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专题专题综合检测三
专题综合检测(1)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为切入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2)以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和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其得与失,进而分析对解决今天的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在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的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通过了解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进而分析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纷纷销毁自己的产品的主要目的是()。A.发泄对社会的不满B.人为的造成商品减少C.维持商品的价格D.响应政府的号召解析各国销毁产品的目的在于减少供应,维持商品的价格,故C项正确。B项说法不准确,D项不是主要目的,A项说法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C2.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解决危机,罗斯福实施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实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①整顿金融业②复兴工业③恢复与稳定农业④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罗斯福新政解决经济危机,主要是加强与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题中选项均符合新政的内容,故选D。答案D3.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新应用”指的是()。A.美国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加紧在国际市场进行争夺B.利用“金元外交”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加紧掠夺C.美国政府仍然对内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拒绝了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并没有采用法西斯的对外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答案D4.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A.都是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都是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都奉行自由的经济政策D.都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解析二者一致的地方均是对生产关系作出部分调整。答案A5.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共有的特点不包括()。A.扩大国有经济成分B.政府制定经济计划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发挥市场自由调节作用解析法国和德国都属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都强调政府要干预经济,不允许市场自由调节。答案D6.对德国来说,确保税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A.德国早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B.德国与欧洲大陆及北欧多数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C.德国过于强调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负担沉重D.德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析A、D两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答案C7.关于凯恩斯革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凯恩斯的《国富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B.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唯一依据C.20世纪7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所奉行D.凯恩斯开创了西方宏观经济学解析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主张不同程度地被西方国家所奉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政策受到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A、B、C三项说法均错误。答案D8.“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上述观点说明了()。A.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代替市场B.凯恩斯革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凯恩斯革命加剧了社会矛盾D.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政策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解析凯恩斯革命的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凯恩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故选B项。答案B9.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的最大挑战是()。A.“滞胀”B.经济危机C.通货紧缩D.需求不旺解析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陷入两难选择: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A10.《国际金融报》载文指出,美国人对跌倒的孩子不扶的教育方式是颇有道理的。引申到市场管理,那就是对市场经济也应当减少行政干预。美国政府这一做法的好处是()。A.束缚少,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B.有利于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C.减少财政负担,增加财政收入D.避免社会成员的两极分化解析B项是日本模式的特点,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与美国的实际不符。答案A11.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的措施是()。①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②出台农业调整法③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现金补贴④限制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不是针对农业出台的措施。②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12.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尤其是________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A.恢复和稳定农业B.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C.复兴工业D.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解析由课本知识可知,该题应选D。答案D13.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迅速流行。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等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高度依赖等,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这表明()。A.新自由主义在拉美逐渐失去了市场B.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不符合拉美诸国的国情C.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问题D.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削弱解析拉美诸国所出现的现象,充分说明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故应选C项,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答案C14.能影响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因素有()。①本国国家制度②历史文化③经济状况④自然条件⑤国际环境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一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题肢所列皆能影响到各国经济模式的形成,故应全选,答案选D。答案D1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②重商主义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占主流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④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兴起及推动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⑤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③④都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⑤说法错误,故选D项。答案D16.对凯恩斯革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凯恩斯革命彻底摆脱了古典经济学的影响B.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成为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C.凯恩斯革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D.凯恩斯革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解析由课本可知,该题应选D。答案D17.在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通过的法律文件是()。①《紧急银行法》②第一《农业调整法》③《国家工业复兴法》④第二《农业调整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第二《农业调整法》是1938年通过的,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是1933年到1935年。答案D18.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②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罗斯福新政因为仍然坚持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仍没有解决。答案C19.新政的实施带来美国国库每年60亿~70亿美元的亏空,并且仍有700多万人失业,14%的人口靠救济金过活。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又走向衰退。1937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几近崩溃,被称为“黑色星期二”。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丝毫不起作用B.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C.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灭亡D.罗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解析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答案B20.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接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依据。答案B21.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依据,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征是()。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保护关税,减少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C.利用政权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D.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解析A、D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该题应选C。答案C22.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源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B.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C.解决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D.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解析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答案D2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正是因为③④所述的原因,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影响才有所削弱。答案B24.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的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解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最大特点。答案D25.对于英美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A.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B.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C.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D.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析英美的这种市场经济模式,虽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临危受命,为了挽救濒于绝境的美国经济,他开始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罗斯福新政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14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要回答这些问题,考生必须加强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1)问应该从金融业、农业、工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应该从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和扩大财政赤字;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答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业;恢复和稳定农业;复兴工业;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形成。②罗斯福新政“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实践证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③罗斯福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实施新政期间,德国、瑞典等国也纷纷采取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7.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面对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就采用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模式而言,是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还是采用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呢?有经济学家认为,应采取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本国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1)材料中经济学家的观点与20世纪30年代的哪一位经济学家解决经济危机的思想基本一致?这一经济思想的局限性是什么?(3分)(2)有人认为“在现代市场经
本文标题: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专题专题综合检测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5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