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届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最终版(最新).
2016届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考什么”三、文言文阅读1、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何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如:范增数目项王主谓宾名词活用作动词掌握方法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怎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遇和景出景:阳光B.耕田艺麻艺:园艺C.亦已审矣审:确定D.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煦:关照单独设题˙˙˙˙(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我没有在中原起兵,因此在这里称王,假设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过汉王!•越地没有人值得聊天,一直到先生到来,让我天天听到新鲜事。名、代名、代动〈介词结构〉(定)+主+〔状〕+谓+(定)+宾(或+补)从句子成分来看,凡是处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活用为名词。1、名词作一般动词2、名词作状语3、名词使动用法4、名词意动用法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2、动词使动用法三、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3、形容词使动用法4、形容词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了解类型3、动词意动用法4、动词为动用法四、数词活用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形容词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的使动名词的意动(一)名词作动词1左右欲刃相如2一狼洞其中3非能水也4二月草已芽5置人所罾鱼腹中6去今之墓而葬焉试根据语法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中属词类活用的词并指出规律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寿毕,请以剑舞。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分析】“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规律】名词+补语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②刑人如恐不胜。③籍吏民,封府库。【分析】“王”与“陈胜”构成主谓关系,“刑”与“人”,“籍”与“吏民”是动宾关系,都作动词。译为“称王、处罚、登记”。【规律】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①置所罾鱼腹中。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③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分析】“罾、志、货”本为名词,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购买”。【规律】所+名词①汝幸而偶我。②驴不胜怒,蹄之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分析】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规律】名词+代词。①范增数目项王。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③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分析】名词“目、衣、官”用在副词“数、皆、不”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使眼色、穿、封官”。【规律】副词+名词①左右欲兵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子谓公冶长:“可妻也。”【分析】名词“兵、水、妻”用在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欲、能、可”的后面,用作动词,分别译为“杀、游泳、娶”。【规律】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1.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2.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3.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4.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泄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说到公治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囚禁在监狱中,但不是他有罪过。”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公治长。6﹑去今之墓而葬焉规律:“而”前后的名词比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总结名词处于下面位置,多活用为动词。①名词+补语②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③所+名词④名词+代词⑤副词+名词⑥能愿动词+名词而字前后的名词⑦1、杖汉节牧羊。2、邹忌朝服衣冠3、寻向所志。4、二月草已芽。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一狼洞其中。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拄着,拿着穿上戴好做标记发芽吃饭打洞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1.函梁君臣之首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沛公军霸上5.火尚足以明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0.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1、2、4、6、8B.1、3、4、6、10C.2、4、5、6、8D.5、6、8、9、10课堂训练•1、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2013年广东卷)•2、晚年将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2012年广东卷)•3、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2013年江西卷)•4、汝何人,敢名之!(2013年广东卷)(二)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词常常作状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名词活用为状语主语谓语①嫂蛇行匍伏。②丁壮号哭,老人儿啼。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分析】名词“蛇、儿、犬”分别用在动词“行、啼、坐”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翻译】像……一样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③惠等哭,舆归营。【分析】名词“箕畚、船、舆”分别用在动词“行、啼、坐”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翻译】用……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③赵襄王郊迎甘罗【分析】①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②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③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这三句中的名词,都表动作行为的处所。【翻译】在……,从……,到……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分析】名词“兄、师、客”分别用在动词“事、事、待”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像对待……一样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分析】名词“日、岁”分别用在行为动词“参、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频率。【翻译】每天,每年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②而乡邻之生日蹙。【分析】名词“日、岁”分别用在形容词“密、蹙”的前面,作状语,表示状态的变化。【翻译】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③孔子东游。【分析】方位名词“西、南、东”分别放在动词“望、飞、游”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趋向或方向。【翻译】向+方位名词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裂裳衣疮手注善药。【分析】名词“面、手”分别放在动词“刺、注”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翻译】当……,亲……名词作状语翻译方法状语作用翻译格式表示动作状态像……一样表示动作工具用……表示动作处所在……,从……,到……表示对人态度像对待……一样表示动作频率每天,每年表示状态变化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表示动作方向向……表示动作方式当……,亲……※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败之。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辨析其实,“笼归”是“笼(之)归”的省略,“笼”后带有“之”字,不属于“名+动”这一形式,理解为“动词”是正确的。“笼归”与“笼养之”,都属于“名+动”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作动词。笼养之:笼,用笼子。作状语。活用类型如何识别如何翻译总结规律名词作谓语与名词有关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王,称王;芽,发芽)名在主谓间介宾短语:用(在、当、从、向……)、像……一样、重叠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1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2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04天津卷)3贫甚,质女婢于人(10年重庆卷)4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卷)[课堂训练]翻译下列句子在草地上,在露天里名作状,从东名作动,典当、抵押或把……抵押给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天天5、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2013年湖北卷)•译文: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6、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2013年江西卷)译文: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三)名词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翻译“使(宾)……”沛公欲王关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名作动)(使……称王)使动概念: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基本结构形式:【动+宾】=【使】+宾+动注意:•名词使动用法的前提是:名词要活用为动词,而且要带宾语。其意义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舍相如广成传舍让…….住在•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四)名词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翻译形式:“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辨: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活)二、意动用法(解说)认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形态或特征以…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种事物意动用法(例句)吾从而师之把当作把他当作老师名词①侣鱼虾而友.麋鹿②粪土..当年万户侯。③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分析】“友、粪土、鱼肉”后面分别有宾语“麋鹿、万户侯、缙绅”,译为“把……当作朋友,把……当作粪土,把……当作鱼肉”。•名词意动用法练习•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为子•⑤友风而子雨友:以……为友,子:以……为子•⑥幕天席地把……当作幕把……当作席•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注意:•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把(宾)当作……”或以(宾)……为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名词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诬陷、讥讽的话搜捕的活动动词活用为名词一、动词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或主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的位置。动词活用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亡——逃亡的人北:败北——败北的人(二)动词使动用法•例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分析:引文中“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例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最终版(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