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6届二轮复习DNA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专题卷(全国通用)
1.下图为鸡血细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与箭头表示)。(2)步骤③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⑤中加入蒸馏水后DNA析出,该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①中所用酒精最佳是经过________后再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NA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沸水浴后的颜色反应为________。(5)由于鸡血较难找到,某学生试图用人血代替,结果没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步骤是:加入蒸馏水,破碎细胞→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去除滤液中杂质→DNA的析出→鉴定,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⑤→④→①。(2)步骤③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加速血细胞的破裂;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14mol/L时,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步骤⑤中加入蒸馏水后DNA析出。(3)步骤①中所用酒精最佳是经过充分预冷后再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4)DNA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沸水浴后的颜色反应为蓝色。(5)人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用人血代替鸡血来进行该实验难以取得成功。【答案】(1)③→②→⑤→④→①(2)加速血细胞的破裂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3)充分预冷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4)二苯胺蓝色(5)人血含DNA太少(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2.近十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________键,称为________,在细胞中是在________的作用下使此键断裂。(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________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加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的目的是________,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4)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5)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解析】(1)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分子的核酸合成技术。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和DNA分子中碱基的互补配对。(2)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氢键,称为解旋;在细胞中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此键断裂。(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3’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加入的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既是原料,又能提供能量;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5)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答案】(1)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和DNA分子中碱基的互补配对(2)氢解旋解旋酶(3)3’既是原料,又能提供能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温度酸碱度(5)变性、退火和延伸3.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2)甲装置用于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3)乙装置中,C溶液是________。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5)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其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纯度鉴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1)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肽链组成,所以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2)甲装置有透析袋,说明是用于透析或者粗分离的;其原理是透析袋是半透膜制作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3)乙装置中,C溶液是磷酸缓冲溶液,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5)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纯度鉴定常采用的方法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答案】(1)4(2)透析(或粗分离)透析袋是半透膜制作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或渗透作用)(3)磷酸缓冲溶液凝胶色谱法(4)红色的蛋白质(5)血红蛋白的释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2016·河北师大附中段考)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填“ɑ-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为两分子_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鉴定胡萝卜素时用的层析液是________。【解析】(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成分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的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与水不混溶。乙酸乙酯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因此应选用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胡萝卜素虽然能溶于乙醇中,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可以以任意比混溶,若选用乙醇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在萃取过程中,因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4)鉴定胡萝卜素时用的层析液是石油醚。【答案】(1)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夜盲症非挥发性(2)需要(3)乙酸乙酯乙醇与水可以以任意比混溶(4)石油醚5.(2016·遵义三模)回答下列有关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的问题:(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适合选用________法来提取。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体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的薄荷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________→________。(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__法进行鉴定,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图中实验组是___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都是芳香油,化学性质相似,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由于薄荷油会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因此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体不是纯的薄荷油,而是油水混合物。(2)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其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A、D两点是标准样品的点样位置,为对照组;B、C两点是萃取样品的点样位置,为实验组。实验组的色素层析带的位置与对照组的不一致,说明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答案】(1)水蒸汽蒸馏不是(1分)薄荷油随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所得液体是油水混合物(2)过滤(1分)浓缩(1分)(3)纸层析B、C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6.(2016·正定中学二模)Ⅰ.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①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________环境采集。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5g、NaNO31g、Na2HPO4·7H201.2g、KH2PO40.9g、MgSO4·7H2O0.5g、KCl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__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Ⅱ.回答下列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________。【解析】Ⅰ.(1)①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因此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富含纤维素环境采集。②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该培养基,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③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后,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呈现红色,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Ⅱ.(1)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因此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由于玫瑰精油能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以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而是油水混合物。(2)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所用的水和原料量、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等。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于原料中精油的含量降低,精油提取量增加的速度减慢,一定时间后,当原料中的精油几乎全部被携带出来后,提取量不再增加,即先增加后保持不变。(3)由于玫瑰精油具有挥发性,温度高时挥发性强,所以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从而导致提取量下降。【答案】Ⅰ.(1)①富含纤维素(1分)②培养基中纤维素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纤
本文标题:2016届二轮复习DNA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专题卷(全国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7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