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表1);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1953年43.2494.80139.5156.765.205.832000年43.2494.59303.7856.765.4113.232010年43.2494.41325.8456.765.5914.68图1是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图。读图1,完成3~5题。土壤盐渍化[1]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漫灌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的盐碱灾害是某岛屿的遥感影像。该岛屿面积10458平方千米,岛屿东北部降水丰富,植被茂密;西南部降水很少,植被稀疏。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起。(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6分)牦牛四肢粗健,适应当地高原丘陵地形(1分);皮毛厚实,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1分);心肺发达,适应当地缺氧的环境(1分);耐饥渴,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1分);草场面积大,牧草丰富(2分)。(2)简述牦牛适宜在每年10月屠宰的理由。(4分)每年5~10月份,牧草生物量增加,牦牛食物充足,体重增加(2分);10月份后,牧草减少,牦牛体重下降,所以10月份是牦牛最为肥壮的月份(2分),适宜屠宰。(3)分析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青藏铁路开通后,交通运输条件改善(2分),市场规模扩大(1分);牦牛放牧规模扩大(1分);牦牛加工能力增强、产业链延长(或产品种类增多、用途广泛,产品附加值增加)(2分),经济效益提高。(4)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6分)那曲地区高寒草场单位面积草地载畜量小(2分);大幅扩大牦牛放牧规模会导致草地退(沙)化(2分),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或一旦破坏难以恢复)(1分);大规模加工过程中可能加剧环境污染(1分)。圭亚那是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国土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8.7万,森林覆盖率高达86.4%。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种植油棕、甘蔗、速生树等发展生物能产业,产品(生物柴油、酒精等)主要供应欧美市场。(1)分析圭亚那北部沿海地区一年中出现两个雨季(5~8月、11月至翌年1月)的原因。(6分)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1分),此时北部沿海地区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雨季(2分);11月至翌年1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1分),此时北部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以及地形对气流抬升的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2分)。(2)分析乔治敦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4分)乔治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2分);邻近海洋,气温变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大(2分)(3)分析圭亚那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高脚屋的自然原因。(6分)森林资源丰富,建房原料(木材)充足(2分);气候湿热,木质结构的房屋利于通风散热(2分);高脚有利于防洪涝、防虫蛇(2分)。(4)分析外资公司在圭亚那发展生物能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水热充足,多高原低山,适宜速生树种、油棕、甘蔗等的生长,原料丰富(2分);圭亚那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2分);生物能产品国外市场广阔(2分);临近海洋,海运便利(1分);政策支持(1分)。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从而产生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图8)。“反季旅游”也称淡季旅游,是指避开旅游高峰时节进行的旅游活动。说明发展反季旅游的好处并提出促进反季旅游发展的措施。好处:减轻旅游旺季旅游景区的生态负荷和接待压力(2分);提高旅游景区淡季服务设施的利用率(2分);增加旅游景区淡季的收入来源(2分);节省游客的旅行费用(交通、餐饮、住宿、门票等)(2分);提高游客的旅游舒适感(2分)。(答对3点得6分)措施:采取灵活的休假制度,错开旅游旺季出行(2分)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的整合,推出淡季特色旅游项目(2分);在淡季降低景区门票等费用(2分);加大景区宣传推介力度,及时发布旅游信息(2分)。(答对2点得4分)泥石流是山区小流域水土物质快速输移过程,暴发突然,破坏力强,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泥石流广泛发育于约占中国陆地面积2/3的山地,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图9是泥石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说明在泥石流形成的物源区、流通区和危险区应分别采取的防治措施。物源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分);修建护(或固)坡工程(或加强地质灾害监测)(2分);流通区:在沟道梯级修建拦沙坝(或下游修建排导行洪槽)(2分);危险区:居民点和公路建在地势较高处(并做好加固工程)(2分);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做好人员疏散和救灾工作(2分)。水污染是台湾岛严重的环境问题。图10是台湾岛河流污染状况示意图。说明台湾岛河流污染程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河流污染分布特点:河流污染程度西部比东部重(2分);河流下游比上游污染重(2分)。原因:与东部地区相比,台湾西部地区地形较平坦,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河流污染较重(2分);河流上游人类活动较少,废水排放量少(1分),且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污染物扩散和净化速度较快(2分);从上游往下游,人类活动加剧,水污染加重(1分)。
本文标题:2016届深圳二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