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3年新闻学专业自评报告11月19日定
1周口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自评报告新闻与传媒学院二〇一三年十一月2目录一、专业概况-------------------------------------------------3二、专业建设情况---------------------------------------------3(一)专业定位---------------------------------------------3(二)师资队伍---------------------------------------------4(三)教学条件与利用---------------------------------------8(四)教学建设与改革---------------------------------------11(五)专业管理---------------------------------------------17(六)教学效果---------------------------------------------18(七)专业特色---------------------------------------------20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20四、新闻学专业评估自评结果-------------------------------------24(一)新闻学专业各观测点自评等级一览表-----------------------24(二)新闻学专业自评等级-------------------------------------253一、专业概况新闻系成立于2007年7月,是我院最年轻的系部。在三个专业中,新闻学专业历史较长,2004年开始招生,新闻学专业学生现有四个年级,在校生310人。新闻学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0名,专副高以上职称者2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名。年龄层次、职称结构合理。10名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等全国重点知名院校。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新闻系建有摄影实验室、摄像实验室、非线型编辑实验室、电子排版实验室、语音训练室、300平米演播厅,另有自办的系报、电视台,充分保证了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多年来,新闻学专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为基础,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充实办学内涵,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稳步发展,各方面均已达到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办学要求。二、专业建设情况(一)专业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我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周口,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于传媒行4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系统、扎实的新闻基本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文化与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与宣传政策法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传媒等部门从事记者、编辑、策划、文字、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力图把新闻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且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组织教学和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2009版的培养方案在经历了三年的实践检验之后,证明大多数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是符合传媒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的,专家反馈意见也倾向肯定。但随着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几年前制定的培养方案也很难适应现在的人才需求状况,因此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今年初提到了教学日程里。新闻学专业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过程中,依据我校和系里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专业发展规划,多次组织本系骨干教师及外聘专家进行市场调查,反复调研、科学论证,坚持以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自主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需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达标,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均达到20%以上,符合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两个版本的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除极个别课程由于某些原因临时做过调整以外(均有教务部门批准的调课申请),其余各个学期均严格按照培养计划进行,开课计划、课程表归档保存完好。(二)师资队伍1、生师比:2011年,新闻学学生人数70,教师人数9,生师比是8:1;2012年,新闻学学生人91,教师人数9,生师比是10:1;2013年,新闻学学生人数100,教师人数10,生师比10:1。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新闻学专业的教师除了担任本专业的课程之外,还担任另外两个专业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充分发挥特长,优势互补,为三个专业的本科教学提供足够的师资保障。又根据新闻学专业5特点和课程特点,请媒体人士进课堂,突出实践性,丰富课程教学,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达到服务学生的教学目的。2、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状况:目前新闻学现有本科学生339人,专任教师10人,全部获得教师资格证,符合岗位资格教师比例是100%;双师4人,其中硕士10人,达到100%比例,副教授2人,占本专业教师20%,35岁及以下教师8人,教师中有1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名新闻采编人员,1名摄影师,1名礼仪主持人。教师平均年龄32岁,年龄层次、教师梯队、职称结构合理。从学历层次来说,目前新闻学专业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均计划近年考博,继续提升学历。本专业教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西北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学科背景大都是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学缘结构合理,90%来源于外省高校。同时在师资队伍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梯队,并且以年轻化为主。另外还有从业界外聘的实践型教师,对电视、报纸等传媒行业的业务都十分熟悉,能将媒体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近三年来,教务处进行的学生评教显示,新闻学专业全部教师评教成绩均在92分以上,说明学生对新闻教师教学工作较为满意。3、师德建设与师德水平:以本院创建“规范、严谨、民主、求实”之院为载体,以“爱与责任”、“敬业、爱岗、奉献”、“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本专业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要求专业教师脚踏实地、教学严谨、求真务实,做事善始善终,不但要有高度责任心,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使本专业教师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通过多次的业务理论学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上下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并且培养了一批师德标兵,把本专业的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师资培养措施及执行6在提升学历层次方面:本专业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各类业务性培训、进修或访学,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只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董玉芝、王小燕分别于2008年、2009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修学习;2013年借用暑假时间,本专业由专业带头人董玉芝带队,曹健敏、韩璐、李婷婷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新闻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2013年11月,本专业的王小燕、董玉芝参加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2013年全国新闻学年会,了解国内新闻学专业发展的现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历,刘运来、韩璐、李婷婷等年轻教师正积极准备考博,通过这些努力,新闻系的师资学历和业务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提升业务水平方面:教学方面:每年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把查找不足,交流经验作为听评课的重点;并把一些教改研究项目、精品课程项目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新闻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的培养理念;“传媒人士进课堂”也是新闻学专业近年来为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采取的措施,请媒体中有资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发挥媒体人的特长,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例如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电视摄像等,请媒体人士打段进入进入课堂授课,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也弥补了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在科研方面:由于我系加大奖励措施,以全面鼓励,突出精品为原则,并出台了新闻系科研奖励办法,对超科研工作量的教师和申报省部级项目,发表级别较高的核心期刊论文,给予适当奖励;所以,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做课题,认真写论文。2010-2013年间,本专业教师发表论文二十多篇,申报立项省市社科联课题十几项,王小燕、董玉芝申报立项教育厅课题2项,王小燕申报立项文化厅课题1项,董玉芝申报立项201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2011年河南省科技厅软7科学项目1项、2012年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1项并结项。曹健敏申报立项2013年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1项。从2010年来,本专业承担省部级项目4项,人均发表论文超过3篇。2012年申报的校级“传媒发展研究所”获批,学术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本专业有计划的举办学术讲座,定期开展系列学术活动,请来新闻学的知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陈力丹等人来我系讲学,为本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拓展了视野。另外,本专业还要求每人制定个人科研计划等,激发新闻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2011年以来,我系在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以老带新,师生共同参与科研的氛围,年轻老师不断增强自己的科研水平,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网络传播、新媒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在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系统的培养方案。采用“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法,年轻教师由指定的老教师帮带,一对一的从教案的写作、课堂教学的方法、课后辅导的重点等进行指导,着重从提高教师的实施高效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普遍提高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出一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掌握一定教研方法,具有较高水平的像毛德胜、曹健敏等校级青年教科研骨干。谌利老师在2010年校级教学大奖赛中获二等奖,曹健敏2013年申报立项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1项,50%以上的教师每年发表核心论文1篇以上。5、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在新闻学专业带头人组织下,2013年申报成功了以本专业为依托的传媒发展研究所。打造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使大家教学目标明确,科学研究有方向。通过学科专业带头人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研究方向,制定不同的教研提升方案,发挥本专业的优势,通过《新闻写作》和《新闻学概论》两门精品课程和《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三门网络8课程,凝聚科研团队,不断提高本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新闻学专业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外引内育”。大力引进人才,同时注重内容培养,提出自我升级策略,来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本专业的教师“结对子”,整合资源,各取所需,优势互补。通过这些形式逐渐提升本专业的师资力量。王小燕副教授一直担任《新闻学概论》课程,副
本文标题:2013年新闻学专业自评报告11月19日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4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