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审题指导及得分技巧图像图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1-六、图像、图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标准答案(1)2Fe3++Cu===2Fe2++Cu2+(2分)(2)第一种:Fe2+-e-===Fe3+(2分)第二种:①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搅拌(1分)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滤渣(1分)将滤渣干燥即得铜(1分)②a(1分)使用细铁粉,还原得细铜粉,铜粉颗粒越小,与酸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内部的铁与酸反应越快,即除铁效率越高(2分)③0.1200g(2分)0.04550g(2分)-2-(3)①c(1分)NaClO能将Fe2+氧化为Fe3+,且反应能消耗H+,增大溶液的pH使Fe3+沉淀(2分)②85.50%(2分)评分细则(1)不按要求书写不得分。(2)写成2Fe2+-2e-===2Fe3+不扣分。①用其他酸溶解,该问不得分。②必须强调出接触面积大方可得分。③有效数字错不得分。(3)①氧化Fe2+、消耗H+各占1分。②有效数字错不得分。解题思路(1)理解图像、表格中数字的意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2)理顺图像、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表像解读(1)图表是高考试题的数字化语言,用图表表述化学反应过程或者呈现信息情景是近几年高考化学综合试题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往往拥有较大的信息存储量,能够很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问题的能力。(2)图像是高考试题的形象化语言,化学图像题是一种利用数学中的二维图像来描述化学问题的题型,它体现了数学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它考查范围广,中学化学中的所有内容,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均可以此方法进行考查。近几年这种数形结合的试题频频出现,成了高考的热点题型。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简明、直观、形象的寓于坐标曲线上。1.(11分)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CO(g)+2H23OH(g)ΔH0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CO2,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CO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O2、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化率是不相同的。实验数据见下表:CO2%~CO%~H2%(体积分数)0~30~702~28~704~26~708~22~7020~10~70反应温度/℃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碳转化CH3OH4.98.811.036.550.768.319.033.156.517.733.454.48.012.022.6率(%)CH40000000000002.82.82.8(1)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结论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碳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为了验证结论二,有科学家又用以下五组不同组成的原料气再次进行实验。组别体积分数(%)COCO2H2N2第1组19.70.059.121.2第2组20.70.362.116.9第3组16.91.350.731.1第4组19.85.559.415.3第5组20.310.960.97.9进行该验证实验时,控制不变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8分)已知羰基化合物与饱和NaHSO3溶液可以发生以下反应:CH3CHO+NaHSO33CHOH—SO3Na↓(1)羰基化合物与饱和NaHSO3溶液的反应速率如下:羰基化合物CH3CHOCH3COCH3C2H5COCH3CH3CH2CH2COCH3产率(1小时内)88.756.236.423.4羰基化合物(CH3)2CHCOCH3(CH3)3CCOCH3C2H5COC2H5C6H5COCH3产率(1小时内)12.35.621可见,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和NaHSO3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以上可逆反应可以分离醛和酮的混合物,请写出能使醛与NaHSO3生成的沉淀重新溶解的试剂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3.(10分)合成氨反应原理为1/2N2(g)+3/2H23(g)ΔH=xkJ·mol-1。请回答:(1)为提高上述反应的速率,工业上使采用催化剂。目前,最好的催化剂组成为n(Fe2+)∶n(Fe3+)=0.5,若以FeO、Fe2O3和Fe3O4为原料,则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将N2及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在催化剂表面反应,N2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4-A.ΔH<0B.v(N2)=2v(NH3)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该催化剂约在500℃时活性最大D.若增大压强,N2的转化率一定提高(3)已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时,各气体的压强(分压)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若用Kp表示平衡常数,p(N2)、p(H2)、p(NH3)分别表示N2、H2、NH3的分压。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__________。(4)合成氨工业中,平衡时NH3的含量[用φ(NH3)表示]与反应的总压、温度、氢氮比[用γ=n(H2)/n(N2)表示]和惰性气体含量(用xi表示)存在一定关系。下列两图是探究γ、xi对合成氨生产影响时所得到的图像。根据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标准答案(1)越高(2分)原料气含少量CO2有利于提高生成甲醇的碳转化率,CO2含量过高,碳转化率又降低且有甲烷生成(3分)(2)温度(2分)压强(2分)CO和H2的体积比(2分)评分细则(1)少量CO2的作用占1分,过量CO2的危害占1分,有甲烷生成占1分。(2)用“T”、“p”表示同样给分,“T”写成“t”不给分。2.标准答案(1)①醛比酮容易发生该反应(2分)②苯基酮极难发生该反应(2分)③羰基所连的碳上氢越少,取代基越多,反应越难发生(2分)(2)HCl、NaOH(或Na2CO3)(2分)评分细则(1)语言简炼,表达清楚得6分,语言罗嗦,但能表达该题答案,最多得4分。(2)HCl或NaOH各1分。-5-3.标准答案(1)1∶1∶a(a>0)(2分)(2)AC(2分)(3)pNH3p0.5N2·p1.5H2(2分)(4)同一氢氮比,平衡氨含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加;同一压强下氢氧比γ约为3时,平衡氨含量最大(实际大约在2.90∶1到2.68∶1之间变动)(2分)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平衡氨浓度很快下降,反应物转化率变小,导致生产能力下降(在生产中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惰性气体含量,并用排放少量合成气的办法稳定惰性气体在合成气中的含量)(2分)评分细则(1)漏写a0,扣1分。(2)对一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3)写成浓度符号不得分。(4)按照标准答案评分。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审题指导及得分技巧图像图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