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模块化在汽车业中的应用
模块化在汽车业中的应用作者:陆勇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15条)1.BaldwinCY.ClarkKBManaginginanageofmodularity1997(05)2.BaldwinCY.ClarkKBDesignRules,Vol.1:ThepowerofModularity20003.BaldwinCY.ClarkKBTheValue,CostsandOrganizationalConsequencesofModularity20034.ClarkKB.TFujimoto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Strategy,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theWorldAutoIndustry19915.CremerJAPartialTheoryoftheOptimalOrganizationofBureaucracy19806.池田信夫信息通信革命与日本企业19977.国领二郎开放式结构战略:网络时代的合作互动模式19988.鹤光太郎模块经济学02-J-009独立行政法人20029.青木昌彦.安藤晴彦.周国荣模块时代一新产业结构的本质200310.庄继德.庄蔚敏汽车系统集成与模块化技术200311.刘刚后福特制研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200412.司春林企业创新空间与技术管理200513.西格法德·哈里森.华宏慈.李鼎新.华宏勋日本的技术与创新管理-从寻求技术诀窍到寻求合作者200414.青木昌彦.周黎安比较制度分析200115.安纳特·萨克森宁.曹蓬.杨宇光硅谷优势2000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智.黎鹏模块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研究2008,(2)近来,模块化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探析模块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产业分工三者的内在关系.文章提出:模块化引起企业联系方式的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模块化的产业结构使区域产业分工趋于合理,而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则是形成区域模块化产业结构的前提条件.2.学位论文张浩辰合作研发基于模块化运作的组织模式研究——兼论模块化对产业结构变革的重大影响2005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的新视角——模块化运作,一方面是因为组织模式决定组织绩效,合适的组织模式会对合作研发组织绩效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以模块化运作为基础的合作研发组织模式已经出现在很多行业,并对组织研发绩效和产业结构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分析模块化运作的合作研发组织模式时,本文先是交代了有关模块化的理论背景,之后以汽车工业的实际运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揭示出模块化运作模式比之其他组织模式的特点、优势、关键问题以及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等。模块化运作通过把技术的要素分解(模块化),集中力量设计、制造特定的模块,同时与外部企业开展大胆的合作,灵活地运用其他企业的资源。这种“开放式结构(设计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的速度,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模块化运作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模块化已经成为企业合作研发的一种重要组织模式。本文的第二个核心内容就是分析了模块化对产业结构的重大影响。模块化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能够降低市场集中度,削弱行业领导者的控制力,使原来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逐渐转为横向或立体簇群式的市场结构,带来了以合作竞争、标准竞争和“背对背”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行为。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块化运作的三种组织模式:一体化企业的组织模式、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织模式、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并对比分析了这三种组织模式的效率,还分析了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内生性机理和制度特征。这些分析和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集群的蓬勃发展相吻合。3.期刊论文张钢.徐乾.ZHANGGang.XUQian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中国软科学2007,(4)通过对现代产业结构模块化内涵的分析,指出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实践是以各种类型的模块创新和集成创新为基础,并提出了后发国家企业在这种产业结构中可以选择的两种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策略,即模块集成者导向策略与模块提供者导向策略.4.期刊论文高宏伟.陈娜.GAOHong-wei.CHENNa基于模块化的产业技术发展模式-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产业模块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分工模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技术发展模式.在分析模块化背景下产业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认为模块化产业技术发展是以平台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其他各层级技术有序协同发展的产业技术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即以平台技术的消化吸收为基础,实现平台技术由基于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向基于研究与发展的自主创新的进化,并带动其他层级技术发展的反向产业技术发展模式.5.学位论文章垚鹏组织模块化与交互记忆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2008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模块化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Baldwin和Clark(1997)指出,模块化对于产业结构变革具有革命性意义,认为当今的产业已经进入到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消费的模块化大发展时期。日本学者青木昌彦(2003)进一步指出,新产业机构调整的本质就是模块化。另一方面,知识对于组织越来越重要,它己经成为组织的一项重要资产,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企业所拥有的资金和市场。在组织的生产活动中,最关键的投入与价值的来源是知识。知识不仅是被共享的,知识的增长还往往来源于知识的共享。在企业竞争中,企业需要依靠知识员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创新要求员工之间能够自由地分享信息、交流思想以及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可见,知识共享已经日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本文在研究中引入了交互记忆这一概念,将其两个维度--信任和协调作为中介变量来对企业内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搭建了组织模块化(独特性、响应性)、交互记忆系统(信任、协调)和知识共享之间的概念模型。本研究的构思模型分成两部分--模块内知识共享模型和模块间知识共享模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研,本研究获得了充足的样本数据,然后综合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和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验证,经过AMOS7.0软件进行调试优化后得到本研究的结论模型。在对模块内知识共享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之后,发现其影响机制是由独特性影响模块内信任和协调,继而影响模块内知识共享,模块间的响应性不起作用;对模块间知识共享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发现其影响机制是模块的独特性和响应性都影响模块间的协调,继而影响模块间知识共享,而模块间的信任不起作用。