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3年高考样题文综试题
112013年高考样题文综试题(山东卷历史题)9.唐人李华说:“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以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赳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予,货不可以擅蓄,王泽不可以擅夺,君恩不可以擅简,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政事堂的作用在于A.建规立制,创设朝议B.分化相权,事权下移C.开明决策,有效行政D.设官分职,执掌明确10.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这说明宋朝A.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B.政权运作因袭唐制C.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明确D.相互牵制加强集权11.与康有为同为“救亡”人物的王照,曾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戊戌年,余与老康讲论,即言‘……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的改变,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迄今三十二年矣。来得及,来不及,是不贴题的话。”这说明A.康有为推行激进变法B.维新派存在严重分歧C.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D.开启民智是救亡前提12.图6是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比较数据图(400—1998年)。导致西欧人均GDP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比较(400—1998)说明:纵轴刻度为对数标准。引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图6A.殖民扩张掠夺B.工业革命开展C.世界市场形成D.对外贸易发展13.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批判教会的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对封建社会中最“神圣”的事物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当时启蒙思想家们使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A.人文主义思想B.民主和自由C.自然科学成果D.人权与法制14.列宁在1921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与下列中国的哪个事件相似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15.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下面对苏俄“退却年代”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B.阻碍了苏维埃俄国工业化的进程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D.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6.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的进一步削减养老金预算的计划。这说明A.民众希望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福利制度增加了企业和政府负担C.英国准备放弃建设福利国家政策D.英国政府借此解决贫富分化问题28.(24分)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但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朕(朱元璋)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成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22——《明史·外国志(古里)》“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又差人赍礼象马迎接……金拄杖二人,接引如前礼。其王恭礼拜迎诏敕,叩谢加额,开读赏赐。”——费信:《星槎胜览》材料二史观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材料三史论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一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另一则表现为过分自尊,对国与国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作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叶自成《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心态》(1)据材料一,概括明初对外政策的特点和影响。(8分)(2)材料二论证大国崛起运用了什么史观?试以此史观阐释英国“历史深层的运动”。(8分)(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的中国崛起观。(8分)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总体来说,它(雅尔塔体系)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从而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与此相反,有的学者对雅尔塔体系更多地持否定态度,认为战后地图主要由美苏绘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两大国的交易和对立的结果,因此认为战后世界的动荡和不宁都根源于这一体系。……首先,它与战后国际危机相联系,由于美苏两国都想寻求世界霸权,因而形成多次危机。它与战后国际局部战争相联系,据粗略统计,在战后至今发生的20多场战争中,不仅美苏介入为其主要特点而且介入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美苏军事对峙主要在欧洲,双方不断进行核军备竞赛,造成欧洲乃至全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所以冷战是雅尔塔体系的必然产物。——徐监《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评材料中雅尔塔体系有关战争问题的观点。(11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6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4分)历史部分9.B10.A11.A12.B13.C14.C15.D16.B28.(24分)(1)特点:奉行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建立“天下一统”的朝贡体系。(4分)33影响:宣扬中华文明,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维护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持久和平;强化了传统华夷观念和妄自尊大的心态。(4分)(2)运用了文明史观。(2分)英国“历史深层的运动”表现在政治文明上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等现代政治制度;(2分)在物质文明方面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2分)在科技方面,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等。(2分)(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①中国的崛起需要继承发扬中华文明,还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3分)②近代以来的自大心态、自卑心态和现代的过分自尊的心态都是错误的心态,不利于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3分)③我们应该发扬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树立开放的、自信的、不亢不卑的、坦荡的、主动的、乐观的、负责任的大国心态。(2分)29.(12分)评分标准:一等(12~9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8~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答案示例第一种: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实力相当,谁也没有战胜对方的把握,双方更多以和平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同时由于对法西斯国家的改造,埋葬了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再加上联合国确立的“大国一致”原则,因此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尤其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种: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因交易和对立而暂时妥协的结果。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的推动下,两国大搞军备竞赛,积极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因此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措施: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6分)(2)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4分)临沂市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13.3)1.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谈认为六家共同的目标是A.达到天下太平治世B.维护等级秩序C.为统治者出谋划策D.实现君民共治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A.春秋战国B.汉朝C.隋朝D.唐朝4.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44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C.天下为主,君为客D.民为邦本7.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②市民阶层壮大③小说的世俗性④重商观念形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9.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指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西学人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样题文综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