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4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易考堂网校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30/2]1.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桑代克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理论是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2.()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A.劳动对象B.生产关系C.生产力D.劳动者答案:C解析: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3.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解析: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4.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5.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答案: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易考堂网校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6.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A.实现教育平等B.实现全民教育C.提高教育效率D.提高教育效益答案:A解析:实现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7.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答案:B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同时夸美纽斯还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认为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并掌握知识。因此,正确答案选B。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答案:B解析:l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1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答案:C解析:传统与现代两大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11.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易考堂网校夸美纽斯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人称为“现代教育之父”。因此,正确答案选A。1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答案: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由此推动教育研究的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揭示也将更加深刻。因此,正确答案选D。1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A.注意力B.观察力C.想象力D.思维力答案:D解析:智力一般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其核心。14.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未来性B.滞后性C.连续性D.广延性答案:B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15.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答案:B解析: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20/1]16.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答案:教育现象17.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__。答案:非制度化教育易考堂网校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教育的__________。答案:社会性19.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_________三种类型。答案:学校课程(校本课程)20.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__________。答案:课程设计21.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__________。答案:教育目的2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______为基础。答案:直接经验23.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为特征,现代教育则以__________教育为特征。答案:科技2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是由瑞士学者__________提出的,这是当代最广泛、占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答案:皮亚杰2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__________两种。答案:等级制26.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答案:教育立法2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答案:林哈德与葛笃德28.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按__________的教育制度。答案:年龄分级29.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答案:价值定向30.科技和__________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答案:教育3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____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易考堂网校答案:环境决定论32.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物质条件和__________等方面。答案:教育管理33.陶冶主要包括____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答案:人格感化34.中学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抗拒腐蚀的能力和__________的能力。答案:自我教育3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____。答案:课程改革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0/5]36.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答案:(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37.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答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2)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教育生产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懈怠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8.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及其构成。答案:(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依照教育目的,可使教育避免发展方向的失误。(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向着更高层次发展。(3)评价作用。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准绳,衡量实际教育活动与预定目的的偏差的,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做出调整,进行有目的的控制。(4)协调作用。教育目的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教育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做出规定,以期培养出与一定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39.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人的发展必须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缺乏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的遗传素质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易考堂网校(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正是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表现。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学习和教育是很难成功的。(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定的影响。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具有从先天而来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40.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答案:(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0/10]41.试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答案:(1)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就是个人智力、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在个人自我素质(德、智、体)发展的同时,会做各种工作。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上。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2)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使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把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淘汰教育、选拔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教育。42.论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答案:(1)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
本文标题:2014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2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