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西安生物学院刘金田院长个人材料
刘金田院长部分文章目录导言:刘金田院长简要介绍一、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二、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修改建议三、依法办学特色立校校企合作服务民生——向《职业教育法》修订建言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路径思考——国务院参事调研汇报材料五、对当前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呼吁六、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再创陕西民办高教事业新辉煌七、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浅论八、校长要努力成为真正的公众知识分子九、从校企分离走向校企合作刘金田院长简要介绍刘金田,男,汉族,1963年3出生于宝鸡乡村。为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创始人、院长,医学硕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成员,民革西安市委员会委员、长安区支部副主委,西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红十字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常务理事,陕西孔子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陕西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脊柱健康联盟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儒学文化传播者、实践者。刘金田院长近照成就及荣誉:自学院创办以来,刘金田院长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坚韧不拔、积极探索、开拓奋进、成绩斐然。他领导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坚持“传道第一,授业第二”教育理念,按照“校企结合、双元教育、顶岗实习、学用结合”的独特教学体系,大力推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习中就业、先就业后毕业”的就业模式,成功实施“立足高新区,服务大西安;南下珠三角,开辟新天地;东进长三角,融入大上海;北上京津冀,实现新跨越”就业战略,与全国300多家企、事业用人单位紧密联合,定向培养专业实用才,其培养的从事生命医药科学、健康产业毕业生你争我夺、供不应求。截止2010年,已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优秀实用人才。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职业教育成就奖”,被国家教育部调研组誉为“校企合作的先锋”。作为由陕西省教育厅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健康相关专业特色学院,已发展成为我国生物与健康产业实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美丽的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校园刘金田院长个人获奖情况:2006年5月被民革陕西省委员会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8月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西安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西安年度教育人物。2010年荣获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杰出校长奖”。刘金田院长荣获“黄炎培杰出校长奖”教育观、人生观:刘金田院长是一个职业教育家,极具开拓精神。从他放弃优越的公办大学讲师工作和丰厚的待遇的那一刻起,立志为职业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他领导全体生物同仁,坚持以“传播生命科学、传授生物技术、促进生物产业、推动生物经济”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和发展以生物医药技术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面向人类健康需求,服务人类健康事业”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推广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健康产业为切入点,定位于为健康产业十多门行业培养应用型技术类、服务类和营销类中、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多年努力,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健康相关专业学院已屹立于西安教育之林。在具体办学过程中,他领导生物学院人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立校,以仁民爱物,修身立业为校训,赋予其“善待他人,珍爱万物,修得美好品行,创立人生基业”的基本含义。极力践行“传道”第一:传承人类文明,建设和谐世界,力行道德教化,培养模范公民;“授业”第二:教学与世界科技发展同步,学习与当代产业实践结合两个理念。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育健康相关人才,服务人类健康产业”为教育取向和专业目标。教育学生树立“生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健康是个人最美好的财富”的价值观。将“爱护生命,促进健康”确立为师生使命。施行“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的育人理念,从孔孟的仁爱理想中探求爱的教化之道;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水哺育、教化、感昭、升华青年学子的精神生命;借用军队培养优秀军人的机制与方法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准军事化训练,帮助青年在求学时代开始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忠诚的品质、勇敢的精神、严明的纪律和迅捷的作风,培养其良好的自律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施“启智明理,立志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授人以渔,不教而学,激发潜质,自修成器;广用教媒,博远先进;师生互动,学而有习”的教学策略,竭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修,德、智、体、群、技、美全面发展,仁爱之心与立业之术兼有”的人类健康事业工作者。刘金田院长情系教育,心忧教育,是一位学者型职教娇子。他酷爱学习,善于钻研,个人信条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见贤思齐”。在精心策划、精细安排,竭力搞好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还认真研读国家的教育政策,深入实际进行调研,运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详实反映业界呼声,积极为职业教育事业建言献策,发表有关教育论文数十篇。《陕西日报》曾以《国家就业战略:从修订职业教育法开始》为题,报道刘金田院长的修法建议书,刘院长被誉为《职业教育法》修订陕西建言第一人。曾赴京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刘金田院长关于职业教育的许多研究论文观点鲜明,极具远见卓识,其中“校长要努力成为真正的公众知识分子”、“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再创陕西民办高教事业新辉煌”等受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及职业教育界领导的重视。