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和反对专制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要点整合点拨疑难一、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1.“中体西用”思想(1)产生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惊了清代一部分有见识的士大夫,开始开眼看世界。(2)形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洋务派后期代表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另外他主张“务通”,倡导西学。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1)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法意》等书,并把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概括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合理性。(3)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提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民”思想,著有《新民说》。(4)孙中山的民主思想:①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②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③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也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行政、立法、司法权之外,还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改良与革命的论战(1)内容: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等问题。(2)评价:①改良派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②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逐渐占据优势,通过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背景:①20世纪初,改良派广泛宣传立宪思想,希望立即实行宪政以改造中国政治。立宪运动应运而生。②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2)内容: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①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②在保障“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一定的自由。(3)评价:①进步性: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②局限性: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国民的权利只能得自君主的恩惠。3.帝制终结和共和制度的确立(1)辛亥革命爆发:①原因:“皇族内阁”的出现,激起了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②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2)共和制度初见雏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共和制度已见雏形。(3)共和制度的确立:①南北议和,达成协议,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②帝制终结: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③共和制度终于确立。(4)历史意义: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中国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同时也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②从此,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11日,由孙中山颁布。(2)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3)意义: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其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5.辛亥革命后维护共和的斗争(1)袁世凯专权:①1913年,刺杀宋教仁于上海车站。②进步人士决心抵制袁世凯专制,袁世凯却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代议共和制被破坏殆尽。(2)护国运动:①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对;各种反袁势力和反帝势力纷纷响应,形成了护国运动。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最终在忧惧中死去。6.革命后的结果革命后的社会现实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道远。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解放区的民主政治(1)“三三制”原则:①含义:在参议会和政府中,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②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策,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普选制度:①内容: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中。②意义: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国统区的民主斗争(1)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①背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②内容: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③结果:不久国民党就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的暴行。(2)召开重庆政协会议(1946年1月):①内容:通过了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②结果: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挑起了内战。(3)第二条战线:①背景:全面内战爆发。②含义:在国统区由共产党领导的、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1)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①目的: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②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①1946年5月发表《五四指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②1947年下半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4.建立新中国的准备(1)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2)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邀请各界代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民主人士热烈响应。(3)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典例透析预测探究(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材料1:“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例1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2: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命题分析】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从题干材料中分析和归纳出答案要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异同,尤其要注意从“民权”“宪政”等关键词进行思考。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根据教材知识正确看待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的理论与实践差异性。【参考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2011·高考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例1材料2: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1,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命题分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只要对材料1进行总结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即要求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注意从国家面临的民族危机和康有为个人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第(2)问通过分析材料2找出二人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本文标题: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和反对专制的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4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