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总复习历史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考点一新文化运动知识整合1.兴起的背景(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_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________复辟帝制。(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进入中国;袁世凯掀起________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袁世凯尊孔复古2.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2)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________》(4)活动基地:实行“思想自由,________”办学方针的________。知识整合青年杂志新青年兼容并包北京大学3.前期主要内容(1)思想革命:提倡______与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道德革命:提倡新道德,批判旧礼教、旧道德。提出“____________”的口号。(3)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胡适发表《____________》,提倡用________。②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③鲁迅写出《________》《孔乙己》等小说,成为新文学的典范。知识整合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文学革命论狂人日记4.后期主要内容:宣传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和____________。5.意义(1)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2)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________。(3)________和科学得到了弘扬,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4)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5)为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知识整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民主马克思主义特别提醒新文化运动的“新”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知识整合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国________的影响。2.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___________》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3.广泛传播:________后,大量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4.影响:指导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整合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五四运动图示解说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激进派知识整合核心探究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探究一核心主题.............♨核心探究【主题1】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学的不同材料一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核心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主观因素。提示1:态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因素: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维新面临形势严峻,想依托孔子“避祸”;自幼受儒家文化教育,信奉孔子的学说。核心探究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胡适对孔教的态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提示2:胡适认为孔子是礼教法制的招牌,应该打倒。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核心探究【主题2】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材料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五四之后不久,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更接近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主观方面: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在没有真正参透“西学”的情况下,便轻易地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客观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使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的信仰和追求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十月革命,特别是加拉罕代表苏俄发表的废除原沙俄在中国一切侵略权益的宣言,1920年3月传到北京之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群体”,便迅速地告别了自由主义,转到社会主义立场,走上了“政党革命”的道路。——李明海《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核心探究问题:为什么说“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早夭了”?根据材料说明其原因。提示:早夭:1920年3月以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告别了自由主义,转到社会主义立场,走上了政党革命的道路。自由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所取代。原因:知识分子并未真正参透西学;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的弊端;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之后,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核心探究【主题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材料一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命《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核心探究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四(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核心探究问题1:材料一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适应了中国现实的需要。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哪一原因?提示2: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问题3:材料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何关系?提示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核心探究问题4: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提示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探究二核心归纳.............♨核心探究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在文化选择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立新。(4)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5)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局限于知识界;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结合。核心探究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1)在维新变法运动中: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依据。②康有为把孔子当作变革的先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源。(2)在新文化运动中:①陈独秀等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核心探究②在当时“尊孔复古”逆流下,提倡“打倒孔家店”是必要的,但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又是不妥的,它忽视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对后来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3)启示:无论是尊孔还是倒孔实质上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境遇是由中国社会形势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决定的。命题研判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命题研判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正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建立好社会的基础和路径是什么?建立现代中国,除了要落实宪法,还需要探讨宪法所植根的道德原则。这实际涉及传统文化的重估与重建,高考命题极有可能把这一现实问题切入考查新文化运动。命题研判【题点】重估、重建传统文化1.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重建”指的是()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尝试命题D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①和④正确;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②正确;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上的,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③正确,故选D项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命题研判【题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1916年《新青年》载文认为:“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据此,你认为这里的“恶因”和“根本之罪恶”应是中国的()A.儒家思想B.封建制度C.传统道德D.封建军阀尝试命题A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反映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针对此状况,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传统的儒家思想,故A项正确。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命题研判本课的重点知识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中体现出的规律、阶段特征。命题研判【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3.“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尝试命题B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信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处于近东,“民国七年”是1919年,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视角四关注多元史观.............♨命题研判用文明史观看中国近代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也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思想)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从这一视角立意命题已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命题研判【题点】社会转型4.根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旧传统仍有影响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D.文化氛围浓郁尝试命题C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有古代圣贤、时代风云人物、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这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剧烈变化,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故选C项。从“孔子、孟子、颜渊”等人物可以排除A项;B项表述不全面;D项以偏概全。命题研判方法突破新文化运动是民国初年反对专制、追求民主在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复习备考时要了解一本“杂志”、明确一个“主题”、把握两个“阶段”、理解四点“意义”、解读四项“内容”。(1)一本杂志:《新青年》。(2)一个主题:观念变革。(3)两个阶段:1919年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919年后属于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命题研判(4)四点意义:思想解放与启蒙;文艺发展;学习对象转变;推动革命转型。(5)四项内容:政治革命(提倡民主);道德革命(提倡新道德);文学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真题精选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1.“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6单元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9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