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五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
单元概览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中国世界中国世界中国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多极化趋势的形成70年代外交突破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外交新局面内容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二分天下,“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形成了多极化趋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关系苏联解体后,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主旨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整个世界呈现出从两极对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11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1.“冷战”的兴起(1)背景①“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③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④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深层点拨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二战后之所以出现两极格局,一是由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二是因为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2)表现①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于1947年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经济:马歇尔计划。1948年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对抗。③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3)影响①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主题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讲史料史料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以下两幅图片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导读史料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史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练史料史料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止1951年)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购买燃料其他26%24%15%12%23%探究试分析表格反映出的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什么?答案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在重工业方面比重较少,马歇尔计划属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另据其推行的目的可知其主旨是扶植并控制西欧受授国家。主题二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及两极格局的特点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1)区别:①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②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③“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2)联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2.两极格局的特点(1)世界主要矛盾以美苏两国争霸为核心。其意识形态矛盾与国家利益冲突纠结在一起,关系错综复杂。(2)世界大战威胁、局部争端不断与和平稳定并存。从长远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动的“和平演变”攻势起主导作用。(3)世界军备竞赛迅速发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军费持续增长,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冷战”是双方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讲史料史料一苏联获得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现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战争是一种相互毁灭的战争。——美国总统肯尼迪导读史料表明“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史料二如何对付这个力量(注:苏联)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导读史料反映美苏“冷战”导致国际局势不稳定。练史料史料下面是二战后英国一幅讽刺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探究漫画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答案(1)美苏处于超级大国的地位,互相敌视,“冷战”对峙。(2)西欧国家地位衰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二流国家,处于从属地位。1.(2014·北京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B解析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发展,二战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为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针锋相对,分别采取了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等措施。故应选B。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从图片信息看,①中奥匈帝国的存在说明是一战前的欧洲,②中波兰复国,说明是二战后,德国统一说明是苏东剧变时期,③中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复存在,为二战前夕的欧洲,④中奥匈帝国分裂,“东普鲁士”等信息说明是一战后初期的欧洲。综上所述,正确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C项。3.(2013·福建高考)“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D解析“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是强调“冷战”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性,是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对抗,而非强调“热战”。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4.关于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美国政府的解释是“为了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而美国舆论认为是“美国对共产主义压力采取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美国为恢复其他国家健全的经济而作出的努力,仅仅是这种反应的副产品”。对于以上说法,你的观点是()A.美国舆论是正确的B.美国政府是正确的C.双方其实是一致的D.双方都是不全面的答案A解析由材料“美国援助欧洲”可联想到马歇尔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援助方式达到政治控制欧洲之目的,帮助西欧经济恢复不是其主观目的,所以美国政府不正确,美国舆论正确。故选A项。5.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答案D解析二战后的格局是美苏对峙格局,由于美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故“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故D项正确;战后初期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对峙,故A项不正确;美苏两极对峙造成国际形势一次又一次紧张,故B、C项不正确。1.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借口提出“杜鲁门主义”,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3.推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4.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5.1949年初,苏联等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它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也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经济领域的冷战。6.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7.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热考视角视角一史学方法——史料的搜集方法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是()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答案A解析材料中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研究“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广泛吸收其他学科”“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专门化部门”,据此A项正确。B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本身有错误;D项错误,材料认为要发展传统方法。“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答案A解析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二战结束前后。当时美苏争霸局面尚未形成,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中能看出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但本题最想表达的是作者极力反对与苏联友好;同时材料中看不出美苏实力对比情况。日记的背景可能是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所以应选A。视角二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五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1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9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