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3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新“24孝”行动标准及相关评论文章选读
1/52013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新“24孝”行动标准及相关评论文章选读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1.王学进:新“24孝”行动标准为何不待人见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教父母学会上网、亲自给父母做饭……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8月14日《新京报》)逐条对照新“24孝”行动标准,很惭愧,我没几条符合,堪称不孝之子。但熟悉我的乡人却称我为孝子,因为我侍奉了病瘫在床的母亲26年,虽然没教会她上网,也没为她举办过生日宴会,但我爱她,从不嫌弃她,侍奉她吃喝拉撒睡,自认做到了人子的本分。事涉隐私,此刻我将之抖露出来,非为炫耀,而是想表明一点: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就像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样,表达孝心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千百种,作为政府机构,三部门要尊重国人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自由,而不能用一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孝方式。政府提倡子女尽孝,这点我不反对。我反感的是,三部门居然参照传统的“24孝”制定了一个新版“24孝”,而且自作主张要将之当做行孝的行动标准要求全国人民去践行。且不2/5说这新“24孝”的标准经不起推敲,譬如那条教父母学会上网,农村家庭很多配不起电脑,也无网可上,子女怎么教?何况很多年长父母根本不想上网,子女违背他们的意愿硬要教他们上网,这还能说是尽孝吗?单说三部门的行动计划,就颇令人感冒。据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崔淑惠介绍,2012—2013年度,“心系老年——孝心工程”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免费发放孝心宣传册,宣传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涵、传唱新“24孝”歌曲和童谣,倡导“新24孝”行动,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使老年人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据此可知,三部门决心要采取运动式手段用行政手段推行新版“24孝”行动标准了。接下来还会有什么进一步的行动呢?按照运动式的推进办法,15个城市的相关部门会配合三部门的行动,制定进一步的推进措施,如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区分孝子与不肖子孙的标准,评出年度孝子和不肖子孙,分别给予奖惩,号召全社会向孝子学习,然后参照古代举孝廉的办法,推荐选拔孝子做领导。我所忧的正是这点。这些年一些地区借鉴古代的“举孝廉”制度,规定不孝者不得为官。山西河津市前年出台“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担任局级领导,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2010年9月14日《山西晚报》)河北魏县则提出“德孝治县”的理念,规定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予考虑。(2010年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两地推出的新版“举孝廉”制度遭到了广泛质疑,认为这是在《干部任用条例》之外擅设用人标准,有以个人好恶(魏县县委书记就是个公认的孝子)决定干部命运之嫌。对于那些准备或者已经在推行“举孝廉”制度的地方而言,三部门的行动计划正中下怀,不但会积极配合三部门的行动,而且还会把新“24孝”行动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依据来考评干部,这样,很有可能给那些投机分子提供钻空子的机会,平时不孝,临到选拔时,对照标准,创造条件,装出副孝子相,做戏给人看,最终凭“孝子”实则为“假孝子”的身份涉足仕途。这样的结果,三部门想到了吗?2.实施新24孝行动标准首先要尊重父母意见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昨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不能是子女的一厢情愿,应该先问问父母愿不愿意,如果父母不愿意,没必要劳民伤财。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昨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8月14日新京报)俗话说,百善孝当头。“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新版“24孝”行动标准,在“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不仅是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社会文明的实际行动,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仔细研读新“24孝”行动标准,内容广泛,与时俱进,操作性强。但是,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那就是:实施新“24孝”行动标准,应该首先尊重父母意见。既然出台了新标准,就应该将新标准落到实处,否则新标准就是一纸空文、纸上谈兵。而如何落实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尊重父母意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孝敬父母,不能为了标准而执行标准。因此,在实施新“24孝”行动标准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必须要执行;第二,灵活执行。第3/5一点无需笔者赘言,仅谈谈第二点。新“24孝”行动标准中有这么几条:“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这几条标准就应该灵活执行。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不能是子女的一厢情愿,应该先问问父母愿不愿意,如果父母不愿意,没必要劳民伤财。教父母学会上网,子女不能强求,需要父母自愿学,特别是要有耐心培养父母上网的兴趣;如果父母不喜欢久坐,不喜欢上网,一定不能强父母所难。