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3年7月2011年1月2009年7月广东自考劳动力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1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力市场学试卷(课程代码11365)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的分析方法主要是(C)A、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B、边际主义分析方法C、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D、民族社会主义分析方法2、人力资源政策主要针对的失业类型是(B)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隐性失业3、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于(D)A、职业分层理论B、社会差别理论C、社会隔离理论D、社会分层理论4、劳动力市场上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于(D)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D)A、大卫·休谟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约翰·穆勒和凯恩斯6、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本上是(C)A、按行业分配B、按地区分配C、按职务分配D、按性别分配7、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力市场(D)A、存在分割B、存在制度分割C、存在城乡分割D、不存在分割2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因素是(A)A、边际劳动生产力B、复杂多变的C、教育水平D、职位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A)A、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不可能自发形成B、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定可以自发形成C、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自发形成D、劳动力市场不需干预10、造成来自农村劳动力和来自城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差别最主要源于(D)A、法律地位的不平等B、城乡收入机会不平等C、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D、就业机会不平等11、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A)A、工资机制B、竞争机制C、市场机制D、供求机制12、国家公务员市场是(B)A、不完全竞争市场B、买方垄断市场C、卖方劳动力市场D、自由竞争市场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率水平提高时,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会(B)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4、一个人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而中年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有报酬的工作上,这个现象属于(D)A、附加工人效应B、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C、劳动力供给的条件反应D、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15、所有单个商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及其同事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就是(C)A、局部均衡分析B、静态均衡分析C、一般均衡分析D、动态均衡分析16、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个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是(A)A、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B、多维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C、单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D、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317、劳动力从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市场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或从一个地区转到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是指(B)A、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B、地区之间的流动C、国家之间的流动D、企业组织之间的流动18、在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B)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C、托达罗模型D、哈里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19、新古典学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的调节是(A)A、没有迟滞的B、缓慢的C、滞后的D、表现出刚性的20、提出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的是(A)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C、新古典学派D、凯恩斯学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核心内容包括(BCD)A、允许城乡居民自由流动B、以行政法律的形式严格限制农民流入城市C、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D、确立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E、对人口进行人性化管理22、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ABCDE)A、在经济活动中处于劣势B、从业的劳动报酬较低C、常常没有固定收入来源D、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待遇E、相对恶劣的社会保障和政治地位23、公共就业服务产生的原因有(ABCDE)A、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B、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C、获取特定劳动能力需要时间D、供需双方的信息很难及时获得E、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24、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体现在(ABCDE)A、资源配置B、激励鞭策4C、经济促进D、信息传递E、窗口导向25、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反应的形式主要有(ABDE)A、劳动力供给的负弹性B、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C、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D、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E、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劳动力市场分割27、体制性劳动力市场分割28、弱势群体29、劳动力需求30、劳动力供给弹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31、简述就业具有的社会功能。P18232、中国第三部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21433、简述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存在的问题。P24134、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P635、简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P110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中国发展第三部门在哪些方面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问题?P21537、试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P11952011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力市场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常见的劳动力市场形式是(C)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不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2.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的关系表现为(A)A.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下降B.劳动力供小于求,工资下降C.工资增加,一定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工资没有关系3.处于生产第二阶段,下列表述比较恰当的是(C)A.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B.MP增加且大于APC.MP减少且小于APD.AP增加4.在等产量图示中,将不同的等产量线上斜率为无穷大或为零的点分别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脊线,在脊线区域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B)A.为0B.为负C.为正D.不能确定5.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有A、B两类,A类劳动力需求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D)A.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B.劳动力需求的供给弹性C.劳动力需求的要素替代弹性D.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弹性6.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这种倾向造成的工作轮番上升现象是(C)A.劳动力过剩B.平均主义C.工资漂浮D.劳动力短缺7.劳动力的居住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职位发生了变动,可能是劳动力由于自己或外界的原因主动转换职业,这种流动属于(D)A.地域之间的流动B.地区之间的流动C.国家之间的流动D.职业间的流动8.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并回答了为什么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过程中会不顾城市失业或隐蔽失业的存在而继续进行的是(C)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B.哈利斯模型C.托达罗模型D.费景汉-拉尼斯模型9.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收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收益称为(A)A.分割性收益B.隐性收益C.体制外收益D.市场收益10.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是(C)A.干预市场B.增加政府收入C.实现充分就业D.实现宏观调控11.从刺激总需求的角度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是(D)A.社会保险政策B.劳动立法C.人力资源政策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2.公共部门的就业最直接受制于(C)6A.政府机构的规模B.社会产品的规模C.财政收入的规模D.财政赤字13.劳动保护就是要保护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主要的实现途径是(D)A.政府立法B.政府投入C.工会干预D.用工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14.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都是不变的,这种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是(A)A.需求无弹性B.需求无限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15.根据经济学原理,当工资率提高时,意味着单位劳动时间价格上升,闲暇的机会成本(B)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16.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有无穷的劳动力供给称为(D)A.正弹性的劳动力供给B.单位弹性的劳动力供给C.逆变弹性的劳动力供给D.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17.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A)A.社会分层理论B.职业分层理论C.社会差别理论D.社会隔离理论18.从第三部门的管理看,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日渐(C)A.多元化B.社会化C.市场化D.竞争化19.失业保障体系的主体是(A)A.失业保险制度B.失业救济制度C.失业补贴制度D.免费职业培训指导20.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C)A.滞后的B.缓慢的C.迅速的、及时的D.表现为一种粘性特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对劳动力市场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A.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双方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B.劳动力市场是有有形与无形之分,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一样,也有自身的载体和形式,是内在机制与外在形式的统一C.劳动力市场代表着一种经济关系,实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D.劳动力市场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诸如组织及社会因素的影响E.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买卖双方的一个简单组合,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2.根据劳动力工资需求弹性的不同取值,可以把劳动力的工资需求弹性划分为(ABCDE)A.需求无弹性B.需求有无限弹性C.单位需求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E.需求缺乏弹性3.下列关于家庭生产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A.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力供给价格呈现正态分布B.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力参与具有负向的影响C.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向的影响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增加E.家庭已就业成员劳动收入的增加对非就业成员的参与将产生负向影响4.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趋势是(ABCDE)A.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B.从内地落后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C.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D.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流动E.由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向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流动5.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包括(AD)A.体制性分割B.差异性分割C.区域性分割D.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E.体制内分割6.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体现在(ABE)7A.保障基本生活B.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C.增加社会财富D.身体健康E.服务社会7.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应包括(BCD)A.覆盖面增加B.健全最低保障制度C.广泛的经济援助D.精神援助E.加强社会保障方法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2.劳动力参与率是一个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基本概念,它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3.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正是相对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提出的,它是指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4.阶段性就业指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资源退出社会劳动的一个阶段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它是与终生就业相对应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析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答:①斜率为负②凸向原点③在一个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④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工作-闲暇偏好2.简析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原因答:导致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原因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①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②岗位的特殊性③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3.简述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含义答:二元劳动力市场
本文标题:2013年7月2011年1月2009年7月广东自考劳动力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7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