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本要求是用确切的、已知的、低层次的事物、原理、规律等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主要有三个基本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追求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清晰贴切,主要体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上,如“高温”与“炎热”、“温和”与“寒冷”等与“气温”有关的地理术语,“干旱”与“少雨”、“伏旱”与“春旱”等等。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内涵与外延)是用词清晰贴切的前提,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并领会这些术语的使用范围,以便在答题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地理素养”。避免以往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时出现的不能正确地使用地理术语、语言随意、答题效率低,层次性和逻辑性差,语言叙述前后矛盾,以原理代替答案,不能结合具体的区域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要点不全面,“漏”知识点等问题。[典例剖析](2013·新课标Ⅰ,37题,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上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析阅采样试卷,提升得分能力】考卷实录阅卷点评该生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在第(1)题,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进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结果审题时落掉了“阻碍”,当然与答案就背道而驰;第(3)题,丢掉了对捕捞业的影响导致失分。【品味评分细则,提高答题能力】题号评分细则补充说明37(1)6分(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2分)湖泊海拔高,(2分)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分)地形:高原盆地或高原湖泊或高原或北部唯一出口通道(2分)地势:海拔高;(2分)多瀑布(2分)37(2)6分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4分)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2分)湖面大或生存空间大(4分)鱼饵丰富(2分)37(3)6分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3分)(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3分)鱼类资源:体型大或食量大或食肉性或鱼类资源减少(3分)捕捞业:冲击传统捕捞业或与传统捕捞业不同或出现专门捕捞鲈鱼业(3分)37(4)6分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3分)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3分)创汇或外汇收入或对外贸易或增加收入(3分)扩大就业或促进相关产业如捕捞业、加工业、运输业(3分)评分结果:(1)(2)两小题满分12分,抽样得分5.86分,难度0.48(3)(4)两小题满分12分,抽样得分7.13分,难度0.59试题研究:命题立意知识立意:强调考查记忆知识的数量与熟练程度⇩能力立意:强调考查运用知识的质量与思维品质该题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1)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2)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文字、地图、设问信息(3)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4)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和阐释、对地理问题的探讨和论证[方法总结]提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四大技巧(1)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地理概念。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坚实基础。对相近的地理概念如:天气与气候、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等进行准确、快速地区分,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入场券”。(2)构建高质量的地理知识结构。在理解主干知识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体现主干基础知识,又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可以为提高知识迁移、重组甚至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底蕴,完成由“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3)要把握地理图形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准确理解和把握图形语言是高效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前提,结合图形语言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的效率。(4)一定的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技巧。具备了以上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针对性论证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释性论证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判断性论证这类试题没有直接呈现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先做一个判断,然后论述判断的理由,形成论点、论据相结合的完整的论证过程评价性论证主要是对“利弊”“优劣”“重要性”“影响”等的评价比较性论证主要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特点、过程和原因的辨析、对比推理性论证对于某些内容并不是很熟悉,但试题中又提供了充足的地理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试题信息进行推理论证[培优演练](2014·武汉市二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7月5日中国证券网报道:京津冀三省市已经分别完成首都经济圈的本地规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层面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已经启动前期工作。下图为首都经济圈示意图。(1)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简述北京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2)河北省赤城县与北京相邻,是北京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它虽然与北京相邻,却是著名的贫困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三番”。试分析制约赤城县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3)首都经济圈的建设让北京与河北省实现双赢。任选一地(北京市或河北省),简要分析首都经济圈建设给该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促进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加强区域联系所产生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并能将之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第(1)题,北京发展经济的优势可以这样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优势,首都→政治优势;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交通优势。此外,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多→科技优势;北京是历史名城→具有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第(2)题,赤城县经济发展区位的分析方法同上,但强调的是其不足之处;此外,由“是北京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可知,该地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对北京市环境的影响。第(3)题,解答本题时,要明确北京和河北两地各自的优劣势,首都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实现双赢。要从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城市问题等方面分析其对北京的影响,或从有利于获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等方面分析其对河北的影响。答案(1)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是我国经济中心,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文化中心,文化教育发达。另外,该地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研能力强大,具有人才优势;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该地还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2)赤城县地处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作为北京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该地发展经济时要考虑对北京市环境的影响,这限制了该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明显的区位优势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该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流失。(3)北京: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将加速北京落后产业外移及产业结构升级;分散北京市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飞涨等问题,促进北京城市健康发展。或河北: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将改善河北环北京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吸纳北京外移产业,获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