其他几条也是如此父母不喜欢买保险、不喜欢出席子女的活动、不喜欢子女参与他们的活动,子女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执行标准而硬要尽孝道。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只要有真心、用真情,其实有无标准并不重要。父母快乐、健康和幸福是子女最大的心愿,我们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一切事情,应该掌握好这个“标准”和这个度,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3.新“24孝”行动标准引发讨论热潮尽孝其实在“心”不在“新”编辑动机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日前,新版“24孝”行动标准发布,这些与时俱进的行动准则,在网络上瞬时掀起了一股关于“孝道”的讨论热潮。有人认为,这样的准则很有意义,因为“百善孝为先”;有人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动之前应先听听父母的意见;也有人认为这个行为标准较为空泛,具体执行力有待提高。更多的网友则晒出了自己的无奈:因与父母不同城,能做到的并不多,想做“24孝”子太难。其实,孝敬父母,只要有真心、用真情就足够了,有无标准并不重要。记者调查半数受访子女“不达标”记者随机采访了23位20岁至50岁的受众,看完新“24孝”后,仅有4位认为能做到18条以上;6位认为能做到10条左右;有10位年轻人认为能做到5至10条;还有3位觉得这些准则若是要长期落实下去,只能做到5条以下。24岁的邓小姐认为,新“24孝”更贴近生活,操作容易但难以坚持。“就拿‘亲自给父母做饭’这条来说,偶尔做是可以的,但如果每周甚至每天都要给父母做饭,就很难实现。”邓小姐说,现在每天都要工作到七八点,父母住城东,自己住城西,不可能每天下班了跑半个昆明城回家给父母做饭。“其实作为子女,就算没有这些准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孝顺父母。”50岁的高女士有一个24岁的儿子,还有一个80多岁的父亲,她称自己仅能做到5条左右,“定期带父母体检和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是必须做到的。但是带老人去旅游、看电影或者教他上网这些就不太现实。”过半父母只求孩子工作顺利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在弥勒寺公园休闲的26位老人,七成老人听闻新“24孝”后并未当真,“这些是没办法规定的,只要儿女有心就行。”记者随后问他们觉得孩子怎么做算孝顺,17位老人都表示,“我们也不求什么,只要他们工作顺利,自己生活好就行。”还有4位老人希望儿女能常回家陪他们吃饭。84岁的李奶奶说,自己最高兴的就是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67岁的陈大伯则希望在武汉的儿子能经常打电话给自己,“他工作忙,我们怕影响他工作不敢给他打电话,只希望他多给我们打打电话,别的我们都能自己做。”4/571岁的张大伯说:“孩子就只关心我的身体,但是我想他们有空陪我聊聊天。”观点争锋观点1百善孝为先这是行为准则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道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可以看出,孝道乃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新“24孝”得到了很多网友的一致认可,他们觉得,新标准内容广泛、与时俱进,沿袭传统美德的同时,还提出了贴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点子”。“如果不看这个,我根本想不到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比如陪父母去看场电影,即使不去电影院,也可以在家陪他们看碟。父母平时从不要求什么,我们也就疏忽了。”周女士说,她要回家和老公好好研究研究新“24孝”,然后按照这24条一个一个来做,给父母惊喜,让他们快乐。贾女士今年58岁,她一直遗憾的是在父亲临终前几年,未能好好尽孝。“这24条孝道就是给年轻人的提醒,告诉大家你能做什么,让你以后才不会后悔。”网友“关亚娟with时光记忆”觉得这个新标准制定得挺好,做子女的就应该这么做。观点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今,这样的名句也被网友用在了新版“24孝”中。网友“大苏打”说,孝敬父母,不能为了标准而执行标准。“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这几条标准就应该灵活执行。他说,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不能是子女的一厢情愿,应该先问问父母愿不愿意,如果父母不愿意,没必要劳民伤财。教父母学会上网,子女不能强求,需要父母自愿学,特别是要有耐心培养父母上网的兴趣;如果父母不喜欢久坐,不喜欢上网,一定不能强父母所难。其他几条也是如此——父母不喜欢买保险、不喜欢出席子女的活动、不喜欢子女参与他们的活动,子女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执行标准而硬要尽孝道。大三学生小王说,如果做不到这24条,是不是就算不孝了呢?因此尽孝不能以这些条条框框作为标准,行动之前应先听听父母的意见,顺他们的心意才是真正的孝。像网友“紫茎泽兰”就认为,其实有无标准并不重要,自己父母喜欢的尽孝方式才是最正确的,我们应当听听他们的意见。观点3有些过于空泛难执行仔细读完新“24孝”的骆承烈表示,在此次公布的行为标准中,有些标准的内容有些空泛,让年轻人在参照执行的时候无从下手。“有一条标准是为父母建立‘关爱卡’,但什么是‘关爱卡’呢?这一点标准里没有说明。这个‘关爱卡’上应该具体有一些什么内容,如何利用这个‘关爱卡’了解到长辈的具体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写。这样年轻人在执行起来肯定是一头雾水,没办法把这项标准具体落实。”此外,骆承烈还表示,行为标准的一些规定在落实的时候,因为子女生活中所存在的具体困难,很难得到执行。“今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中,而不少年轻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很难做到每月甚至每周都能回家一趟。而这次新的行为标准里也明确提出子女要经常带爱人和子女回家,这对不少家在外地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做到。”齐女士说,仔细琢磨新“24孝”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我觉得这些准则因人而异,很5/5多条款对于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对于农村的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新“24孝”行动标准及相关评论文章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