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2-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2-3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顺利进行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解析】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其上附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顺利进行;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除了没有核膜之外,原核细胞中也没有核仁和染色体。【答案】A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染色体数目较多B.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D.核膜上的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解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而膜上的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选择进出的通道,但DNA分子不能进出细胞核。【答案】B3.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是()选项细胞结构功能A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线,从而牵引染色体运动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D核仁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车间”。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运动。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菌或病毒。核仁的主要功能是组装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答案】D4.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解析】图中①为染色质,由丝状DNA和蛋白质构成;②为核仁,其功能是合成核糖体RNA,不合成mRNA和蛋白质;核膜为双层生物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完成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交换。【答案】D5.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类细胞中()A.分裂期的细胞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C.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解析】核仁具有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功能,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大量事实证明核仁增大的细胞其蛋白质合成旺盛。【答案】D6.(2014·南京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B.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C.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D.染色体和质粒都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解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因此A选项错误。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能作为运载体;而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因此B、D选项均不正确。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所以C选项正确。【答案】C7.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细胞核原生质膜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细胞壁中心粒A.①和③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结构B.②和④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C.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D.⑤和⑦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解析】细胞核和线粒体均是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原生质膜和核糖体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均含内质网,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中,因此,叶绿体和细胞壁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答案】C8.(2014·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C.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D.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一定有内质网【解析】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硝化细菌等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无线粒体;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原核生物无内质网,但也可以合成蛋白质。【答案】C9.(2014·辽宁五校协作体冲刺)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会影响人体的血糖调节功能B.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装配与核仁有关C.蛋白质在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加工D.一些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来治疗疾病,说明人和细菌的核糖体结构有区别【解析】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人体的胰岛素合成,因此影响血糖调节功能,A正确;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正确;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C错误;一些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来治疗疾病,说明人和细菌的核糖体结构有区别,D正确。【答案】C10.(2014·长沙模拟)下图是细胞核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是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③是生物膜的一部分B.⑦的形成与结构⑤无关C.⑥可以与②直接相连D.分泌蛋白的形成离不开⑥和⑦【解析】图中②和③分别表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⑤是核仁,与核糖体(⑦)的形成有关。由图可知,内质网(⑥)与②直接相连。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答案】B11.(2014·江西盟校二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染色体数目较多B.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D.核膜上的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解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而膜上的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选择进出的通道,但DNA分子不能进出细胞核。【答案】B12.下列说法中与生物学事实相符合的是()①细胞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②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通过③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是小球状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④酵母菌和乳酸菌二者进行无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内的反应是一样的⑤器官移植时,受体和供体之间人类组织相容性复合蛋白(MHC)相容程度越高排异反应发生率越低⑥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3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解析】①细胞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之一,例如植物细胞间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②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通过,但不是自由通过;③电子显微镜下是看不到核糖体的;④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⑤器官移植时,受体和供体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相似程度越高排异反应发生率越低;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答案】A13.如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构成的。(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________。(3)核膜由________层膜组成,其________层膜与[]__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________与________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的场所,是细胞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起着________作用。【答案】(1)②核液③染色质④核仁⑤核膜(2)⑥核孔(3)两外①内质网细胞核细胞质(4)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代谢遗传决定性14.下图甲表示某动物消化道分泌细胞,乙是其消化道内的一种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种消化酶X促进多肽的水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________,乙与该动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3H标记M,一段时间后在甲产生的X中检测到放射性,则M在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若M进入甲细胞后参与合成RNA聚合酶,该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M进入乙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4)M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图中多肽→M的过程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解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益生菌与该动物为互利共生关系。(2)M为氨基酸,X为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M进入乙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和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4)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来使血糖浓度降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多肽被水解成氨基酸,该过程发生在消化道内。【答案】(1)8、8互利共生(2)⑧→③→①DNA――→转录mRNA――→翻译RNA聚合酶(只答翻译过程也可)(3)核糖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选择透过)(4)胰岛素不是15.伞藻是单细胞绿藻,其高度可达10厘米。生物学上常用它来研究细胞的有关功能。下面是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以下各题。(1)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做了伞藻的伞柄与假根的嫁接实验,还有必要再做核移植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测并简述伞藻细胞质在伞帽形成过
本文标题: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2-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