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6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四川卷)语文卷及答案
-1-2016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卷III】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人也要修学分:隋唐时“岁考”不及格者留级张勇学分,可不要以为只是现代莘莘学子的追求,古人也曾为之拼命。《礼记·学记》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也就是说,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都达到了,就是小成,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到九年的时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坚强独立而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意味着学业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立太学,可谓中国古代学制的一项重要进步。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但考试十分严格,西汉时每年考核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相当于今天的抽签问答。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核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否则留下继续学习。隋唐时期的官学开始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律学招收学生的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学习年限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将受到处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2-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举荐资格,否则勒令退学。宋代实行过学分制。以后各朝代大多也都实行过。当时叫做积分制,实际上就是学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把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的升舍考试成绩的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再合成分:其中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否者为下等。三舍考试都实行积分法。明朝也采用宋神宗时期的办法,凡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编其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高年级中实行学分制,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破格录用。清代的国子监编制与明代相同。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列为二等者给半分,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民国时期,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并更趋于完善。1931年,当时的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并规定大学生4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古以来,学子入学便参加考试,之后就按照规定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内容考试。B.太学是西汉时期设立的,是中国学制制度的一大进步,太学招收的学生和学习期限都没有严格的要求。C.隋唐时期,太学旬考,不及格者将受到处罚;岁考,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不及格就勒令退学。D.宋代实行学分制,根据上、中、下三等中合成的学分评定操行和学业等级,学业等级分为优中下三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宋代就已经将国子监学生的积分法与官职结合起来了,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可授予相当的官职。-3-B.明朝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和初、中、高三个级别,若在同一个级别中,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C.在明代,国子监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列为二等者给半分,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D.《学分制统一办法》要求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规定大学生的学制和具体学分,这标志着学分制趋于完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业有成的说法自古有之,但是学业与官职产生直接关系,则是到了东汉以后才有的。B.魏晋南北朝以前,官学对考试就有了严格的要求;但是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并没有严格的要求。C.宋明时期,国子监普遍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成绩优异的,可以破格录用。D.学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常洵传福恭王常洵,神宗第三子。初,王皇后无子,王妃生长子,是为光宗。常洵次之,母郑贵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贵妃谋立己子,交章言其事,窜谪相踵,而言者不止。帝深厌苦之。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廷臣请王之籓者数十百奏。不报。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先是,海内全盛,帝所遣税使、矿使遍天下,月有进奉,明珠异宝文毳锦绮山积,他搜括赢羡亿万计。至是多以资常洵。临行出宫门,召还数四,期以三岁一入朝,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以-4-自益。