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姓名:于红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植物病理学指导教师:左豫虎20070401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作者:于红梅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霍云龙.朱振东.李向华.黄俊斌.武小菲.HUOYun-long.ZHUZhen-dong.LIXiang-hua.HUANGJun-bin.WUXiao-fei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资源的初步筛选-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2)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唯一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本研究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初步筛选,以期探讨野生大豆的抗性水平、分布和获得抗性野生大豆资源.通过苗期接种大豆疫霉菌对412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有13.4%的资源抗大豆疫霉根腐病,15.3%的资源表现为中间反应类型.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抗性最丰富.2.期刊论文朱振东.王晓鸣.王化波.武小菲.张磊蒙城大豆疫霉菌的鉴定及其生理小种-植物病理学报2001,31(3)在安徽省蒙城县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类似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在春大豆蒙城早熟青豆病株上分离到2株疫霉菌PMC1、PMC2和一些Fusariumspp.,在夏大豆上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为Pythiumspp.和Fusariumspp.,未分离到疫霉菌.根据疫霉菌分离物PMC1和PMC2形态和生理学特征以及对大豆的专化致病性,2个分离物被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应用国际通用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PMC1和PMC2的毒力公式分别为1b,1d,3a,3c,5,7和1b,1d,4,5,为新的小种类型,定名为中国6号小种、中国7号小种(CNR-6和CNR-7).这是首次报道大豆疫霉菌在我国淮北地区存在.3.学位论文陈晓玲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分析及分子鉴定2006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分布在世界大部分大豆生产区,目前该菌已成为影响我国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大豆疫霉菌在大豆的任何生长期均可侵染,因此利用抗病品种是目前惟一有效的防治措施。大豆与大豆疫霉菌间的互作符合Flor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因此可以利用基因推导方法对大豆资源进行抗疫霉根腐病基因鉴定。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包括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在内的许多植物抗病基因被分子定位和作图。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病资源进行检测已经成为抗病基因鉴定快速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121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推导,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部分大豆品种(系)进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旨在明确部分大豆品种(系)的抗病基因,发掘新的抗病基因,为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防治筛选有效抗病品种,为抗病品种选育筛选有效抗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了来自安徽、吉林、河北、北京等12个省市的121份大豆品种(系)对12个具有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菌株的反应,在鉴定的121个大豆品种(系)中,抗PSBX菌株的品种(系)最多,为78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64.5%;抗PSXJ-2菌株的品种(系)最少,为44个,占总数的36.4%。有96个大豆品种(系)抗1-12个菌株,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79.3%;有60个大豆品种(系)抗6-12个菌株,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49.6%:抗12个菌株的品种(系)有9个,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7.4%;抗11个菌株的品种(系)有5个,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4.1%;抗10个菌株的有8个品种(系),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6.6%;抗8个、9个菌株的各有16个品种(系),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13.2%;抗7个菌株的有11个品种(系),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9.1%;抗6个菌株的有4个品种(系),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3.3%;抗1-5个菌株的大豆品种(系)有27个,占大豆品种(系)总数的22.3%。对12个菌株都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5个,占总数的20.7%。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三个区域中,以黄淮海地区的抗病资源最为丰富,抗病品种占品种总数的86.9%。121个大豆(系)对12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共产生50个不同的反应型。在49个抗病反应型中,有11个品种的反应型为RRSRSRRRRRSS,该反应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抗病反应型总数的11.5%;反应型为RRRRRRRRRRRR出现的频率次之,有9个品种(系)发生此反应型,占抗病反应型总数的9.4%;有34个反应型仅出现1次。通过与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大豆品种(系)的反应型进行比较,发现有51个品种共产生37个新的反应型,这些反应型既不同于任何含有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的反应型,也不同于两个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这些品种(系)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抗病基因组合。根据基因推导分析和SSR标记satt159和satt009对28个品种(系)的检测结果,认为长农14号含有Rpsla,田早3号、长农8号、中黄17、中作983、合丰41号、绥农10号、绥02-45、绥02-33、绥99-3219、绥01-5251、绥98-6227-7含有Rpsla+Rps2基因组合,品系50052含有Rpslc+Rps3b基因组合。根据基因推导分析和SSR标记sattl91和sat_064对科8924-35、合豆1号、周显13、铁95068-5、50794、G3016、郑97196、皖豆15等8份大豆品种(系)的检测结果,认为周豆13含有基因Rpsla+Rps4的组合,品系50794含有抗病基因Rps4。利用Wiliiams与豫豆29杂交F代自交产生F2代,从中选择一个杂合单株自交产生F3代家系进行抗病遗传分析。采用子叶和下胚轴两种接种法相结合进行抗性鉴定,检测家系203个单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有153个为抗病反应型,有50个单株感病,经卡平方检测抗病株和感病株比例符合3:1,表明该家系对分离物PSMC1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4.