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检测试题
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2、3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4、5、6、7辛亥革命8、9、10、11五四运动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开放五个口岸B.要求设立公行C.规定五口通商D.中国自愿开商解析:C《南京条约》中有五口通商的内容,故选C项。A项是最有迷惑性的选项,“开放”的内涵要远远大于“通商”,还包括设厂、游历、居住等,因此A项错误。B项“公行”出现于鸦片战争前。D项中国开商埠是被迫的,不是自愿的,故B、D两项错误。2.(2014邯郸调研)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江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委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解析:C题干反映募用外国人为总税务司,说明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项排除;B项“加强”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排除;D项“完全被英国控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3.如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解析:B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农民阶级、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A、D两项分别是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探索,排除;B、C两项都是属于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但义和团不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且盲目排外,故正确选项为B。24.(2014吉林模拟)“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箱炮。这里说明()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C.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D.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解析:D从材料“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说明军纪涣散,“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说明落后的体制,故D项正确。军事将领的素质只是材料体现的一方面,中日甲午战争两个国家的大战不是靠几个将领的素质能决定胜负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日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故C项错误;封建专制统治是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的原因,而非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5.(2014湖北联考)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解析:C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始于《马关条约》,根据材料信息“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可以判断这场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A、B两项与鸦片战争有关,排除。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阶段转入“制度”阶段,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兴起,因此这场战争为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故C项正确。D项不是这场战争的影响,排除。6.(2014榆林模拟)右图是19世纪末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武士对后面的一群西方骑士说“去北京”。下列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日本急于发动鸦片战争B.日本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日本与西方国家利益趋向一致D.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急先锋解析:D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世纪末”“去北京”,A项日本没有参与发动鸦片战争,且时间也不符合,故A项错误;1894~1895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但没有攻进北京城,故B项错误;日本与西方国家有着各自的殖民利益,既相互勾结又有矛盾,故C项错误;日本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漫画反映出它急先锋的角色,故D项正确。7.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位人士自我评价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这位名人最有可能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3解析:C材料反映了李鸿章被封为封疆大吏、主办洋务运动、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等史实,故正确选项为C。8.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解析:C“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说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残余,故选C项。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中的“三民主义”,D项中的“社会性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D三项错误。9.(2015西安月考)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解析:B从材料“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是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B项正确。“民变”无法说明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其作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排除D项。10.(2014荆州一模)“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已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可知清廷改革的意图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A项和C项都不是清廷发布上谕的意图,故排除;D项中的“主动改革”不符合材料信息,清廷改革是迫于内外压力被动进行的,故排除。11.(2014汕头二模)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A.结束专制统治B.引发军阀割据C.强化中央集权D.实现民族独立解析:B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是两个概念,侧重点不同。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是反中央集权的,与结束专制统治无关,故A项错误;各省纷纷独立,实际上就是军阀割据,故B项正确;强化中央集权与材料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民族独立与各省独立不是一回事,材料中没有反帝、反殖,实现民族独立的信息,故D项错误。12.(2014开封期末)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希望救亡图存,体现了民族主义,都利用报刊宣传主张,体现了公众舆论,但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前)都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即没有产生群众游行这样的革命形式,故A、B、C三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4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且有进步报刊的推动,出现了学生、工人和市民的三罢斗争,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30分,14题22分,共52分)13.(2014皖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材料二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直至1920年3月北洋政府才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1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态度”从材料“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可以判断。“原因”可以从近代外交意识和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变化”从材料“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到“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来归纳分析。“影响”结合19世纪60年代的外交及向西方学习的趋势来回答。第(3)问“原因”从材料“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以及“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来分析归纳。“认识”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角度分析。答案:(1)态度:不准备认真履行条约。(4分)原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不强;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6分)(2)变化:由坚决抵制外夷到尊重并崇拜外夷,并采取合作政策。(4分)影响: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逐步加强;洋务运动兴起。(6分)(3)原因:借十月革命俄国局势混乱,停止支付俄国赔款;苏俄处于内战,为摆脱国际孤立,争取北洋政府的支持,主动示好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6分)认识:近代中国外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性质;能逐步与国际接轨,抓住国际形势的变动,积极主动外交。(4分)514.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三“甲午
本文标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