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1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机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需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美国计划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为此于2015年6月8日进行了“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实验,据此完成第1题1.火星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2.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它与沿江城市宜昌、九江相比A.服务范围大B.门槛人口低C.城市等级低D.职能种类少3.亚洲水稻主要产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灌溉便利B.温凉少雨C.水热充足D.高温少雨4.德国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是A.生物资源B.水能资源C.铁矿资源D.煤炭资源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治B.经济C.社会文化D.自然生态环境6.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A.提高一次产业比重B.扩大国际市场需求C.降低资源开发强度D.缩小东西部差距7.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住宅用地B.交通用地C.农业用地D.商业用地8.深圳从一个南陲小镇迅速发展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特区城市,主要得益于A.气候优越B.矿产丰富C.人口众多D.改革开放政策9.金沙江流域实施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交通便利B.环境优美C.水能丰富D.资金雄厚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10、11题10.M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11.形成巫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12、13题12.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增加C.城镇规模不断缩小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A.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第一产业比重大幅提高C.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务工人员向第一产业回流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造成尼泊尔及周边国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14、15题14.尼泊尔地震频发是因其地处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15.6—9月是孟加拉湾地区的雨季,主要原因是受A.东北季风影响B.西南季风影响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读“净水钓鱼法”漫画图,完成16、17题16.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体污染B.噪声污染C.土地荒漠化D.固体废弃物污染17.为缓解该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A.建垃圾发电厂B.定期“休渔”C.发展水产养殖D.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中重要的调蓄库。读“2009—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表示减少,单位公顷),完成18、19题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及交通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水域沼泽未利用地-11.403185.89380.9541.33-1735.82-1908.7247.7618.2009—2012年南四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减少量最大的是A.耕地B.沼泽C.水域D.水利设施用地19.湿地面积不断减小会使南四湖A.蓄洪能力下降B.生物多样性增加C.纳污能力增强D.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浙江某海岛县丘陵面积约占68%,平原占32%,沟谷浅窄;河流短小流急;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45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9m3,远低于全省(2400m3/人)。据此完成20、21题。20导致该县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B.人口密度大C.大中型水库多D.植被覆盖率低21.为解决该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①大规模向外移民②增建海水淡化设施③从邻近县市引水④提高植被覆盖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完成22、23题22.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A.核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23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石油属于A.气候资源B.生物资源C.可再生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位于浙西北的西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丰富。读“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24、25题24.西天目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土壤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5.M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26、27题海绵性城市示意图26.“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A.植物蒸腾减弱B.下渗增强C.地表径流增加D.地下径流减弱27.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3、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德国库卡等国际著名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驻我国。据此完成28、29题。28.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应布局在A.水资源丰富地区B.原料丰富地区C.劳动力数量丰富地区D.科技发达地区29.下列地区中最有利于承接工业机器人制造业转移的是A.珠江三角洲B.云南瑞丽试验区C.湖南湘江新区D.新疆喀什经济特区读“内蒙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完成30、31题30.“煤炭开采→焦化→煤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主要形成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联系D.“投入—产出”联系31.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A.改善空气质量B.减轻运输压力C.减少煤炭开采D.优化农业结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右图为一位中学生在去上海旅行前,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地图软件设计的一段游览线路图。读图完成32、33题32.设计该游览线路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遥感)B.GPS(全球定位系统)C.GIS(地理信息系统)D.LBS(移动位置服务)33.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是A.农产品生产对光照需求减弱B.采矿业不再受矿藏条件限制C.服务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D.商业布局的灵活性提高34.能正确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D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5、36题35.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A.蓝藻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6.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O2的含量上升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读“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完成37、38题37.此时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是A.高气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38.未来,锋面过境乙地时当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风力增强,天气转晴C.气温降低,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晴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下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39.若拍摄地精度为15°E(东一区),当太阳位于F位置是,北京时间是A.5时B.5时16分C.18时44分D.19时40与北京相比,该地A.冬季更短B.热量更丰富C.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D.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美国硅谷信息产业区,以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为主,拥有地理环境、政策、技术等区位优势,是世界最重要的高科技信息产业所在地。(1)H海峡是▲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美国南邻墨西哥,西临▲洋。(2)按性质分,M洋流属于▲,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3)贝蒂地区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小与全球气温▲密切相关,可导致海平面▲。(4)材料二表明旧金山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从空间结构看,其区域内部发展差异▲,区域的开放程度高和对外联系强。(5)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美国东北部形成乳畜带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国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示意图”(1)从产业定位来看,河北的产业发展优势是▲;北京、天津向河北省扩散产业与技术,主要原因是河北省▲发展水平低于北京、天津。(2)若甲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荒漠化,其危害不仅造成当地▲的生产力下降,还会使乙地区河道▲,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增大。(3)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N为▲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可缓解京津冀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4)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祁连山以北属于▲区,与东部季风区相比,其突出的特征为▲,东部季风区内秦岭—淮河以北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和玉米为主。
本文标题:201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