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5年第四季度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社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六周年《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1日03版)今天,当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迎来了自己的66岁生日。节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时空中辉映着当代中国阔步向前的足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仰望金色碑文,回首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奋起的历史,感受一个国家由贫弱走向富强的自豪。在陕北梁家河村,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不断向前延伸,这个四十年前“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的小村庄的变化,随着共和国主席的讲述成为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声音,久久在人们心中回荡……66年风雨前行,充满了奋斗的艰辛,也记录下岁月的荣光。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为饱经沧桑的祖国赢得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格。从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5%,到2015年这一比重超过12%,进步之大、变化之快,就如外国观察家所言,“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给地球带来的震动”。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定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成功主办APEC峰会、启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亚投行成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一项项务实有力的行动,将中国的世界观、历史观、发展观清晰地向世界传递,凸显出一个全球大国的责任担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回答好时代命题才能开创新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正攀行在登顶前那段最险峻的上坡路。让现代化与13亿多人口全方位结合,让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让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先富与共富相统筹、增长与转型相兼顾,东方巨轮前行的每一程,都不会是“愉快的郊游”。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定信念、焕发激情、保持韧劲,在锲而不舍中改革发展,在坚忍不拔中成就梦想,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需要高扬信念的风帆。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难免带来颠簸,利益结构的调整必然遭遇矛盾,一个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的新兴大国要继续向前,离不开百折不回的勇气、坚如磐石的信念。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我们将以行动进一步证明,“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前途感到悲观的”,因为我们正阔步迈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需要保持实干的韧劲。面对7000多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中国最大的挑战依然是发展不足;肩负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繁重改革任务,我们还远没到可以歇歇脚的时候。“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只有这样,以“钉钉子”的韧劲一锤一锤接着敲,以“三严三实”的精神一步一步朝前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才能提升改革的含金量、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当年担心被开除“球籍”的中国,今天已成为地球村中举足轻重的成员。正是无数中华儿女无私无畏的奋斗和奉献,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到今天的高度。无论前进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与挑战,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砥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意气风发地开创新的时代伟业。汇聚民族团结的筑梦力量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1日0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接见了13名民族团结优秀代表,与他们一起共话民族团结、共祝祖国生日。这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体现,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亲切关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国家最强盛。新中国成立66年来,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青少年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相继迈入“高铁时代”“4G时代”“互联网+时代”……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民族地区取得的喜人成就,充分说明,民族团结犹如草原的阳光、绿洲的雪水、山乡的清风,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人民幸福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关心各族群众的民生冷暖,重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睦。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着力打好反暴恐人民战争、精心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任务,为民族地区发展和各民族同胞幸福生活指明了方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是维吾尔族艾尼瓦尔姐妹“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字绣所表达的心声,是“汉族爸爸”宋玉刚十几年如一日帮扶藏族孩子的情谊,是乌云苏依拉、杜丽群等亿万同胞的共同心愿。当前,我国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同心同德、血脉相连的团结牢不可破,感党恩、跟党走的意志坚不可摧。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各族人民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凝聚人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最核心的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最关键的是坚持和落实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任务。各级干部要在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各族群众,常去基层一线走一走,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常同各族群众聊一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多了解群众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各族群众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围绕在党的周围,我们就一定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打下坚实根基。丰收之旅引领中美关系未来(钟声·习近平主席美国、联合国之行系列评论①)《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3日03版)中美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一砖一瓦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厦”,不仅是两国人民之福,而且是世界人民的殷切期待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成功访问,名副其实的丰收之旅——增信释疑、聚焦合作、面向人民、开创未来,推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向前发展,彰显丰富的战略内涵,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迹。回眸而盼,一幕幕瞬间,都是精彩的经典。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坦诚深入交谈,同美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通过这次访问,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得到新的确认,战略互信水平得到新的提升,互利共赢合作得到新的拓展,中美人民友好情谊得到新的升华。“一次增信释疑之旅”,“非常成功的访问,在关键时刻稳定了美中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习主席访问成果是一个惊喜,对美中合作的前景更为看好”……美国政要、中国问题专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访问之前两国关系上空不时呈现的阴云渐渐散开,人们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不断增长。还需要纠结于“修昔底德陷阱”吗?中国给出明确回答:“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修昔底德陷阱”绝非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大国兴衰、权力转换也不必然带来冲突,中美两国的智慧应当足以实现不冲突不对抗,并且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同为人类和平发展的事业贡献力量。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应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双方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确保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始终保持正确航向。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期间双方达成的49项重要共识和成果,就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发展起来的有力证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坚实的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200亿美元,双方人员往来超过430万人次。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美方官员不止一次谈到,2009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翻了一番,2014年对华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在美国内支持了约100万人的就业,而来自中国的投资不断增长,给当地带来看得见的发展机会。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往来、双向投资仍有巨大潜力可挖,地方合作大有可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总结历史有益经验作出的战略选择,符合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理念和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广泛的务实合作为支撑。仅就这两年来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引领中美关系行进在正确轨道上,而且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结出累累硕果。中美携手抗击埃博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伊朗核问题取得突破,赢得两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赞叹。中美合作的成果鼓舞人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美国国内产生更多积极反响。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这位对概念颇为挑剔的国际关系学者感叹:“中美之间不是零和游戏,可以互利共赢。‘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定义。”这一次,从华盛顿州到华盛顿特区,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都激荡着两国人民盼合作、求共赢的心愿。“友谊是一件大事”!访问加深了中美人民的相互理解,让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中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合作。中美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一砖一瓦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厦”,不断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内涵,不仅是两国人民之福,而且是世界人民的殷切期待。互利共赢合作惠及中美和世界(钟声·习近平主席美国、联合国之行系列评论③)《人民日报》(2015年10月05日03版)习近平主席此次美国之行,让“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前景更加宽广,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重要贡献这是振奋人心的乐章。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让人们感触到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以互利共赢合作的心愿和行动汇聚恢宏的交响。中美双方达成重要合作共识和成果,让“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前景更加宽广。列入访问成果清单的49项重要共识和成果,涵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边务实合作、亚太地区事务、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性挑战5个方面,是新型大国关系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展。中美两国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为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注入颇具建设性的新能量。访问推动中美互利共赢合作实现新的拓展,再次反映了当前中美利益交融的“基本面”。贸易是观察全局的一个窗口。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从对美贸易中获益很多,美国同样也从中国获得了巨大收益;过去10年,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速在其对外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增幅高达198%。今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持有iPhone和iPad,大多数美国家庭也已与“中国制造”结缘,中美的互动牵系着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益交融越多,合作的内涵越丰富。这次访问传递出中美两国同意“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的信息,被普遍誉为两国合作的重大利好。两国企业签订一系列商业合同,双方同意扩大能源、环保、科技、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卫生等领域互利合作,完善两军互信机制建设,确定2016年为中美旅游年,就扩大留学生交流和美国中文教育出台更多措施。世界历史上,两个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
本文标题:2015年第四季度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2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