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3年楼宇自控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13年楼宇自控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文章来源:千家网一、2013年度楼宇自控行业发展概述国内工程服务企业崛起建筑智能化工程处于建筑工程的第三阶段,约占建筑工程投资总额的5%-10%,以5%的投资比例测算,2013年智能工程潜在理论市场高达8000多亿。目前智能建筑工程领域多类企业参与其中,但工程服务企业主导地位愈来愈明显,尤其近几年,国际企业逐步退出建筑智能化工程服务市场,转为纯粹的设备供应商或技术服务公司,国内工程服务企业逐渐崛起。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虽然从事本行业中游的本土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一般较小,前1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仍不超过5%,“大行业小公司”特征明显,上市公司正引领行业集中。新标准护航楼宇控制在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智能建筑行动方案》。这份文件充分到开展智能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它强调要“切实抓好新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智能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2013年4月8日,首届北京国际建筑电气及节能技术展会期间召开《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数据通信协议》标准工作组新闻发布会。作为《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系列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积极推进BACnet协议国际标准的国内转化,促使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对接,并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5月,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秘书处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20965-2013《控制网络HBES技术规范——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发布暨报告会。与2007年发布的指导性文件相比,该份标准中引入了KNXnet/IP通信协议。定义了在IP网络上集成KNX协议的实现,描述了连接至IP网络的KNX设备使用的标准协议。从而将IP网络作为KNX系统的通讯干线,提升系统的通讯速率至10Mbit/s,这为智能楼宇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可能行。二、2013年度楼宇自控品牌指数分析根据千家品牌实验室对楼宇自控行业长达数年的品牌监测数据,针对被监测品牌2012年/2013年度的平均总分、平均活跃力得分与平均口碑得分进行了对比分析。该行业在2013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不如2012年同期,直至5-6月整个行业才逐渐重整雄风,得分在8月份到达最高点。从2012年10月起,被监测品牌由最初的32个缩减至目前28个,其中有7个品牌(22%)已渐退出楼宇自控行业市场,另有3个新兴品牌加入该行业监测名单。正是由于行业内的激烈竞争,部分品牌已在市场中消退。而在激烈竞争中存活,并愈战愈勇的往往是在品牌基础识别、渠道建设、与自身宣传等方面势头强劲的厂商,它们凭借对品牌建设的坚持,更能获得市场认可与关注。新兴品牌的不断加入,与前文提到的智能建筑领域“大行业小公司”特征相符,目前引领行业的仍是已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上市公司,和一批进入该行业较早、注重品牌塑造的国产品牌。2012年10月-2013年9月,共有15个品牌在5家平面媒体上发表163篇软文,所占页面共174.0页,有15个品牌在5家平面媒体上进行了106个广告投放;另有共有15个品牌发表网络软文402篇,12个品牌在2家网络媒体上发布48个广告。在过去一年中,千家品牌实验室对业内6本相关杂志进行监测,其中《智能建筑》、《暖通空调》与《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的广告总体投放量较大。而楼宇自控行业厂商主要选择了《智能建筑》作为各自主要广告载体,其楼宇自控广告总额达到总数的56%。三、中国楼宇自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楼宇自控技术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一是发展节能技术,;二是集成技术的发展;三是智能化。发掘技术人才仅北京地区就约有80%的智能大厦仍然处于人工手动阶段,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从2010年-2015年,我国智能楼宇管理师需求量约为100-150万。由此可见如果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没有足够多的人才作为支撑,也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趋于标准化我国楼宇自控产业的现状与国际准则不太协调。一是非ISO标准应用远大于BACnet国际标准应用;二是工程应用上,采用BACnet标准,也基本上是全部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楼宇自控领域的发展。另外,国内率先开发出符合BACnet标准产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也是我国楼控产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创新与突破楼宇自控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也需要多元化的思路去成长,很多国际知名的楼控企业便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例如西门子和研华科技,就很好的将楼宇自控与培训、教学实验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第一个要素的人才问题,也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企业将楼宇自控与能源管理服务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思路,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突破就向是为产业开启了一扇窗口,这可能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点,甚至是转折点。千家品牌实验室简介千家品牌实验室(QianjiaBrandLab)创建于2004年8月,是由千家网资深品牌研究专家、品牌顾问团队组成,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品牌研究机构。千家品牌实验室率先在业界建立了完善的媒体监测体系和品牌监测体系,目前正对16个细分行业领域,5000多个品牌进行持续监测,每月发布行业品牌指数排名数据,并定期发布行业品牌监测分析报告。品牌指数监测的品牌对象由千家品牌实验室根据品牌竞争现状定期筛选,选择品牌专栏、企业专题的品牌自动收录到品牌监测数据库中。有关千家品牌实验室的更多情况,请访问:
本文标题:2013年楼宇自控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5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