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 2013教育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可塑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随着环境、教育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人的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广域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既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科际的联系点,如理化学科教学所需数学知识,需事先在数学课中进行教学。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始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提前更换公约,能力差的学生不必强求一律。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体谅模式,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麦克菲尔等,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为美国拉斯、哈明、西蒙等人,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着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而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明智的抉择。社会学习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班杜拉、米切尔等人。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集体教育模式,即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德育中的巨大作用,并通过学生个人的品德转变来影响集体。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即学生受教育权。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注重提高人的素质、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改革重点是调整结构模式,由相互独立的中学类型向综合中学类型发展。纯粹的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正逐渐转变为综合化的高中阶段教育。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能够显著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要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A。博士B。大成C。翰林D。大儒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学记》指出:“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广文馆是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授课内容为进士科所试内容。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急救篇》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三字经》成书于南宋。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维新教育通过开学会、创报刊等途径将启蒙思想化作文字、化作语言注入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人的心中,开展了以“开民智”为中心的思想启蒙运动。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李大钊、恽代英为代表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教育主张。21.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A。教育立法独立B。教育教学权独立C。教育内容独立D。教育督导独立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蔡元培认为,教育独立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要求各省设立专管教育的司,不能附设于政府部门之下,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教育总长不能因政局而变动。第三,教育思想独立,要执行一定的方针。第四,教育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第五,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以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戊辰学制”分组织和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1)根据本国国情;(2)适应民生需要;(三)增高教育效率;(四)提高学科标准;(5)谋个性之发展;(6)使教育易于普及;(7)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等七项原则,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A。学友制B。小先生制C。学徒制D。实习制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陶行知推行小先生制。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优点: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能使中华民族返老还童,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24.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所建立的贵族学
本文标题:2013教育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1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