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17茶馆(节选)
17.茶馆(节选)1.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茶馆》使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2.背景链接《茶馆》是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创作的一部风采独具的三幕话剧。它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和变迁反映了前后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4.主题解说该剧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荼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五十年的社会风貌,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从而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5.重点聚焦师: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生: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第三幕)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旧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6.难点突破师:课文的结尾“茶客甲”有一句话,“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7.写作借鉴1.精练而个性化的语言。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例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礼,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2.丰富而精彩的潜台词。潜台词即弦外之音,如秦仲义对太监说“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一句中“安顿”的潜台词是秦仲义讽刺前几天变法给朝廷带来的恐慌和混乱。再如文章结尾两个下象棋的说“将!你完啦!”是一语双关的潜台词,点明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感悟】对于身边的人,我们要心存善念。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幸灾乐祸,而要随时伸出援助之手,去关怀他,帮助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既温暖了他人,又快乐了自己。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趿.拉(tā)文绉绉.(zhōu)请帖.(tiě)赐.教(cì)闭门羹.(gēng)nú(驽)钝yī(伊)始zā(咂)摸líng(凌)乱惭zuò(怍)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玉帛瓦罐绸缎张程B.调解太监彻茶打搅C.衙门珍馐饱满拉纤D.码瑙侍侯安顿谋生3.(2014,丹东)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CD4.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吴祥子⑤刘麻子⑥宋恩子⑦唐铁嘴⑧常四爷A.①②④/⑥⑧/③/⑤⑧B.①②③⑧/④⑥/⑤⑦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B(【解析】①②③⑧属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④⑥是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⑤⑦是社会的渣滓。)5.(2014,宜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①吃____:(受人欢迎,受重视)②吃____:(产生嫉妒情绪)③吃____:(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④吃___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香醋亏货6.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依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①《水浒传》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示例:施耐庵的《水浒传》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我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作家与作品相符;所写内容与作品内容相符)7.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从1958年3月29日至今,北京人艺话剧院近52岁的剧目《茶馆》已迎来了600场演出。为此,蓝天野、郑榕、韩善续、吕中、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吴刚、何冰等两代《茶馆》演员齐聚人艺。还是同样的舞台,又一代演员并没有使《茶馆》的“茶香”淡去,如今,茶香绕梁。(摘自“新浪网”)(1)为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限于10字以内)《茶馆》依旧“飘香”。(2)你认为《茶馆》演出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茶馆》是经典之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8.阅读下面的这则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喜剧大师卓别林名震全球,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他为“滑稽大师”“快活大王”。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开会期间,会见并宴请了卓别林。周总理笑着说:“四十年前,我就在银幕上认识您了。”他还向卓别林介绍了共产党凯旋进入北京城的盛况,谈到横贯整个中国的著名长征。这时,卓别林开玩笑说:“看来,您现在再用不着走那么远的路了。”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卓别林的言外之意是:卓别林的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周总理会见卓别林不用再进行长征了,可以很方便,很容易地见到;二是指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阅读《茶馆》选文“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蹓蹓吧”到“王利发不忙,待会再算吧”,回答问题。9.概述本选段的主要情节内容。马五爷施威。10.根据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临近的茶座让了让。(1)以上文字属于剧本中的什么组成部分?起什么作用?舞台说明,介绍舞台布置、人物动作等内容,使读者更能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2)松二爷、常四爷一出场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塑造人物形象松二爷软弱可欺,常四爷性格刚毅,这样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11.选文中主要围绕怎样的矛盾冲突而展开?这种矛盾是如何化解的?选文主要围绕常四爷与二德子的矛盾冲突而展开,他们的矛盾冲突是靠吃洋饭的马五爷的几句话而化解的。12.文章开篇说“小小的茶馆,简直就是社会的大舞台”,你认为节选的这部分茶馆故事,能够读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主要表现出当时帝国主义入侵,洋人在中国势力强大,只要沾“洋”边的都可以耀武扬威。图兰朵(节选)图兰朵:(低语)好一个俊美男子,看他不卑不亢,不知他胸中可有真才能。侏儒:(轻唤)公主,公主!图兰朵:(回过神来,扶侏儒手,回身走上高台入座。)我来问你,你家住何处?无名氏:四海为家。图兰朵:谁人后代?无名氏:百姓后代。图兰朵:哼!庶民百姓,还想与皇家联姻!无名氏:呵呵呵!我虽是庶民,倒也与帝王沾点亲。图兰朵:哦!什么王?无名氏:盘古王。图兰朵:什么帝?无名氏:炎黄帝。图兰朵:盘古炎黄!无名氏:对,我是盘古老王后代,炎黄二帝子孙,说起来,跟公主几千年前还是一家呢!图兰朵:(不屑地)哼!你这笼统家谱,该从何时算起呀?无名氏:从算时算起。图兰朵:你究竟从何处飞来?无名氏:从飞处飞来。图兰朵:你既然满口禅语,就该削发出家,何必削尖脑袋钻到这里来求婚入赘?无名氏:与其说我是来求婚入赘,不如说我是来接公主远行的。图兰朵:什么?无名氏:与其说是求婚姻,不如说是求共鸣。图兰朵:共鸣何物?无名氏:(高声)美!图兰朵:美?我就是美,美就是我。不用你来共鸣。无名氏:公主此言差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外貌之美;龙楼凤阁,雕栏玉砌,是权势之美。然而,仁爱万物,情重千秋,是心灵之美;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是自然之美。可惜公主养尊处优,作茧自缚,不识人之常情,物之野趣,实在是美中不足。公主如能兼而备之,从外貌美透心灵,放弃权势,回归自然,那才是至善至美呢!13.无名氏非常机智地回答了图兰朵有关“家”“后代”等问题,但实际上图兰朵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谈谈无名氏回答时的技巧。无名氏在这里用了偷换概念法。图兰朵问的是具体的家在哪里,而无名氏回答时用了一个广义的“家”的概念。后面的回答也和第一个回答如出一辙,既回答了公主的话,又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14.“庶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无名氏称自己为“庶民”意在表明他出身低微。15.炎黄和盘古在我国古代分别有什么传说?炎黄是炎帝和黄帝的合称,是传说中的上古时的帝王;盘古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16.无名氏对什么是美有一段很精彩的回答,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外貌之美;仁爱万物,情重千秋是心灵之美;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是自然之美。17.无名氏的这段话意在劝公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民;贫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放弃自己的邪恶,使自己的外表和心灵美丽起来18.读了《茶馆》以后,你有哪些感想?请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例文】茶馆是一个谈天论地、彼此唠家常的地方,让它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堪称不易。老舍就是这样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用质朴的语言和精到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三个不同时代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跳跃式的节奏,与其说是时间的变迁,不如说是历史的变革。仅有三幕的短小篇幅却包罗了世间百态。《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老舍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文中看似繁琐的描写,却向我们含蓄地讲述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这个茶馆占地不大,里面涵盖的却是整个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的缩影中,人物表现着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的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审视这部巨作的境界。可以说它是中国戏剧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标题:201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17茶馆(节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1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