引得人民政协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专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民革副主席周铁农与刘金田院长合影全国人大常委丛斌莅临学院视察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听取刘金田院长汇报向刘金田院长颁发荣誉证书个人宏愿:21世纪伊始,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刘金田院长心怀博爱,以“立志整合海内外资源,荟萃华夏仁人志士,终生践行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宗旨,愿天下所有学子成为‘学有所长,业有专精,技有所能,术有专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为夙愿,以半生学海沉浮、医道砺炼为“知本”,以传承人类文化为使命,以传授生物医药科技、培养健康相关专才为定位,全心全意打造中国名牌民办健康相关专业学院。并立愿以此为终生职志,诚与海内外同心同德者共展宏图。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院长刘金田近十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要求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实际上,各级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也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钱,但教育依旧很难公平,教育供给与需求依旧严重失衡,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由大学择校、高中择校、初中择校已演变为幼儿园“择校”。只要有一点可能性,家长们哪怕举债,也要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好学校”读书。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好学校”总是少得可怜。在很多人看来,国内好像只有“清华”、“北大”才算好大学。那么要考上“清华”“北大”,整个西安乃至陕西省,最保险的还是要上“西工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才行啊!小学怎么上?要么早早把户口弄到名校所在的学区里,要么从一年级开始参加奥数班。上了奥数班,就有可能在“小升初”考试中胜出,将来好读名校啊……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引发了从名幼儿园到著名大学的择校竞争,明争暗争十几年、几十年,全国城乡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害了青少年,害了老师,毁了学校,毁了教育,误了民族,误了国家。难怪钱学森一再发问,温总理寝食难安。教育不公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仅存在于大、中、小城市,也存在于每个县、乡、村,这是个天大的问题啊!即就是废除了或改变了高考制度,这个问题依然需要解决。全中国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上个好学校,望子成龙,改变命运啊!但“好学校”总是那样少!说到底,教育不公平的实质是:每个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所在。这也是政府大包大揽统办教育的必然结果。解决这对矛盾显然不能靠遏制择校、抑制教育需求的办法。十三亿人口的终身教育需求(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等),恰恰是中国内需市场最大的需求,是永不止息的需求啊!干嘛要抑制公众的教育需求?教育也是服务业啊,为人民的教育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么大的内需,多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不放开去办?全世界都盯着中国教育这个大市场啊!如果中国教育不对外开放,外国人就把你的研究生、大学生、高中生招出去。外国的学校既收了大笔的学费,又拥有了未来的人才资源。只要中国家长掏钱,他们连初中生、小学生也收啊!所谓留学低龄化,实际上是人家看上了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市场,也在争夺未来的人力资源。对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他们担心孩子在国内无法接受“优质教育”,一走了之,也是实出无奈。面对我国十分巨大的教育需求,优先发展教育,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供给,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大任务。历史经验与国际现实都雄辩地表明:民办教育和私立学校必定能够成为每个国家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举兴办私立学校。中央高层能把大批省部级官员送往私立耶鲁大学培训,就说明高层决策者并不歧视民办学校。民办教育一定能办出一流学校,这是办学体制决定的,也是世界教育的经验证明了的。要彻底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就要从改革办学体制入手,要下大决心,彻底推进教育改革。依我之见,中国不仅需要兴办上千所民办大学,还应兴办数万所民办中学,数十万所民办小学和幼儿园。公办学校也应借鉴民办机制,探索转制之道。在宏观政策上,教育领域要向金融资本开放,向民间资本开放,吸引无限的社会资金投资教育。这才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源头活水,这个力量比政府能够实现的新增财力大多了!财政拨款与社会捐资有限,而民间投资无限。在人才政策上,要鼓励优秀企业家与退休官员、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们,乃至各类民间高端智力,投身民间办学事业,这是我国极其宝贵却被长期闲置的巨大教育资源。博士生、硕士生、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困难,我们为什么不鼓励他们投身民办教育?从办十几个学生的小学堂或幼儿园做起多好!从教育的本质上看,一个学校或一个班上学生少一些,就容易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今天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一对一辅导”在全国各地大受欢迎,这很能说明问题。家长们为什么花大价钱给孩子请家教?公办学校一个班四五十、六七十个学生一起上课,老师怎么因材施教呀?学校大了不好办,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真正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学校规模小一些,学生少一些,老师多一些,更有利于学生成才与成长。古时候的私塾规模都很小,却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这很值得我们反思。今天的学校好像非得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学生数量成千上万,似乎才算够气派!各类学校实施的所谓标准化教育,就像工厂生产线上制造机器零件一样,怎么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和创新性人才?说严重点,这种教育甚至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性!办学校千万不能走贪大求全的路子。大学如此,中学、小学亦如此。谁说十几个学生的学校就办不成一个好学校?世界教育史上哪个教育家反对过学校小型化?学校要小型化,教学班更要小班化。这十几年,我们以优化教育资源的名义撤并了大量的城市中小学,尤其是停办了成千上万的农村小学、乡镇中学,教育果真“优质”了吗?优质的教育绝非盖几座大楼,添一些计算机与琴房,给学生发一些牛奶鸡蛋,教学生学会一门外语等等。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爱的启蒙、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素质的养成。把六、七岁的孩子从父母身边接到十几里、几十里外的寄宿制小学念书,就等于“优质教育”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如何培育?儿童如何健康成长?乡村文化与乡土文明如何传承?这种教育是为学生服务?还是为家长服务?是为了学校的方便与好处?还是为了教育管理者的方便与好处?农村学生减少,师资匮乏,这是乡村教育衰落的表面现象。我们需要检讨的是,为什么不能为每个村庄保留一所学校?哪怕是十几个孩子的学校!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没有学生的乡村,是多么令人伤感的乡村,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连村民都能盖起两层、三层楼房,
本文标题:西安生物学院刘金田院长个人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