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3年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地理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地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三、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个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一: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专业必修课程说明见附件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四、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学位论文是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应保证有一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少于一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论文选取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办法,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六、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七、实践活动1.参加教学实验或教学实践,辅助指导本、专科教育实习。2.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有计划地参加或指导本、专科生的学术讨论。4.根据需要,帮助导师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或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八、参考书目1.[美]哈特向著,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59年.2.[德]阿尔夫雷特.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商务印书馆.3.[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4.美国国家研究院及资源局地理学委员会等,重新发现地理学,学苑出版社,2002年.5.顾明远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年.6.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7.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美]加涅著,王小明译,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彭聃龄、张必隐著,认知心理学(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0.[美]高尔等著,屈书杰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3.袁孝亭、王向东编著,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4.李家清、张胜前等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5.李家清、张胜前等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分析,科学出版社,201216.李家清、张胜前等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1217.李家清、张胜前等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陈澄主编.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6.19.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0.袁孝亭编著.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夏志芳著.地理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2.陈澄,夏志芳.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裴新生等.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与创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王树声.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5.陈澄,夏志芳.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附件一: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备注1234学位基础课程1英语362√考试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62√3教育学原理362√4课程与教学论362√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62√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62√专业必修课程7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483√张胜前、李盼月专业必修课10学分8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62√唐伟光、廖伟业9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362√毕燕、李钧10现代地理学(水文(8)、地貌(6)、土壤(6)、环境地质(6)、植物(8)、气象(8)、人文地理(8)、经济地理(8)、海岸带资源开发(6))644√宋书巧、胡宝清、周游游、卢远、周兴、秦成、毛蒋兴、黄鹄公共指定选修课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施181√蓝瑞乐专业选修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各培养单位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12中学地理学习理论与策略362√考查张胜前13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讨论362√李俭廖伟业张胜前等14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362√张胜前15现代地理教育技术362√卢远吴良林16地理学研究方法与实践362√林清实践教学17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不少4√√√双导师贯穿附件二:专业必修课课程说明1.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现行地理课程的目标、地理课程内容标准、地理教材编制的原则、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等等。本课程要结合地理或者地理教学实例,解读地理课程目标;选取若干内容领域,向学生展示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如何把握教材编制中的螺旋上升原则。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以及对地理教材的分析能力。2.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于半年4于培养全过程地理野外综合实习1周1√学位论文18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多样化形式不少于一年开题√√双导师非师范专业补修课程19教育学不计学分跟随本科生班学习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补修3门20心理学21学科教学论非地理专业补修课程22地理科学导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必补2门本科类核心课程,由导师提出课程名称,经主管行政领导同意。23人文地理学24自然地理综合25中国地理30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地理教学的要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种设计模型;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各种模型的利与弊。另外本课程强调结合特定的地理教学案例,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案例分析能力。3.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基本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解决中小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概述,学生地理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师评价等。本课程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介绍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必备的一些教学测量与评价技术,展示与分析地理测量评价的实例。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注重学生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技能训练。4.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理解国内外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及其主要特征;了解国外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地理课程标准、国外中学地理教材、国外中学地理教学典型案例,从而拓展视野,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5.地理教育改革专题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讨论;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资源开发讨论;新课程地理课堂的教学行为讨论;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选择讨论;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媒体选择讨论;新课程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实做讨论;新课程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模式讨论。6.现代地理教育技术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运用现代计算机手段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编制现代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程序;能熟练运用计算多媒体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课件。7.中学地理学习理论与策略主要包括地理学习的群体差异;地理学习的个体差异;地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地理学习的学习方式;地理学习理论与策略等内容。结合地理学习,举例说明学生之间的差异;说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地理学习的影响;结合地理学习,说明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学习理论,选择合适的地理学习策略;能运用有关学习理论进行有效的地理说课。8.地理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地理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地理领域各个主要分支的研究状况、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让学生学会从高观点下看学校地理,了解作为科学的地理如何转变为学校地理;学会将学校地理与日常地理现象结合起来,感受地理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以及其他领域对地理发展的推动。同时让学生认识地理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转换的意义。
本文标题:2013年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2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