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2013年高考仿真考试(襄阳四中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襄阳四中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信札./包扎.偌.大/诺.言哺.育/追捕.挫.折/厝.火积薪B.会.计/市侩.绯.闻/扉.页奶酪./旱涝.惬.意/锲.而不舍C.嗜.好/谥.号嫔.妃/海滨.氛.围/分.量噱.头/空穴.来风D.庇.护/奴婢.孝悌./凝睇.伶俜./娉.婷嗔.怒/瞠.目结舌【参考答案】B【解析】B项kuài,fēi,lào,qiè;A项zhá/zā,ruò/nuò,bǔ,cuò;C项shì,pín/bīn,fēn/fèn,xué;D项bì,tì/dì,pīng,chēn/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阔笑眯眯殒身不恤无耻谰言B.描摹声询台真知灼见竭泽而渔C.销毁捅娄子不落窠臼杳无音信D.宣泄拉拉队轻歌曼舞一踏糊涂【参考答案】C【解析】A阔—廓;B询—讯;D踏—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航空治安风波频发原因何在?依笔者之见,主要是旅客观念薄弱、缺乏航空安全知识。②第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上,各展台车模争奇斗艳,前来看车和车模的市民。③市场经济从来都不道德诉求,相反,两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的,当下国内企业试图凭借虚假宣传在市场上跑马圈地的错误思想亟待得到规制。④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国家都说过几百遍了,但还是有地方置若罔闻,硬生生的把农民工往绝路上。A.法制络绎不绝排斥逼C.法治人来人往排除逼B.法治络绎不绝排除送D.法制人来人往排斥送【参考答案】A【解析】法制:名词,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①名词,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②动词,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连,连续不断。排除:除掉,消除。排斥: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逼:逼迫,给人以威胁。送:把东西运去或拿给别人;赠送。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鉴于PM2.5只是一个字母词,不易被公众理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广泛征求意见,准备为其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称。B.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C.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以致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D.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不合逻辑,“将”与“了”相矛盾;C项语序不当,应为“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D项结构混乱,可以删去“取得了快速发展”。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经常使用“精神胜利法”来求得自我解脱:他生活穷困,却用“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来自欺欺人;他挨了打,却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很快又变得心满意足。B.焦仲卿、张驴儿、鸣风、四凤分别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关汉卿《窦娥冤》、曹禺《雷雨》、巴金《家》中的人物。C.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有五言和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自居易的《琵琶行》都是古体诗。D.十九世纪,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英国的狄更斯等。【参考答案】B【解析】四凤与鸣凤位置互换。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古代文学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古希腊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史诗和悲剧,戏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这种观念导致西方文学形成了重叙事和写实的传统,以至于西方文学最早成熟的史诗和戏剧都是叙事文学,都是逼真地再现生活。中国古人则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著名命题。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样式,就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其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为手段虚化了即日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在中国,古代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如王国维所说“但摹写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得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于宋朝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禅宗语录和理学讲义,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体的思想面貌有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幢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却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我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说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剑拔弩张地表达狂怒和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古代诗歌中绝不缺少深挚的感情,但从未达到过西方诗歌那种“酒神”式的迷狂程度。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形式的简约使中国文学史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积淀。(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6.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注重写意,只有在写物手法上注重写实。B.中国古代文学精练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的赞词,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D.“中庸”精神的影响,使中国文学史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C【解析】A写物手法上也重写意;B原文是“有可能达到”,而不是“决定”;D“中庸”精神的影响不当,应该是“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形式的简约”。7.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写意性的一项是A.《汉宫秋》第三折在创设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离别的情境后,以大量的抒情歌唱抒写汉元帝的离别之痛,最后以寥寥数语写昭君投江。B.《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是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离别,由离别的情境生发出大量的抒情歌唱,把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口。C.《孔雀东南飞》中,为了突出刘兰芝的性格,作者对她的服饰与外貌作了大段的铺排夸张的描绘。D.曹雪芹在论文学创作时,曾经写道:“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参考答案】D【解析】D项不能够证明写意性,按照句子意思说的是写实性。容易错选成C,要注意C项中的“铺排夸张”。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西方文学重叙事和写实,中国古代文学重写意,但其本质都是逼真的再现了生活,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看法。B.在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因为他们往往以抒情为主要手段,虚化了即日所见的景象,所以才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C.如果你想对宋人融懦、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所把握,只要仔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即可,可以不用去看禅宗语录和理学讲义。D.诗歌创作中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要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要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所以,写诗时我们不可直抒胸臆。【参考答案】C【解析】A不对,中国文学的写意不是“逼真的再现了生活”;B文中没有提到较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不合逻辑;C“要以‘怨多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前缺少范围,“多数古代诗人”;同时,“不可直抒胸臆”也不对。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庞统,字士元,襄阳入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周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参考答案】D【解析】谢:认错,道歉,谢罪。10.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参考答案】B【解析】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勤恳奉养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仿真考试(襄阳四中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