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3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36篇)
十一、1、(2分)万物都渴望生命,万物都有情爱,人要善待万物。(语意相近即可)2、(3分,每答出一个细节得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并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②见到藏羚羊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③射杀的当日,他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开宰、扒皮;夜里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④腹膛打开后,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⑤安葬藏羚羊同时埋掉叉子枪,从此不再打猎。3、(2分)对生命的呼唤,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答出两个方面,语意相近即可得分)4、(3分)答案不唯一。写出写作技巧1分,简要分析2分。5、(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十二、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2、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3、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4、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超的复杂心理。十三、参考答案:1.自信、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或不讲情面也可)2.敬业(或尽职尽责1分)、说真话、不贪婪的品格(“说真话”和“不贪婪”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3.强爱国和节俭的品格让外商做出了这样的决定。4.围绕“做好自己的事儿”或“好好做人”回答均可。5.第⑨段的“高等教育”是读过大学的意思;文题“高等教育”是做人的教育(答“人生最好的教育”不得分)6.(1)赞同本家哥在小说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不得分(因为本家哥在小说中是起烘托作用)(2)赞同本家哥“必不可少”1分,用本家哥烘托(反衬或衬托)强的形象2分。(只答烘托或反衬或衬托扣1分)7.答出与强的成功相关的一点启示1分,比如:(1)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2)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3)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4)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联系实际1分。十四、1、(4分)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2分)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2、(4分)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2分)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2分)(意思对即可)3、(3分)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4、(4分)不矛盾(1分)。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3分)(意思对即可)5、(4分)点明题旨,画龙点睛。(2分)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2分)。(意思对即可)十五、1.(2分)①照应题目(1分);②引出后文作者对“幸福”的疑问和体会(1分)。2.(6分)(1)(2分)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或:幸福似乎总在别人身边,总在遥远陌生的地方)(2)(4分)①因为距离,没有具体的接触,只看到表面的衣着华丽、谈笑风生,所以觉得陌生人幸福(2分);②因为熟悉的人没有距离,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比如母亲天天以泪洗面,二姑妈受欺负,大姐的悲戚,所以比较熟悉的人好像不怎么幸福(2分)。(能联系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去回答,意思相近,每一方面即可计2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合理,不够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3.(3分)母亲感受到儿子既聪明又孝顺是一种幸福(1分);儿子看到了母亲开心的笑是一种幸福(1分);日子虽然清贫,但母子俩感受到这种亲情就是一种幸福(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4.(3分)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过去从未感受到的(2分);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用心体会所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5.(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即可。能结合文中作者对“幸福”的理解而谈计1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谈计2分,语言通畅计1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十六、1.参考示例:“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但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因此决定回家过年。2.参考示例:(1)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正面衬托鼓神。(4)“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每点2分)3.参考示例:A.“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B.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4.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气,随鼓声而进发,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各2分)十七、14.拒绝回家接他上学;只给他留两个月的生活费;不愿直接帮他找份兼职;在食堂吃饭时,面对弟弟的诉苦,姐姐依然没有资助他。(4分,答出三点即可)15.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衣着朴素充满自信;嘴角,很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沉稳淡定;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或者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角度来回答均可。