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和应用【三年考情分析】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这三种调节方式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高考命题时,常以图形或表格为载体,以生命活动调节实验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多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考查角度:(1)调节方式的判断:三年11考,如2014山东T25、2014四川T8、2014江苏T9、2012天津T3等。(2)调节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年8考,如2014海南T27、2014天津T6、T7、2014重庆T3、2013安徽T6等。【热点分类突破】类型一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判断1.根据反应速度判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速度快,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2)激素调节:速度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如摄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等。2.根据发挥免疫作用的结构或物质及免疫结果判断免疫调节方式:(1)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如唾液、胃液)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涉及抗体的免疫方式属于体液免疫。(4)涉及靶细胞裂解的免疫方式属于细胞免疫。【考题回访】1.(2015·长春模拟)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解析】选C。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2.(2014·天津高考)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由于乙酰胆碱受体与抗原物质a结构相似,导致产生的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进而导致兴奋的传递受阻,表现为重症肌无力。(2)关键知识:体液免疫的过程、自身免疫病。【解析】选B。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图中物质a可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项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故B项错误;抗a抗体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故C项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故D项正确。3.(2015·桂林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细胞为浆细胞;②③等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解析】选B。①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②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③表示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⑤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⑥表示抗原、抗体结合;a表示各种血细胞,b表示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f表示吞噬细胞。4.(2014·四川高考节选)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其中a为传入神经,b点位于传入神经上,c点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2)关键知识:兴奋的传导和突触传递、神经-体液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解析】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过程及模式图分析能力。(1)根据兴奋由a传入脊髓的神经中枢,判断a是传入神经,也可根据神经节等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因Na+内流导致膜两侧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点指突触,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即诱发突触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2)机体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属于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心脏,使其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因此全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然后才是特异性免疫,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其中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1)传入神经内正外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3)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类型二调节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动物激素调节的应用:(1)在动物饲养方面。①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农业害虫交尾,或者引诱雄性害虫并将其杀灭。②养殖家鱼时,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能促使雌鱼多排卵,或促进雌性哺乳动物的超数排卵。(2)人体疾病的治疗和活动方面。①利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②利用生长激素治疗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③利用胸腺激素提高某些病人的免疫能力。④利用孕激素类药物实现有效避孕。2.免疫调节的应用:(1)免疫调控技术:根据生产的需要,运用免疫学中抗原和抗体相结合的特性,将抗原或抗体应用到动物生产中以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技术。(2)实例:对于检测是否服用某些违禁物质(如hCG和ACTH),可通过免疫分析、尿样测定。此检测中,将样本与包含所测物质抗体的溶液进行混合。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仅与某种特定物质结合,人体就是通过抗体识别外来物质。【考题回访】1.(2015·温州模拟)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2)血清中含有抗体,抗体可以直接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解析】选B。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目的是诱发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B项错误;该过程属于被动免疫,A项正确;在病毒的清除过程中,需要吞噬细胞、溶菌酶等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同时需要体液免疫,若病原体侵入了组织细胞,还需要细胞免疫,C项正确;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记忆细胞,在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的过程中还需要淋巴因子的作用,D项正确。2.(2015·潍坊模拟)硅肺是矿工中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膜通透性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B。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A项错误;硅肺细胞死亡是由于溶酶体被破坏,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所致,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B项正确;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异常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项错误;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分解硅尘的酶,这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项错误。3.(2015·大连模拟)2013年春季,我国很多地区爆发了甲型H7N9流感,与前两年欧洲地区的疯牛病和口蹄疫一样,引起世界性的肉类食品进出口贸易恐慌,国内鸡、鸭、鹅等禽类被大量扑杀。下列关于甲型H7N9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正确的是()A.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分泌抗体抵抗病原体B.预防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发病时C.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机体通过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就能消灭体内所有的病毒D.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一定时间后再次接受相应抗原刺激时,机体会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解析】选D。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但是其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能分泌大量抗体抵抗病原体,A项错误;预防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发病前,B项错误;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机体通过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就能消灭体内甲型H7N9流感病毒,而不是所有病毒,C项错误;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一定时间后再次接受相应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机体会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D项正确。4.(2014·天津高考)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Kp作用的靶细胞是。器官A是。(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3)据图可知,Kp-10(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调节。【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多肽类激素”“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2)图示信息:Ⅰ.Kp神经元产生的Kp促进下丘脑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作用于卵巢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反馈调节作用于Kp神经元。Ⅱ.自变量为是否注射Kp-10,因变量为每日的产蛋率。【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由题干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元,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的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加强。(4)综合上述分析,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过程中有下丘脑的参与,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答案:(1)核糖体GnRH神经元垂体(2)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3)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4)神经-体液
本文标题: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和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1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