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二框复习学案
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回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及其决定因素。2、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3、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4、比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含义、并分析三者的关系。5、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内容。二、重点与难点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其相互关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5、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核心内容?精髓?6、“三个代表”的内容?本质?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地位?8、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一个全民的党。()说明:2、民主执政是党执政的实质和关键,也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说明: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它代替人民执掌国家政权。()说明: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说明:5、党的执政方式就是领导方式。()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2高考,安徽卷]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编号:20601-2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2高考,海南卷]2011年,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服务群众,“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71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13万件,这些做法()①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②是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创新③是党服务基层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途径④体现了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0高考,北京卷]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C.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4、[2011高考,北京卷]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A.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紧紧依靠人民群众C.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自觉接受人民监督5、[2011高考,天津卷]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回望这波澜壮阔的90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D.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1高考,福建卷]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8、[2011高考,广东卷]某县委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组织公开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什么,群众就看到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党()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B.增加人民监督权力C.强化人民政治责任D.扩大人民政治权利9、【2013•海南单科13】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②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转变执政方式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13•江苏单科12】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②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③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④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2013高考,山东卷]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2012高考,天津卷]“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13、[2012高考,山东卷]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表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14、(2012•江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选举习近平同志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4工作。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是位16、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进一步强调了: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③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③“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2013•广东卷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5第六课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回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及其决定因素。2、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3、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4、比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含义、并分析三者的关系。5、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内容。二、重点与难点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其相互关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5、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核心内容?精髓?6、“三个代表”的内容?本质?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地位?8、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一个全民的党。(×)说明: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从来没有超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2、民主执政是党执政的实质和关键,也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说明: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它代替人民执掌国家政权。(×)说明:党代表人民执掌国家政权。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5、党的执政方式就是领导方式。(×)说明:党的执政包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领导方式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党的领导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形式、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执政方式是指共产党执掌、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六课第一二框复习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