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复习中期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版)
江西省2016年高三复习中期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答案:B解析: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取决于大气中所含水汽、水汽凝结物和尘粒杂质的多少,这些物质越多,大气透明度越差,因而太阳辐射受到的减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也相应的越少。2.答案:D解析: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与天气无关,故A错。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有关,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也就相应增强,故B错。太阳的散射辐射指到达地面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而云层削弱的是穿透大气层时的太阳辐射,所以云层无法对太阳散射辐射起到削弱作用,故C错。晴天时,大气透明度好,参与散射的物质少,故散射到地面的辐射也少。3.答案:C解析:依地球公转方向判定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晨昏线过极点,判定该图所示时间为二分日,即春秋季。地震的发生与季节无关,故A项错误。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多发生于9—11月;北半球冬季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的中国军舰,在冬季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作用下,一路顺风而行。BCD分别表示北半球夏、秋、冬三季,故C项正确。4.答案:D解析:依地球逆时针方向公转可知,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OB为昏线,故AB项错误。通常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多且明亮,原因在于下半夜的流星是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快,或地球赶上流星,出现频率高;而上半夜出现的只是追上地球的流星。故D项正确。5.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随着叶面积的增大,植物蒸腾耗水持续增大,而光合收益增长到峰值后降低,所以最佳的叶面积为光合收益与蒸腾耗水相差最大点。6.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如果湿度不变,在湿润条件下,叶片以中等光照最大,故B项错误。沙漠地区属于干旱和强光条件,热带雨林则为湿润和中等光照条件,故CD正确。7.答案:C解析: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实现,在热带雨林区,尽管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快,人类生存条件好,但气温高,雨量过多,使土壤肥力难以保存,且细菌滋生迅速,疾病容易流行,同样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8.答案:D解析:甲处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只能在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水源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使环境承载力提高,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9.答案:B解析:四大流域中,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最少,水分亏缺最严重,故②表示黄河流域。10.答案:A解析: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多,全年多数时间水分有盈余;结合上题可知,①流域应为松花江流域。读图可知,3-5月,①流域水分亏缺明显加大,是由于3-5月气温快速回升,蒸发力(潜在蒸散量)不断增大,而该时期雨季未到,降水量少。11.答案:A解析:甘蔗为热带植物,谷子耐旱,湖北不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区,故BC错误。湖北可进行双季稻的生产,早稻大约在7月中下旬收割,晚稻则在10月中下旬收割,故D错误。湖北在冬半年可进行冬小麦的生产,5月下旬小麦进入成熟收获期,故此时农民焚烧的是小麦秸秆。12.答案:D解析: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养分在焚烧过程中丧失殆尽,而且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13.答案:D解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改善,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秸秆。14.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年平均气温先下降、后升高,气温年较差先减小、后增大;0℃积温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不至于使我国的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年降水量则表现出明显的随时间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的趋势;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15.答案:A解析: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读图可知,1980年后,我国的0℃积温明显增加,将使三江平原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农作物增产,故选A。16.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较小,面积较稳定。17.答案:A解析: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选项A正确。18.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c河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最适宜开发漂流。19.答案:B解析:据经纬度定位可知,图示地区地处江南丘陵;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的暑假为7月中下旬和8月份;江南丘陵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油菜花多开在3、4月;江南丘陵冬季气温较低,不能大面积种植甘蔗;7、8月,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该地区降水量减少;江南丘陵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生长,且水热条件能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2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省(区、市)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21.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选项A正确。2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在既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环境效率越低,可以实现的最小化有害投入越少,即排放的污水量越少,减排的幅度越大,故选D。23.答案:A解析:环境效率高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可减少的程度比较低,此时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故选A。24.答案:C解析:美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低,“城市蔓延”现象较为普遍。25.答案:B解析:由于城市功能区较分散,建筑物密度低,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6.