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2新人教版必修3
-1-2013届高三生物必修三综合检测2一、选择题1.(201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2.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宿主既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大鱼吃小鱼,表明的是这些鱼之间的“捕食”关系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和植物、动物和动物之间3.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使足部产生痛觉D.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4.(2011·合肥模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5.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C、分解者D、二级消费者6.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A、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和水体上层的浮游植物-2-B、浮游动物和小蟹、小虾等C、田螺、蚬等软体动物D、草鱼、鲢鱼等淡水鱼7.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8.下列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流疫苗可称为免疫活性物质B.甲流疫苗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C.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可通过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D.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产生的抗体可消灭乙肝病毒9.在下列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出现“J”型增长的是DA.只要有充足的食物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C.只要没有捕食者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理想实验条件下10.(2010年高考江苏卷)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11.(2008·广东生物)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12.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bc,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多选)()-3-13.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浆(效应B)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14.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D.由于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部分种子不发育15.(2011·临沂质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16.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17.(2011年菏泽模拟)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1和结构2中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B.当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C液会减少C.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B液会增加D.当人进食1小时后,A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4-18.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B、生理盐水C、性激素D、葡萄糖19.蜜蜂螫人时,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促使其他蜜蜂一起进攻,这种化学物质是A.性外激素B.蜕皮激素C.脑激素D.外激素20.某人做深呼吸动作后呼吸频率会减慢,这是因为()A.呼吸肌疲劳B.血液pH变小C.呼吸中枢兴奋D.血液中CO2浓度降低21.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下表中正确的是()生长素浓度细胞体积大小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A高低小大B低高小大C高低大小D低高大小22.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c→b→a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2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5-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24.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方法和结果(“△”表示需要沸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沸水浴加热),正确的一项是()鉴定的物质所使用的试剂特殊处理所产生的颜色A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B脂肪苏丹Ⅲ染液×砖红色C葡萄糖斐林试剂△橘黄色D淀粉碘液△蓝色25.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6.(2010·无锡模拟)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27.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6-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28.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29.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A.略大于165B.略小于165C.略大于5D.略小于530.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步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二、填空题31.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群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_________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________关系。③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人启示,对于患________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________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___就会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2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5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