在结合理论模型和现实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整个研究做了结论总结。并且给企业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来提高企业的知识共享水平。最后,本文总结了一些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6.期刊论文李春田.LiChuntian现代标准化前沿——模块化研究报告(5)第五章产业集群: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形式——模块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6)电脑业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的产业集群,其根源在于电脑设计的模块化.--鲍德温教授(哈佛大学商学院前副院长)IBM在设计上的模块化战略最终导致了电脑产业结构的飞速升级和持续的创新.7.学位论文孔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2006产业结构国际化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问题之一,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运行态势,就必须从世界整体发展趋势和国际关联与互动的角度,研究当代产业结构国际化的现实运行特征。但目前有关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融合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开放结构演进理论,对产业结构国际互动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由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单向波及层面,而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大国的特殊性和反影响。因此,基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国际传导理论和中美产业结构变动研究而进行的产业结构国际互动的探讨,具有比较重要的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经贸与产业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对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是建立在国际关联与互动的基础上,有助于对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开辟新的思路。第二,引入“模块化”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概念,以模块化生产方式为基础,建立以产品内分工、生产性服务和网络化组织“三位一体”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框架,这在国际经济的研究领域中是一个新的尝试。第三,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对中美两国之间通过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进行的产业结构互动进行了探讨,是对中美经济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国别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的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各国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等超越国界而相互形成内在紧密联系的动态过程。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国别产业结构体建立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基于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全球分工体系,推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成熟与完善,并促进了现代产业关联的深化,加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国际传导效应。而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产业结构国际传导的实证分析表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国际互动中不断趋于“软化”,并在新型的国际分工中仍然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硬化”趋势则有所强化,但同时也面临着通过参与模块分工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8.期刊论文李春田现代标准化前沿——模块化研究报告第五章:产业集群: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形式——模块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上海标准化2007,(6)一、电脑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辉煌的技术成果之一,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具有存储数据、记忆、逻辑推理、判断等功能,以及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科学研究直至家庭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实际上是物化了的人的部分智力的机器,它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延伸了人脑的功能,因而又被称为电脑.9.学位论文刘岳NS集团外包业务组织模块化改造研究2007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细分化日益加剧,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市场正在形成。企业只有快速地对市场做出反应,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难度增加,过去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现实的管理需求,所以必须做出改变。目前,软件外包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的推动力。到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NS集团有十几年的软件外包业务经验,软件外包业务规模现居国内前列,但随着企业的拓展和发展战略的转移,越来越多的暴露了现行组织结构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稳健发展,急需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模块化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引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而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革命性力量。模块化战略正从本质上改变着现存产业和产业结构,重塑着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基本结构,以至于当今产业已经进入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消费的模块化大发展时期。随着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模块化,企业组织也出现了模块化倾向,产生了组织模块化。组织模块化是将组织分成各个高度自律性的模块,一个个模块就相当于一个个“内部市场”,在不违反界面联系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创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完全依附于总部的科层单位。模块化导致了企业能力要素和价值的模块化,价值模块的研发、重用和整合推动了传统价值链的分解和重建。不同的企业的价值模块或价值链按照一定的界面标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企业价值网络。因此,本文在大量收集和研读了组织模块化的相关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这一工具,通过对NS集团外包业务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组织结构现状问题深入细致的分析,对NS集团外包业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模块化改造,以期:(1)对影响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因素和组织模块化的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文标题:模块化在汽车业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