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年中考数学大纲
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数与式有理数的意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求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乘方的意义√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混合运算(三步为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解释√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其表示√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与几何背景√求代数式的值√整数指数幂及其性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含计算器)√整式的概念(整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加、减、乘(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运算√乘法公式及计算√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2次)进行因式分解√分式的概念√约分、通分√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简单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组)的解的检验√估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2个)及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不等式(组)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函数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的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常量、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法√简单函数及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使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预测变量的变化规律√一次函数及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正比例函数√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及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次函数及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及其对称√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轴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图形的认识点、线、面√角的大小比较、估计,角的和与差的计算√角的单位换算√角平分线及其性质√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直、垂线段概念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画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正多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其物理意义√√平面图形的镶嵌,镶嵌的简单设计√√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图形的认识圆及其有关概念√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性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过平面上的点作圆√√尺规作图的步骤(已知、求作、作法)√图形与变换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物体阴影的形成,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利用轴对称作图,简单图形间的轴对称关系√√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欣赏与设计√平移的概念,平移的基本性质√√利用平移作图√旋转的概念,旋转的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利用旋转作图√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图形的相似√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相似图形的性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位似及应用√相似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三角函数的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图形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变化√√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图形与证明证明的必要性√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互逆命题的概念√反例的作用及反例的应用√反证法的含义√证明的格式及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统计数据√知识技能要求过程性要求(1)(2)(3)(4)(5)(6)(7)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扇形统计图√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表示,极差和方差的计算√√频数、频率的概念√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应用统计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概率概率的意义√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通过实验,获取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通过实验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题学习“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数学的整体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三、试卷结构和考试形式(一)试卷结构(1)填空题:8-10小题,占分比例约为20%;(2)选择题:8-10小题,占分比例约为20%;(3)解答题:8-10个小题,占分比例约为60%,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性问题、实践操作题、拓展探究题等不同形式。命题时应设计结合现实情境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杜绝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题和证明题。(二)试题难度试卷整体难度控制在0.70-0.80之间,容易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15%,较难题约占15%。(三)试题比例1.各能力层级试题比例: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20%,掌握约占60%,灵活运用约占10%。2.各知识板块试题比例:数与代数约占50%,空间与图形约占35%,统计与概率约占15%,考试内容覆盖面要求达到《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80%。(四)考试形式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各地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考试形式改革中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考试形式。
本文标题:2013年中考数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