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2013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29
专题二十九、区域分析方法(2012·北京市西城区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2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解析:选A。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是依据流域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2.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选C。乙地位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渤海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3~4题。3.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4.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3题,覆盖砾石可增加地面吸热和散热的速度,起到增加昼夜温差的效果。第4题,大规模特色农业的发展,必然会使该地区水源更加紧缺,河流下游将出现干涸,导致植被退化,沙漠扩张,生态恶化。同时不合理的灌溉使土壤盐分向地表集中,形成盐碱化。答案:3.D4.C(改编题)新浪网2011年5月10日电第三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在华盛顿闭幕。中美双方将本着合作的精神,就事关两国经济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据此回答5~6题。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鞍山、本溪等地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这两个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原料D.科技6.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工业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扩散,南部和西部的新兴工业兴起,主要新兴工业部门有()①汽车工业②航天工业③电子工业④石化工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5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都以钢铁工业为主,主要是因为两地都靠近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第6题,美国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以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为主,最著名的就是休斯敦的航天工业和硅谷的微电子工业。答案:5.C6.D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2011年6月8日,首届“西三角外商合作交流会”在西安拉开帷幕。材料2:“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中心,科技力量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具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它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材料3: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图。(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的大致范围。(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析:本题以“西三角经济圈”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进行区域比较的能力。解题思路如下:答案:(1)画图略。(2)西安所在地区成都所在地区地形区名称渭河平原成都平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属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自然带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农业生产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3)西安、成都两城市科技力量雄厚,研发能力较强。重庆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制造工业发达,能够将成都、西安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4)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一、选择题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1~3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3.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比重小解析:第1题,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第2题,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分布较为分散。第3题,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答案:1.B2.A3.D4.关于我国各自然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A.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不足B.南方地区劳动力不足C.青藏高原化肥、农药不足D.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解析:选D。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气温低,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水源不足,南方地区洪涝灾害等是限制性因素。读“我国某地理要素图”,完成5~7题。5.该图可能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B.温度带分布图C.干湿区分布图D.日照时数分布图6.导致图中甲处曲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A.地形B.植被C.昼夜长短变化D.工程建设7.图中乙曲线的地理意义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为我国干湿区分布图。第6题,甲处受祁连山脉影响,迎风坡地带降水较多。第7题,乙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答案:5.C6.A7.B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完成8~10题。8.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河流和湖泊D.动物和植物9.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B.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规律C.年降水量的变化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D.土壤的pH自南向北递减10.图中我国三大自然区A、B、C的名称分别是()A.东部季风区、北方区、南方区B.西部区、东部区、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西北区、西南区D.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解析:第8题,我国由于东西方向水分差异和南北方向热量差异显著,形成不同的热量带和干湿区,气候差异比较明显,同时多种多样的地形地势又使得我国气候更趋复杂化。第9题,我国南方多酸性土壤,pH值较小。第10题,三大自然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横断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答案:8.B9.D10.D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11~12题。1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风沙、盐碱、旱涝B.乙——洪涝、风沙、低温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解析:第11题,太阳辐射总量与日照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天气状况,气温年较差大的地区,其气候的大陆性强。第12题,甲表示北方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乙表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酸、黏、贫;丙表示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层薄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丁表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严重缺水和风沙危害。答案:11.D12.B二、综合题13.(2012·济南阶段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山东自古人杰地灵,风景优美。西部地区文化古迹众多,如聊城的光岳楼、山陕会馆,济宁的太白楼、曲阜的“三孔”;东部地区风景名胜众多,如崂山、昆嵛山风景区。材料2:山东省地形图。(1)结合山东省地形图,分析形成材料1所述山东省东西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西部地区差距日渐突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多选)()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C.政策优惠,改革开放早D.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心理素质较好(3)你认为山东省应该如何协调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解析:第(1)题,山东西部名胜古迹众多,说明历史上经济繁荣,东部地区多自然风光,主要是因为地形和气候多变。第(2)题,东部较西部经济发展快,与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优惠、思想观念开放以及产业结构合理有关。第(3)题,东西部应当优势互补。答案:(1)西部多平原,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形成了很多文化古迹。东部半岛地区多低山丘陵,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秀丽多样。(2)ABCD(3)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可以给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支持。14.(改编题)重庆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农民工到新疆摘棉花。2011年12月2日重庆璧山县组织人力对摘棉工进行了免费培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试分析上图中两区域差异最大的气候特征。(2)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3)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4)乙图中①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为半固定沙丘而南侧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甲图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第(2)题,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节约用水。第(3)题,从劳动力、政策、收入等方面分析。第(4)题,天山北侧降水多于南侧,再加上塔里木盆地封闭的地形,因此形成,第(4)题中的差异。答案:(1)图甲阴天多,图乙晴天多。(2)灌溉水源不足。推广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或滴灌技术)。(3)重庆劳动力充足,新疆劳动力少;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农民收入。(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部地区,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因而多为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型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2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5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