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6年中考话化学专项测试卷预练
12016年中考化学专项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2分)1、据说化学家已创造出了对CO2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粉状物质——“干水”,它每个颗粒中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C、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D、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实验操作是一项基本的科学技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B.准确称量10.05g固体C.滴加液体D.盖上盖玻片3、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其水溶液为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正确的是()4、通过实验现象获得证据,从而归纳出相关结论是科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具有还原性B.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金属活动性铝强于铜C.烧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5、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将O3转变成O2C、Cl原子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6、向1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ABC铝丝硫酸铜溶液D烧红的铁丝氧气稀HCl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C+Cu0OOOOOOOoO网罩2测定溶液的有关数据,则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的下列函数图象,基本正确的是()7、比较、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8、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9、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4)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起始原料是①、③B、起始原料②、⑥C、最终产品是⑤、⑥D、最终产品是③、④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11、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3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12、化学扑克中有一种叫“争上游”的玩法,规则是:上家出一张牌,下家跟着出一张牌,要求两张牌中的物质要能发生反应,依此规则出牌,先出完的为上游,最后出的为下游.在某局牌中,上家出了一张“碳“牌(如下左图),下面是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的一张牌,则你认为最后下游的应该是()ABCD1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14、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C.c点溶液的pH=7D.x值为106.015、化学课上,四位同学对有关化学实验现象作了如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棉布在空气中燃烧,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C.对五水硫酸铜加热,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D.铁丝在氧气中引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16、“除杂”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化学技能,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序号XY①水食盐②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③稀硫酸镁粉④硫酸铜溶液铁粉4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BKOH溶液KCl适量稀盐酸C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D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二、简答、探究题(每空2分,共58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纯度,然后关闭开关C,打开开关B,点燃氢气并迅速插入乙装置中,直至火焰刚好熄灭时关闭B,冷却至室温后,下一步操作是,在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若将上图中的甲装置撤去,用CO气体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实验能否达到同样目的?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应如何改进?18、如图是一个用来测定液密度的装置,A管插入甲烧杯的水中,B管插入乙烧杯中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硫酸中,从管口C抽出些气体后关闭活塞,这时A管内水面高出甲烧杯内水面21厘米,B管内液面高出烧杯液面20厘米。(l)该稀硫酸的密度是千克/米3。(2)在B烧杯中滴加某饱和的碱溶液,直到红色刚好消失,静止放置一段时间,A、B两管中的液面相平,则该碱溶液是(3)若乙杯中悬浮着一个表面光滑的塑料球,在滴入该碱溶液后,塑料球将A.下沉B.上浮C.仍悬浮D.无法判断19、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20、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5(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酒精灯B的作用是(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右图是他设计的储气瓶,尾气应该从(填a、b)口通入。(4)丙同学质疑: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出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丙的设计有无必要?为什么?2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22、小华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在一些池塘塘底会冒一些气泡,于是他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塑料瓶气体(图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小华进行了有关实验。(1)为取用瓶中的气体,他需要在A装置上接一个注水装置,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图中的B、C、D都可做注水装置,他应选用装置。(2)小华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HI,在I处点火发现能燃烧。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3)如果小华想探究A中的气体燃烧后有无CO2生成,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应为:带有注水装置的AI,I装置的烧杯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若I杯壁处出现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有CO2生成。(4)小华通过查阅资料获悉,这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有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将装置连接如下:带有注水装置的AEHI(燃烧后生成的气体)GE,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均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ABCDEFGHI6分析此气体的组成,结论是。23、如上右图,密闭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和稀盐酸两种溶液相混前,调好天平,静止后,灯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到天花板的A点(做好标记);药液混合后,反射光线将会射到天花板的(选填A、B或C)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平面镜此时对天平的倾斜起着“放大”的作用,初中科学实验中还有类似将实验现象“放大”的例子,请试举一例:24、右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25、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具体如下:【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变质程度是指已变质的NaOH在原NaOH中的质量分数)【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此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是多少?【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的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不必回答具体原因):。滴管甲烧杯①滴管乙烧杯②试剂H2O.MgC726、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用3g少量CO2的CO的混合气体做CO还原CuO实验,实验装詈如下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定每个反应都完全进行:试计算该实验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分数.实验记录表:实验装置代号ABD实验前总质量(g)100100100实验后总质量(g)100.5100.5102.2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ACBDADDA910111213141516DCDCCDDA二、简答题17、(1)打开开关C丙中的水倒流入乙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乙瓶容积的1/5(2)不能实验前可让乙瓶内壁先附着一层浓NaOH溶液18、1.05×105氢氧化钡A19、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比汞的金属活动性强铁盐酸等20、△(1)CuO+CO===Cu+CO2(2)燃烧除去多余的CO(3)a(4)不必要因为在进行实验时应先给装置通一会CO,以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此时就可以通过A装置内石灰水的变化判断CO是否能与石灰水反应。21、CaCO35BaCl2、NaOH22、⑴C⑵探究该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⑶F(可以有E)⑷肯定有CH4和CO2,N2和CO不能确定。23、B;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气球浮力变大,天平右边向下倾斜,导致入射角增
本文标题:2016年中考话化学专项测试卷预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3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