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内容]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要求]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要求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时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发展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影响。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说明教学本课时要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运动兴起的背景中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时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从运动的失败和运动的作用中认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二课辛亥革命学习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首创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发展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可以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政洽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等角度认识。“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其意义;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及其意义、土地革命的作用、红军长征及其意义、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说明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解放区土改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合格优秀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②武昌起义的爆发③中华民国的成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aabbaaabc▲3、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一大”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④国民革命⑤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⑥红军长征及其意义⑦三大战役的胜利和渡江战役的胜利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aaaabbabcbbbccac民主革命:即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以五四运动为界,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土地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均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农阶和资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国民革命第二课辛亥革命知识与能力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3.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知识链接: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一、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列强以华制华、加紧资本输出政治统治:扶助清王朝的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被镇压,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矛盾趋于合流。经济基础: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二、过程1、革命的兴起与发展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中国同盟会:◆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其成员组成看,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而这些革命团体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形成。因此,同盟会成员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其组织机构看,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再到各省分会的系统组织。有规模、有系统、有秩序。从领导人物看,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从政治纲领看,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又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B、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C、保路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2、武昌起义:起义和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清朝统治瓦解。◆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一面成为革命党的骨干,这是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尽管起义遭到破坏,但没有延误战机,赢得了时间。新军中革命党人特别是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保证了起义的成功。群众性的收回利权斗争,特别是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成功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3、中华民国的建立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1.1——资阶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看组成成员、政策措施)B、内外措施C、《临时约法》颁布:1912.3参议院制定内容: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国民享有的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根本目的——维护共和制度。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4、结果A、清帝退位:1912.2.12——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3——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统治开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的实力(控制北洋军)和两面手段;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革命派的软弱三、评价1、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作用)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经济上:推翻了清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近代化中显著的里程碑,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3、局限性(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观方面是指资产阶级的次弱性和妥协性。客观方面是指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同盟会组织涣散);没有充分发动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建立独立的军队。4、失败教训: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小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危亡的时刻。此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开始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特别是武装起义的爆发,宣告了清政府的覆亡。随后,孙中山在南京主持成立了中华民国,并且颁布了宪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的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探究这个问题。作业:随堂练习教后记: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与能力: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中国策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等。过程与方法: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原因的分析,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的分析,认识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获胜的重要法宝。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以1935年的遵义会议为成熟的标志。其间经历了中共一大、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国民革命、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等众多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头绪大多,但又环环相扣,需要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吧。提起这诞生在七十多年前抗日前线血与火中的国歌,我又想起了八十多年前在巴黎和会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中国的青年学生起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起来了,中国的商人起来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揭开了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序幕。一、党的创立(1919—1923)1、五四运动(1)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入山东,攻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5年又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时,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中以纺织业最为突出。这促使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支点。从国内方面看: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权利,袁世凯政府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混战不止,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人数达到200万,工人罢工斗争不断发生,这构成五四运动发生的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5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