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3年全国幼儿教师招考训练试题及答案修改
2013年全国幼儿教师招考训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_________、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四个阶段。2.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_________和活动来适应环境。3.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_________记忆力、_________、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4.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_________和运用_________的基本能力,增进对_________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_________。5.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_________的形成。6.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巩固与_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7._________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8.幼儿园中采用的直观方式主要有_________、模象直观和_________,从而获得感性认识。9.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_________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_________加以改造形成的。10.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括识记、_________、_________、和回忆。11.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情绪记忆、_________和运动记忆。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丰富多彩的_________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13.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14.围或维度,这描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_________特点。14.认知是指的总称,又称_________,是人对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_________、记忆、_________、想象、_________、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15.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_________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来开启幼儿_________的教育。16.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_________与_________的掌握方面。17.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18.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19.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_________。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_________,二是新颖性,三是_________,四是_________。20.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扩散、_________.二、名词解释1、认知2、智力3、幼儿教育4、领会5、实物直观6、模象直观7、言语直观8、差异律9、活动律10、组合律11、知识系统化12、保持13、过度学习14、再认15、回忆16创造性思维三、选择题1、对智力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智力与知识是相同的范畴B、智力与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C、知识可以说等于智力D、知识丰富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2、智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列不是它的具体表现是()A、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B、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C、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D、有助于幼儿更快地成长3、下列不属于知识掌握的最基本环节是()A、巩固B、领会C、整合D、应用4、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教学方式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5、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感知规律A、相似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B、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C、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D、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7、下列对幼儿理解的特点,错误的是()A、孤立地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B、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C、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直接理解D、幼儿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8、()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多一步。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9、下列不属于影响幼儿的再认和回忆的条件是()A、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B、幼儿的心理状态C、幼儿回忆的侧性及自觉程度D、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10、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A、知识的理解B、知识的领会C、知识的巩固D、知识的应用11、下列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A、连续性B、新颖性C、灵活性D、精密性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为几岁到几岁?()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后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是属于哪个运算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幼儿园教学中最常使用直观方式,其中通过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是哪种直观方式?()A、实物直观B、摸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15.()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是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是属于哪种感知规律?()A、差异律B、活动律C、感知律D、组合律四、判断题1.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问题.()3.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发展.()4.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也是相同的.()5.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6.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7.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占优势.()8.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9.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更有利于加深幼儿的记忆痕迹.()10.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11.重复性训练,即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地感知所要记住的事情,也即机械训练.()12.一般说,儿童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1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五、简答题1、认知和知识含义分别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2、简要解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智力的含义是什么?怎么判断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人说:“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月高。”这句话对吗?为什么?4、什么是智育?智育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试述对幼儿进行至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简述幼儿形成的基本认知能力。6、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之间有何关系?7、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8、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取得最佳识记效果的条件。六、分析论述题1、举例说明培养幼儿求知兴趣的有效措施和方法2、简述培养幼儿智力的有效措施与方法一、填空题1.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2.感觉3.注意力想象力4感官语言交往环境动手能力5.基本技能6.领会应用7.感知认识阶段8.实物直观言语直观9.本质特征感性材料10.保持再认11.形象记忆逻辑记忆12.启发式游戏活动13.灵活性14.全部认识过程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注意思维言语15.身心发展逻辑特点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智慧16.知识技能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18.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19.思维过程流畅性灵活性精密性20.材料扩散结构扩散组合扩散二、名词解释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2.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4.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5.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三、选择题1.B2.D3.C4.A5.B6.B7.C8.A9.C10.D11.A12.C13.B14.A15.B四、判断题1.是2.非3.是4.非5.非6.是7.非8.是9.非10.是11.非12.非13.是五、简答题1、答: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时间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关系:知识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已有的知识又是认识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认知的主要发展是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图画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能够通过游戏来模仿见过的人或重演经历过的事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出现了逻辑思维。思维是可逆的。在形式运算阶段,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他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略。3、答: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各个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不是互不相关观、独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的想加,相反是互为条件、互为依存、互为制约的一个整体。所以智力的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有人说:“知识越多的人,智力水平就越高。”这句话不对。因为:智力和知识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相互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智力。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往往水很不相同的。智力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能够迅速而广泛地吸收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答:答:幼儿智育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
本文标题:2013年全国幼儿教师招考训练试题及答案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