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1/33山东省莱芜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2013•莱芜)2013年6月上旬,中国将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C.隔热材料脱落D.整流罩脱落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火箭点火的过程中燃料和助燃剂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隔热材料脱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整流罩脱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3•莱芜)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生石灰属于氧化物B.小苏打属于盐C.干冰属于混合物D.酒精属于有机物2/33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和盐的定义及组成解答,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D、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纯净物按元素种类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成氧化物、酸、碱、盐.3.(2分)(2013•莱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称量固体D.检查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33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着;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并用玻璃棒;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D、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检验装置气密性.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着,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并用玻璃棒,故B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故C错误;D、先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4.(2分)(2013•莱芜)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A.+2B.+3C.+4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4/33解答:解: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2分)(2013•莱芜)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杂质0.03%;B、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D、根据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氮气体积约78%、氧气体积约占21%,故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污染空气,故说法错误;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说法正确;D、根据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故说法正确;故选B.5/33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性质、空气的污染、工业上氧气的制备原理等,难度不大.6.(2分)(2013•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考虑;B、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大小考虑;C、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D、根据符号代表的含义考虑.解答:解: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还等于核外电子数,故A说法正确;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B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够再分,故C说法错误;D、符号“O”可以代表氧元素,也可代表一个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7.(2分)(2013•莱芜)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6/33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会从微观变化示意图中看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并熟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例如: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解答:解:首先根据根据化合物的定义,从微观变化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反应物A是单质,B是化合物,生成物C是化合物,D是单质,而置换反应的定义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不难得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不但要求同学们会看微观变化示意图,而且要求对单质、化合物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熟悉才行.8.(2分)(2013•莱芜)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一定伴有能量变化B.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变化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专物质的变化与性质.7/33题:分析: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因为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故说法正确;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故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故说法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判断物质变化是否发生化学的变化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9.(2分)(2013•莱芜)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4个氢原子:2H2B.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C.2个碳酸根离子:2CO32﹣D.2个氮分子:2N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8/33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氢原子可表示为:4H,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0.(2分)(2013•莱芜)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各种处理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属于混合物D.加明矾能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9/33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B、蒸馏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C、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自然界中的水大部分属于混合物;D、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而加入明矾只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解答:解: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出现较多泡沫的,属于软水,有较少泡沫或浮渣出现的水属于硬水,故A正确;B、蒸馏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故B正确;C、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自然界中的水大部分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而加入明矾只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易出错.11.(2分)(2013•莱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其过程是物理变化B.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C.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D.燃煤取暖,是利用了燃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10/33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其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D、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煤燃烧时也会放出热量.解答:解:A、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其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燃烧需要
本文标题:2013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3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