(14分)(1)渤海盐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小、日照时数多、年降水少,利于晒盐;(3分)南海盐区海水盐度较高、年蒸发量大、年均温高,利于晒盐。(3分)(2)淮河以北的盐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不利于晒盐;(2分)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且雨量少,利于晒盐。(3分)(3)可行:可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竞争力;同时解决浓缩海水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或者不可行:海水淡化存在着成本高、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并不严重;使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盐化工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27.(13分)(1)水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风浪大;湖水含沙量小;结冰期长,冰层厚;河流水为主要补给水源。(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得满分4分)(2)气候特征:年降水量较多;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气温年较差较大。(4分)原因: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弱,且季节变化较大;临近波罗的海,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较强;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和极地地区冷空气的影响。(3分)(3)航运、旅游等。(2分)28.(11分)(1)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2分)后经地壳抬升,长期在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下形成。(2分)(2)古城堡及古墓群均为古代绿洲所在地,由于人口的增长及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使古代绿洲荒漠化加剧,绿洲被废弃;(2分)古代绿洲被废弃后,人类活动逐渐向河流上游移动,形成新的绿洲(城镇),(1分)从而使得古城堡及古墓群远离现代城镇。(3)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夏半年太阳辐射强烈;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不利于路基建设;沿线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沿线地区城镇稀少,后勤补给不便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4分)29.(12分)(1)地处低纬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湿度大,云雾多;(2分)山地、丘陵面积大,山坡地排水条件好,(1分)红壤适宜茶树生长。(1分)(2)中央高地的茶园地势高,气温较低,较潮湿,茶树在比较潮湿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较为缓慢;(2分)而且茶树栽种地的坡度较陡,茶叶采摘也变得相当困难。(2分)(3)进行所有制改革,大中小型茶园共同发展;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效率;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巩固重点出口市场;开发印、巴市场;大力开展调研和营销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4分)附:综合题评分细则26.(14分)(1)对比中国主要海盐区气象资料,分别指出渤海盐区与南海盐区海盐生产的优势条件。(6分)采分点:6个,每点1分,共6分渤海盐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小、(1分)日照时数多、(1分)年降水少,(1分)利于晒盐;南海盐区海水盐度较高、(1分)年蒸发量大、(1分)年均温高,(1分)利于晒盐。(2)说明淮河以北的盐场冬季是晒盐的淡季,而南海及北部湾地区,则可以进行跨年度冬春连晒生产的原因。(5分)采分点:5个,每点1分,共5分淮河以北的盐场纬度高,(1分)冬季气温低,蒸发弱,(1分)不利于晒盐;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纬度低,(1分)冬季气温较高,(1分)且雨量少,(1分)利于晒盐。(3)目前,在我国主要海盐产区,有专家建议“要将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生产相结合”,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给出理由。(3分)采分点:3个,每点1分,共3分(任选一种观点做答)可行:可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竞争力;同时解决浓缩海水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或者不可行:海水淡化存在着成本高、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并不严重;使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盐化工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27.(13分)(1)简述拉多加湖的水文特征。(4分)采分点:4个,每点1分,共4分水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风浪大;湖水含沙量小;结冰期长,冰层厚;河流水为主要补给水源。(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4分)(2)说明圣彼得堡市的气候特征及成因。(7分)采分点:7个,每点1分,共7分气候特征:年降水量较多;(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1分)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1分)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原因: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弱,且季节变化较大;(1分)临近波罗的海,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较强;(1分)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和极地地区冷空气的影响。(1分)(3)指出涅瓦河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向。(2分)采分点:2个,每点1分,共2分航运、旅游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2分)28.(11分)(1)简述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4分)采分点:4个,每点1分,共4分地壳下沉,(1分)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1分)后经地壳抬升,(1分)长期在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下形成。(1分)(2)简析古城堡及古墓群远离现代城镇的原因。(3分)采分点:3个,每点1分,共3分古城堡及古墓群均为古代绿洲所在地,(1分)由于人口的增长及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使古代绿洲荒漠化加剧,绿洲被废弃;(1分)古代绿洲被废弃后,人类活动逐渐向河流上游移动,形成新的绿洲(城镇),(1分)从而使得古城堡及古墓群远离现代城镇。(3)说出图中区域交通线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困难。(4分)采分点:4个,每点1分,共4分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夏半年太阳辐射强烈;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不利于路基建设;沿线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沿线地区城镇稀少,后勤补给
本文标题: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复习中期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