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5年6月份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心血管疾病)
2015年6月份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心血管疾病)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高血压的血管壁玻璃样变主要发生于:(A)A.细小动脉B.毛细血管C.大动脉D.中动脉E.细小静脉2.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C)A.继发性固缩肾B.肾水变性C.原发性固缩肾D.肾凹陷性瘢痕E.肾盂积水3.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A.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B.瓣膜赘生物内有细菌C.受累瓣膜易穿孔D.受累瓣膜以三尖瓣为主E.赘生物位于房室瓣的心室面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B)A.细、小动脉B.大、中动脉C.细、小静脉D.大、中静脉E.毛细血管5.关于风湿病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B.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6.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A.血液凝固性增高B.血流旋涡形成C.血流缓慢D.内膜损伤E.以上都不是7.高血压病最常累及的血管是:(B)A.全身小静脉B.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中、小动脉D.大动脉E.中动脉8.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病人,一般不宜应用:(D)A.地尔硫卓B.普莱洛尔C.维拉帕米D.地高辛E.地西泮9.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先心病是:(B)A.动脉导管未闭B.心房间隔缺损C.心室间隔缺损D.法洛四联症E.主动脉缩窄10.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E)A.发热B.胃肠道症状C.心动过速D.心律失常E.心绞痛11.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血管是:(C)A.小脑小动脉B.脊髓前动脉C.豆纹动脉D.大脑前动脉12.下述哪项关于风湿病的记述是错误的?:(B)A.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降低了风湿病的发病率B.抗体滴定度增高提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直接作用下引起的C.多见于温带、亚热带D.是一种结缔组织病E.早期咽部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达70-90%13.下述哪种成分是粥样斑块中所不具备的?:(E)A.胶原纤维B.胆固醇结晶C.坏死物质D.泡沫细胞E.中性白细胞14.下述关于慢性心瓣膜病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E)A.多由风湿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B.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瓣膜关闭不全C.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D.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E.一般不会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15.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哪个?:(E)A.右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主干C.右冠状动脉内旋支D.左冠状动脉内旋支E.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6.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可见:(D)A.奇脉B.水冲脉C.脉搏短绌D.交替脉E.重脉17.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D)A.小脑B.蛛网膜下腔C.大脑皮质D.内囊及基底节E.脑室18.血管玻璃样变常见于:(E)A.慢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性心脏病C.高血压病D.动脉粥样硬化E.高血压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19.高血压失代偿期心脏变为:(B)A.左心室向心性肥大B.左心室明显扩张C.左心室乳头肌明显增粗D.左心室肌收缩力加强E.心肌出现弥漫性纤维化20.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病人下列哪种药物不宜使用:(A)A.美托洛尔B.依那普利C.非洛地平D.拉西地平E.氯沙坦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1.周围血管征包括(DeMusset征)、(水冲脉)、(Traube征)、(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2.急性心肌炎的死亡原因多为(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3.心肌痒耗的多少取决于(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4.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和(心搏量);舒张压则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5.左房粘液瘤病人于坐位时,在(心尖区)部位可听到(舒张期)期杂音,应与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加以鉴别。6.心搏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7.根据病理变化,急性心包炎可以分为(纤维蛋白性)和(渗出性)。三、简答题: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哪几类治疗药物?①增强心肌收缩力;②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③控制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治疗药物:①强心剂:包括洋地黄和非洋地黄类,后者有儿茶酚胺类的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的甲腈吡唑酮与氨联吡唑酮等;②减低心脏前负荷的利尿剂:主要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类利尿剂等;③减轻心脏前负荷或/和后负荷的血管扩张剂。2.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①消除易患因素;②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③预防复发;④控制心室率;⑤预防栓塞并发症。(2)3P心房颤动的治疗对策①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窦性心律时)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时:休息,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均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仅少数需用电复律,反复发作者应考虑射频消融局灶起源点以达到根治目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伴有心脏病时,也可采用上述原则,但是如发生了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要立即转复为窦性心律,当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必须立即给予复律以防止或逆转肺水肿的发生,可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首次电击给予100J,第二次和以后的电击给予200J。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可静脉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来控制心室率,既往主张首选洋地黄,它对休息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有效,但对运动时的心室率不能良好控制,起效作用慢,现主张选用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因为它们起效快,并能较好地控制运动时心室率,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对转复窦性心律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故已很少应用,伊布利特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占31%,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应用,它可以急性延长Q-T间期,增加近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索他洛尔也有明显的转复疗效,胺碘酮是目前公认的对复律及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的药物,既往胺碘酮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在于它的副作用和过长的半衰期,后者限制了治疗更改的灵活性,现已证实小剂量的胺碘酮(200~300mg/d)可以明显地减少不良反应,为达根治可行射频消融术。②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两种方法的长期疗效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证实。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时,如患者能良好地耐受血流动力学障碍,大多数学者不主张重复使用电复律,如果系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更长,这种类型的心房颤动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心房颤动,复律困难,所以,此时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复发时的心室率,膜活性抗心律失常药可用来降低复发的频率,但疗效不能肯定,而且不良反应大,ⅠA,ⅠC或Ⅲ类药物可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但是它们的疗效不稳定,而且还需考虑它们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用ⅠC类药物,胺碘酮也有一定的疗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③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如果慢性心房颤动经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则可行复律治疗,应用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后,可尝试进行电复律,如在电复律治疗后仍转为慢性心房颤动者,要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控制心室率,根治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对此类患者有一定疗效。
本文标题:2015年6月份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心血管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