16.“苦中带甜”一是指咖啡的味道;二是指生活中历经磨难而获得的报酬、成功和光荣。17.答案要点:(1)写出“弟弟”刚下火车略显释然或兴奋或委屈的心理特征;狼狈或略显迷惘等神态特征均可。(2)写出“姐姐”在“随便点”的时候赞赏的语言或亲密动作均可。18.姐姐知道嘲弄与讽刺,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弟弟被贫穷折磨的心,才会更加坚韧顽强。②看似残酷的方式,却是姐姐特有爱的表现。③姐姐是让生活来教会弟弟如何生存。④姐姐是个很懂得教育的人,在物质上没有给弟弟太多的帮助,却给了弟弟不尽的精神财富。参考答案18、为了不让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学生用纸裹住了粉笔,在寒冬里,给老师送云关怀,犹如一堵挡住寒风的墙。19、(1)这是一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热爱学生的好老师。(2)不专心的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有的孩子把母亲的化妆的唇膏筒也拿来裹粉笔20、(1)因老师不明白孩子们用纸裹住粉笔的用意,以为是开玩笑。撕了粉笔灰尘就会腐蚀到老师的手,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戴。(2)她被孩子的可爱打动了,心灵受到了振动,精神受到了激励,要努力工作。21、(略)22、(略)十八、参考答案1为了不让老师的手被粉笔的灰尘腐蚀,学生用纸裹住了粉笔,在寒冬里,给老师送去关怀,犹如一堵挡住寒风的墙。含义:表面指的是学生用纸来包裹粉笔,实际上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之心。2(1)这是一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好老师。(2)主要从孩子在课堂上的反应、表现和做法上来刻画,如从上课“叽叽喳喳”到安静极了,课后又给“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等。3(1)因老师不明白孩子们用纸裹住粉笔的用意,以为是开玩笑。那是孩子精心策划包裹的,如果撕了,粉笔灰尘就会腐蚀到老师的手,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戴。(2)她被孩子的可爱与关心打动了,心灵受到了震动,精神受到了激励,觉得更加要努力工作。(只答“感动”给1分。)4如能发明一种特殊的又薄又暖的魔法手套,那老师被冻裂的手就会好了,写字时就不会疼了,她的手就又变得白嫩漂亮了。5(1)把粉笔灰尘比喻成雪花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2)把孩子的心比喻为默默燃烧的炭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田中爱心的种子悄悄滋长。从内容上表达出老师被这股暖流滋润,点明主题,即在寒冬,孩子的爱心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十九、、1.父亲有意把安检仪当作X光机检查身体,以此向家人证明自己是健康的。2.他如愿地对家人瞒住了自己的病情,免除了家人的牵挂;既节省了看病的钱,自己也能继续打工了。3.无私、善良、勤劳、坚韧等。4答案不唯一例: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身边一个平常而又伟大的爱,它教会我们要去做一个珍惜与懂得爱的人,使我们学会去爱他人,并珍惜身边的爱。二十、被遗弃的稻草答案:17.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答:(1)人们预备将它挑回去,但忙完后,稻草仍堆在田埂上。(2)人们歇息时突然记起它,但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3)任凭稻草由黄变白,腐烂消亡。18.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答:因兴奋而颤动19.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2分)答:说明稻草不肯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甘心被遗忘。20.文章第⑥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3分)答:盼望被发现,盼望被利用,盼望实现自身价值。21.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答案:二十二、(1)这味道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2)会使孩子们变成温室里的花朵,学会依靠父母,不懂得体验艰辛,使未来的人类变的弱不禁风。(3)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寒冷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并强调我们要知道寒冷的味道,才会知道温暖的滋味,我们才不会弱不禁风。(4)自己想,因为是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二十三、1.①zhì②liè2.激动、颤栗。3.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在涪江边散步时思考(体味)涪江在抵达嘉陵江(汇入长江)前的艰辛历程。4.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要能看出是引用这句,不论是否完整)④马克思的“……只有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和顶点。”5.略(所作批注,合乎要求,视贴切、精彩、深刻、独到、通畅程度酌情给分。)6.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二十四、1.答案:借梅花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2.答案要点:①坚忍顽强②奉献牺牲③忍受寂寞评分:本题6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评分:本题答对得2分。4.答案举例:①想,只有像腊梅那样,经过风雨和严寒的磨砺与锻炼,人生才会完美。②不想,因为做腊梅太辛苦、太寂寞,有时不被人们所理解。评分:本题4分,答“想”或“不想”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只答“想”或“不想”不说明理由不给分。5.答案提示: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作者在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评分:本题3分,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二十五、⒗兰草(写“访兰”也正确,2分)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兰草及人、由物(兰草)及理等相同意思均可,1分)⒘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只划后一分句也可,1分)样
本文标题:2013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36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8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