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株洲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第1页共9页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ABCD第5题图2015年株洲市高三第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依次为A.蛋白质核酸纤维素B.蛋白质DNA五碳糖C.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果糖D.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2.下面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需有水的参与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产物但不是反应物C.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D.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的过程需要水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细胞自身的成分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与内质网有关4.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形态B.②是产生tRNA、mRNA、r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③为双层膜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5.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下图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位置应为6.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C.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第4题图底物变构位点酶1有活性产物A酶2变构位点酶1无活性产物B浓度高时产物B浓度低时产物B第6题图第2页共9页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7.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O2,④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②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8.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9.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说法合理的是A.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B.三类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C.总是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变化D.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都受机体控制11.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氢键的数目C.A+TG+C的比值D.脱氧核苷酸的种类12.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13.关于图示的生理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最可能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内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C.该图表示的是转录和翻译,需要RNA聚合酶等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14.下图为某种罕见的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这种病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第7题图第8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3页共9页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显性遗传病D.伴X隐性遗传病15.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突变的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个体16.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生殖隔离17.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8.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第18题图正常细胞癌细胞染色体突变1处突变2处突变3处突变4处第15题图第17题图第4页共9页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19.右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0.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以后立即失去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21.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22.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氨基酸衍生物,其调节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识别糖皮质激素B.刺激糖皮质激素释放的因素可能是血糖浓度降低C.糖皮质激素对非糖物质的转化具有催化作用第18题图第19题图受体细胞膜激素结合后引起特异基因表达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细胞核第22题图第5页共9页D.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具有协同关系23.科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比(性别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性比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大小B.性比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D.该岛屿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有利于社鼠种群的繁殖24.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25.某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1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假定小麦穗的大小与抗病、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那么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小麦作亲本自交得F1,再在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进行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的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A.2/3B.3/5C.3/4D.7/926.(10分)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冬ng季秋季春季夏季2.01.01.50.500605040302010性比(♀:♂)种群数量第23题图第6页共9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探讨了______________对金鱼藻________的影响。(2)图a中当光照强度大于1.5×103lx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为________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_______μmol。图C是在最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数据,假定光照强度对温度没有影响,在白天NaHCO3的浓度为20mg/L的条件下光照12小时,一天中O2的积累量为___________μmol。27.(5分)据资料统计,截止2011年,湖南省的外来物种入侵种类已达97种,全球公认的16种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中,湖南有11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刚刚引入时,互花米草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互花米草入侵,当地的物种丰富度将__________(增加/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改变。(2)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培育后(用其处理城市污水中的重金属)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目前洞庭湖区很多养殖户养殖克氏原螯虾。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上的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_____________。(3)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_____________。28.(7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C菠菜叶清水叶绿体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E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清水、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第7页共9页析回答:(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_。(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3)B组实验的X染液是___________,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5)在E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6分)科学家雷(P.M.Ray
本文标题:2015年株洲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