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出一战。(3)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不同: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3、共同的影响: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战争促进科技发展。4、如何应对重大突发危机:萨拉热窝事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5、启示或认识: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惨不能重演;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对话;热爱和平,反对战争。6、如何才能避免战争?(1)加强对话,加强交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2)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3)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团结互助,共同发展,避免战争。7、以二战史实说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3政治方面:1945年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军事方面: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关注二:中日关系(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一、古代中日关系1、唐朝时期的中日交往是属于何种类型的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史实?和平的友好交往;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2、明朝时期的中日交往史实有哪些?倭寇经常侵扰我国的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3、古代中日关系特点是什么?以友好交往为主,日本广泛学习中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近代中日关系1、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民族工业有何影响?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20世纪初,日本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战争后期,日本怂恿中国参加了哪一方作战?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决定把中国哪一地区划给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哪个国家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协约国;山东;美国。4、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为摆脱危机而对中国发动的侵华事变是什么?九一八事变5、日本法西斯全面侵华是以哪一重大事件为开端?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6、在日本全面侵华过程中,哪一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的暴行?1937年南京大屠杀。7、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是什么?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战役。8、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4三、现代中日关系1、新中国成立后,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开始于哪年?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邦交正常化。2、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行民主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扶持和援助等。3、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日本否认、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台湾问题、领土问题(钓鱼岛主权问题)等。4、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要保持理性爱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妥善处理中日两国的矛盾、分歧、争端;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5、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1)日本必须正视侵华战争,要正视历史,总结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和平,共同发展。(2)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走和平发展之路;要珍惜和平,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拓未来。(3)青少年要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为民族振兴,国家繁荣贡献力量。关注三:中欧关系一、欧洲的沉浮1、近代欧洲的国际地位如何,原因有哪些?地位:世界中心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工业革命的推动2、二战后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什么变化?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3、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遭受战争破坏留下的创伤。二、欧洲走向联合(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欧洲国家遭受战争的创伤,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美苏冷战,欧洲国家需要寻求自身的安全。(2)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欧共体→欧盟(3)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发展经济,维护安全,提高国际地位。(4)欧洲走向联合对欧洲有何影响?经济不断增长,提高了国际地位。5(5)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有何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推动经济的全球化。欧盟在性质上与北约、同盟国、协约国有何不同?欧盟是欧洲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侧重于经济合作,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北约等组织则是军事政治集团,其目的是侵略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甚至直接导致战争的爆发。三、中欧关系中欧交往历史悠久。进入21世纪中欧关系已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古代史上中欧友好交往的史实1.欧洲和中国最早联系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西汉;丝绸之路。2.元朝时,来中国的欧洲游行家是谁?他口述的什么作品促使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3.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阿拉伯人(二)近代以业,欧洲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1、欧洲国家发动的典型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在侵华的同时,欧洲有哪些进步思想也传到了中国?达尔文的进化论、伏尔泰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3、欧洲进步思想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4、一战到二战期间,英法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1)一战后,英法等欧洲国家共同宰割中国,如: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二战期间,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与中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关注四:世界格局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趋势6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召开哪两次会议?两次会议各以什么问题为核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德国问题和中国问题。2、两次会议针对核心问题签订哪两个重要条约?分别是怎样损害中国利益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说明弱国无外交。3、两次会议形成的体系分别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国日本的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4、通过两次会议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是什么?它能否真正维护世界的和平?为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它只是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5、体系的崩溃:德国“闪击”波兰,发动二战;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两极格局1、什么是冷战政策?冷战的目的是什么?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2、美国推行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在经济、军事上分别有哪些表现?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成立北约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55年华约的成立美苏争霸(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双方实现有限缓和美苏争霸的结果如何?对国际形势有何影响?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1、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有什么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什么因素?中国应如何应对新的形势?经济实力。7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关注(五):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1、根本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新能源:煤炭6、过程:①蒸汽动力首先使用于棉纺织业。②冶金、采矿随后使用蒸汽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9、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2、a、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b、理论奠基人:法拉第。3、主要领域:a、新能源:电力、石油。新机器:内燃机。c、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4、主要发明:a、德:西门子→发电机、有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弟→飞机;c、意:马可尼→无线电报5、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作用上升。b、新技术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巨大发展迅速。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1、时间:20世纪40年代至今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
本文标题:2016历史中考中考热点关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6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