期刊论文朱振东.霍云龙.王晓鸣.黄俊斌.武小菲.ZHUZhen-dong.HUOYun-long.WANGXiao-ming.HUANGJun-bin.WUXiao-fei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1)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已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发生,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为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对120个栽培大豆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10个具有不同毒力大豆疫霉菌菌株的抗性.有110个品种(系)分别抗1~1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其中以河南大豆品种(系)对疫霉菌的抗性最丰富,安徽、湖北和山西大豆品种(系)也具有抗性多样性.120个大豆品种(系)对10个大豆疫霉菌菌株共产生57个反应型,有4个抗性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7个抗性反应型与2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其他抗性反应型为新的类型.一些大豆品种(系)中可能存在有效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新基因.5.期刊论文孙石.赵晋铭.武晓玲.郭娜.王源超.盖钧镒.邢邯.SUNShi.ZHAOJin-ming.WUXiao-ling.GUONa.WANGYuan-chao.GAIJun-yi.XINGHan黄淮地区大豆种质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析-大豆科学2008,27(3)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唯一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利用7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对黄淮夏大豆产区的96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96个大豆品种(系)对7个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38种反应型,有4种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10种反应型与2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有5种反应型与3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其它反应型为新的类型.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有7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a,有4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b,有1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c,有5个品种可能含有Rps7,有一些品种可能含有国际上尚未命名的新的抗病基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相似系数0.691聚类,96个大豆品种可以分成8类.研究结果为大豆抗病育种选择亲本和利用品种布局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生态控制提供了依据.6.学位论文刘洋氟吗啉大豆疫霉根腐病种衣剂的研制2006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rootrotofsoybean)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本试验通过对大豆疫霉菌菌株Ps-411进行离体和活体测定,完成对该病的新药剂试验,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研制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种衣剂,结论如下:1.氟吗啉在0.5μg/mL浓度下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用量低于达到相同抑制效果金阿普隆、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以0.1%有效量处理感病品种857-1,氟吗啉的防治效果为92.3%,略低于金阿普隆96.7%的防治效果,达到甲霜灵91.3%的防治水平,说明该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大豆疫霉菌的生长。2.通过对不同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将乳化剂21#、25#、分散剂8#、触变剂C1结合成膜剂(自制)、渗透剂(S1)、消泡剂(P)、染料等共同引入种衣剂悬浮体系中。3.对5%氟吗啉种衣剂配方进行粘度、悬浮率、成膜性、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等物理性状的检测,结果表明5%氟吗啉大豆疫霉根腐病种衣剂的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7.期刊论文王化波.王晓鸣.朱振东中国大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菌物系统2003,22(2)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75个中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11个美国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在78个RAPD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8个,占87.2%.RAPD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3为阈值,86个分离物被划为12个RAPD遗传组,其中J组有54个分离物,占总数的62.8%,包括44个中国分离物和10个美国分离物.在中国大豆疫霉菌群体内,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组结果未表明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病原菌毒力基因构成之间和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相关性,证明中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在与大豆品种的互作中发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DNA遗传进化方向和毒力基因演变的多样性.美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间遗传距离较近,而中国分离物在总体上与美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远,表明中国大豆疫霉菌具有比较独特的遗传背景.8.学位论文朱晓莹我国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无毒基因Avr1b的遗传多样性研究2008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世界毁灭病害。Avr1b基因是克隆得到的大豆疫霉菌的第一个无毒基因,在大豆疫霉菌与大豆的互作中,除了其针对抗病基因Rps1b的无毒功能外,在病菌致病过程中可能还具有重要的毒性功能。应用PCR-SSCP(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我国174个大豆疫霉分离物Avr1b基因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变异情况,与分属四个主要基因型的模式菌系对比分析,135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单链构象与P7064(genotypeⅣ)相同,35个与P6497(genotypeⅠ)相同,3个与P7076(genotypeⅡ)相同,没有发现与P7074(genotypeⅢ)相同的分离物,一个分离自
本文标题:紫外线照射对大豆疫霉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