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届二轮复习直角坐标类专题卷
热考题型专攻练二直角坐标类(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5·郴州三模)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D.丁图可表示人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解析】选D。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较大,A项错误。乙图所示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逐渐增大,说明该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则物质运输速率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B项错误。丙图可以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少,C项错误。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则丁图可表示人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D项正确。2.将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干旱C.物种A幼根成熟区细胞在甲溶液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解析】选C。植物材料在等渗溶液中重量不变,则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A项正确。在相同的溶液中,马铃薯幼根重量均比物种A大,说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高于物种A,吸水能力强,也就更耐旱,B项正确。物种A幼根的成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失水,但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C项错误。使两种植物的幼根重量最小的溶液均为乙溶液,则乙溶液浓度最大,D项正确。【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错因为:(1)不理解植物耐旱的原因。(2)认为植物细胞失水就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实际是植物细胞失水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质壁分离。3.(2015·常德三模)大鼠的皮肤、黏膜和内脏都分布着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图示为不同皮肤温度条件下,大鼠温度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频率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机体产热B.38℃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C.43℃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D.28℃或43℃时,机体在下丘脑产生冷觉或温觉【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突破点:(1)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频率最大。(2)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3℃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解析】选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大鼠具有体温调节机制,只要体温平衡,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项正确。环境温度为43℃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则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机体散热,甲状腺激素分泌不增加,C项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项错误。4.野生型拟南芥发生单基因突变形成突变型个体,其细胞内赤霉素(GA)含量降低,GA通过影响脱落酸(ABA)来影响种子萌发。对两种类型的拟南芥进行耐盐、耐干旱实验和种子萌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盐和干旱处理后,突变型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B.GA含量降低可能使细胞液渗透压升高C.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对外源ABA的敏感性高于突变型D.拟南芥种子萌发受GA和ABA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图1信息:突变型个体比野生型个体耐盐、耐干旱。(2)图2信息:脱落酸对突变型拟南芥种子萌发影响较大。(3)题干信息:赤霉素影响脱落酸,从而影响种子萌发。【解析】选C。由图1可知,高盐和干旱处理后,突变型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突变型个体细胞内GA含量降低,耐盐耐干旱能力更强,故可能是由于GA含量降低使细胞液渗透压升高,B项正确。随ABA浓度的升高,突变型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急剧下降,而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在较高浓度的ABA时才出现萌发率下降的情况,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对外源ABA的敏感性低于突变型,C项错误。综合分析可知,拟南芥种子萌发受GA和ABA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D项正确。5.(2015·宜春三模)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C.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D.与乙相比,甲代表的曲线可以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1)乙为空白对照,NAA的作用要与乙比较,生根数目多于乙,说明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少于乙说明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2)b代表的NAA浓度促进生根的作用最强,b~c仍表现出促进生根的作用,而不是抑制生根。【解析】选B。图中乙为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形成相互对照,C项正确。a~b浓度的NAA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能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A项正确。b~d浓度的NAA溶液处理插条,b~c浓度下的生根数目也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也能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c~d浓度下的生根数目少于对照组,抑制生根,B项错误。以乙曲线为界,曲线以上表示促进生根,曲线以下表示抑制生根,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6.(2015·洛阳三模)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B.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几乎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C.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D.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解析】选D。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细胞分裂素的实验组中幼叶和根系生长素浓度明显增大,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即幼叶和幼根对细胞分裂素敏感,A、C项正确。成熟叶片中三组实验的生长素浓度无明显差异,说明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几乎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B项正确。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幼叶将逐渐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减弱,D项不正确。7.瓜尔豆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增加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D.萌发期间,种子内赤霉素含量较高【解析】选B。12~24h期间,CO2释放速率较高,而O2吸收速率较低且基本无变化,说明萌发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B项错误。胚根长出后,O2吸收速率明显升高,说明萌发种子利用O2进行有氧呼吸,C项正确。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所以萌发的种子内赤霉素含量较高,D项正确。8.(2015·大庆三模)科研人员在同一温带草原中选择放牧、割草、围封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样地,测定湿润年和干旱年的土壤呼吸总量(样地内植被和微生物的呼吸总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B.土壤呼吸是草原群落中碳输出的重要途径C.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D.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不敏感【解析】选D。由实验结果可知,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干旱年和湿润年为自变量,土壤呼吸总量为因变量,因此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A项正确。土壤呼吸为样地内植被和微生物的呼吸总量,因此土壤呼吸是草原群落中碳输出的重要途径,B项正确。图示干旱年和湿润年土壤呼吸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C项正确。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在干旱年和湿润年差异最大,说明对降水状况反应最敏感,D项错误。9.(2015·沈阳三模)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B.两岛6月到7月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只有种间竞争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最终将一定出现生殖隔离【解析】选B。由图可知,两岛社鼠的种群数量在3月到11月间变化较大,说明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在变化,A项错误。6月到7月间,两岛的社鼠数量均下降,说明两岛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B项正确。B岛上还有青毛硕鼠和黄鼠狼等,因此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除种间竞争外还有捕食,C项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能形成生殖隔离,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共46分)10.(22分)下图表示三种植物(b植物是原产于亚热带南昌本地的植物,a、c两种植物是从南昌以外的两个区域引入的两种植物)在一个晴朗的夏天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速率会出现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请据图回答。(1)b植物叶片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出现在。b植物叶肉细胞内C3含量在中午12:00时相对10:00时的变化是。(2)同等光照条件下测得a、b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相似,气孔间隙处CO2的浓度相似。夏季晴朗的中午b“午休”,a不“午休”,请推测a不“午休”的原因可能是。a的原产地最可能是。(3)从图中结果推测,c植物在漆黑的晚上能否较长时间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填“能”或“否”)。【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明确图中曲线为净光合速率曲线。(2)图中关键信息: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对应的时间为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3)关键信息:a、b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相似,气孔间隙处CO2的浓度相似,但光合速率不同。【解析】(1)由图中曲线可知,该曲线有负值,则曲线应代表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则b植物叶片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出现在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时,即图中的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19:00)。由于b植物在中午12: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则叶肉细胞内C3含量因CO2不足而减少。(2)由于同等光照条件下测得a、b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相似,气孔间隙处CO2的浓度相似。但a不出现“光合午休”,很可能是a植物利用CO2的能力很强或a植物体内固定CO2的酶的活性很强。a植物的原产地最可能是热带。(3)由图可知,c植物夜间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c植物夜间可以进行暗反应,但不能进行光反应。答案:(1)19:00减少(2)a植物利用CO2的能力很强(或a植物体内固定CO2的酶的活性很强)热带(3)能11.(24分)(2015·黄冈三模)每年的7~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的增加和细胞的增大。(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①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减弱。②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和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是促进了的生成,从而促进了果实的成熟。(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的结果。【解析】(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2)①由图中曲线可知,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含量下降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②在9月7日~9月1
本文标题:2016届二轮复习直角坐标类专题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7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