又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而中州旧食河东盐,以改食淮盐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东引遏不行,边饷由此绌。廷臣请改给王盐于河东,且无与民市。弗听。帝深居久,群臣章奏率不省。独福藩使通籍中左门,一日数请,朝上夕报可。四方奸人亡命,探风旨,走利如鹜。如是者终万历之世。及崇祯时,常洵地近属尊,朝廷尊礼之。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总兵官王绍禹引兵至。常洵赐宴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贼火王宫,三日不绝。事闻,帝震悼,辍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殡。(选自《明史》,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B.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C.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D.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幸:专指古代的嫔妃得到帝王的宠爱。B.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清以后)、殿阁大学士。C.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是统一的明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D.兵部尚书:古代统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别称大司马。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常洵深得神宗的厚爱,为其举办婚礼和建造府第的费用超出正常规定许多,大臣们纷纷上书奏请福王常洵去封地,但是神宗始终没有答应。-5-B.朱常洵贪婪成性,中饱私囊。除神宗赐予他的丰厚赏赐外,他还奏请没收张居正的财产以增加自己的收益,此外不顾边饷垄断盐业等,不断为自己敛财。C.朱常洵沉溺酒色,不顾百姓死活。在秦地流寇作乱,河南遭受旱灾蝗灾,饥民相食的情况下,他依然闭门花天酒地,民怨沸腾,但他并不在意。D.朱常洵尽失民心,为起义军所杀。总兵官王绍禹的手下在夜里放起义军入城,朱常洵用绳索逃脱,藏在迎恩寺,最终还是被义军捉到,遇害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东引遏不行,边饷由此绌。(5分)(2)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赠阙下裴舍人①钱起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②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③不散穷途恨,霄汉④常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②紫禁:皇宫。③阳和:仲春二月。④霄汉:指高空。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9.颈联将“捧日心”和“穷途恨”对举,尾联将“白发”和“华簪”对举,意义何在?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悲伤的原因,其中因与天地相比自身显得渺小的语句是:“,。”(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的经典语句赞扬了宋荣子不受外在的评价-6-左右的境界。(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描写楚地秋色无际、秋水辽远的两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活人消失【英国】G·K切斯特顿著邓迪译一天,奥本肖接到一位传教士的信,信上提到一件活人离奇消失的事情。奥本肖很感兴趣,于是和传教士约定:第二天在工作室见面。传教士来了。奥本肖仔细打量着来人,这是他的习惯,他可以无视身边的人,可对那些声称经历灵异事件的人,他则会特别关注。眼下这个传教士,目光炯炯,奥本肖判断他不是一个说谎的人。两人很快进入正题,传教士说,他有一个朋友,是一位船长。一次,一位乘客带了一本皮封面的书上船,这乘客说,这是一本具有魔法的书,任何人打开它之后,就会离奇消失。船上的人都笑他睁眼说瞎话。可是船上的大副,硬说要用事实反驳这乘客的谬论,就当场把书打开了……结果——突然之间,船舱的壁板上轰然出现了一个大洞,几乎与此同时,大副消失得无影无踪。船长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又惊又怕,于是带着这本书找到了传教士,传教士对他的描述根本不信。船长急了,便当着传教士的面打开了书……结果,突然之间,墙壁上出现了一个大洞,船长随之不见了。传教士非常惶恐,他立刻将书藏了起来,不允许任何人碰它。后来,他听说有奥本肖这么个人,便决定来碰碰运气,寻求解释。-7-听了传教士的叙述,奥本肖的头脑飞快运转起来。他知道,整个事件的关键就是那本书。奥本肖问书在哪里,传教士答道:“刚才我在接待室交给您的秘书了。”说完,传教士立刻变得紧张起来:“您的秘书会不会将书打开呢?”奥本肖笑道:“你放心,我的秘书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你的东西他是不会动的。”说着,他们一起来到接待室,可刚进门,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秘书贝内吉已经不见了,桌子旁边的地上有一本皮封面的书,接待室的窗户坏了,上面有一个大洞,大小刚好够一个人穿过去……两个人站在那儿,呆若木鸡。还是传教士先缓过神来,他抓起电话,打算报案,但他想了想,马上又问:“你能向警察描述秘书的长相吗?”奥本肖听了,一下子愣住了,自己的秘书到底是什么模样呢?好像个子不高,戴一副深色镜片的眼镜,脸长得……奥本肖惊讶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秘书的具体长相!奥本肖决定去找他为数不多的还有来往的朋友布朗,商量商量,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布朗就住在附近不远的地方,于是两人很快赶了过去。一见面,奥本肖就惊魂未定地说了事情的经过,而传教士则有点儿神经质,他一进门就将手中的书放到一张桌子上,好像那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布朗好奇地看了一眼书的封面,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谁打开这本书,谁将进入神秘世界。”传教士似乎精神快要崩溃了,他说,他心中很乱,想一个人静一静,先走一步,奥本肖答应了。传教士临走前,把桌上那本书带走了。随后,奥本肖就把几件事情告诉了布朗:大副、船长、秘书,三个人都离奇地消失了……正说着,奥本肖的电话响了,打来的是传教士,电话里,传教士的声音显得十分急切:“先生,我实在忍不住了,我要亲自打开书看一看……我就要打开书了,我……”接着,奥本肖从话筒里听到轰然一声,然后就没了任何声音。奥本肖神情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四川卷)语文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