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试卷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计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3、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的提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5、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7、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9、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1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2、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13、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4、课程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力。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AC.),树立模型思想。A.运算能力B.思维能力C.推理能力2、《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A)的不同程度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学习活动3、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A.探究式B.自主式C.启发式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学段。A.两个B.三个C.四个5、《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A.空间图形B.图形与几何C.几何与图形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①估算过程多样②估算方法多样③估算结果多样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简答题·怎样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大的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这应是数学教学一直遵循的原则,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让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乐学的大门,学生在课堂上能说出“我认为”“我还有补充”这些语言,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能提升自信心,并且敢于发表见解,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大力提倡合作学习答:在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如给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将所学知识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每个学生会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答: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可以创新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如:股票,利息,保险,储蓄,分期付款等这些数学问题。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怎样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想象,推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答: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1、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来培养学生创新2、课堂上运用想象和猜想来引导学生创新3、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质疑来调动学生创新4、教学中运用实践活动来实施创新5、教学中通过竞争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在数学素质教学中,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一、填空(30个空)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5、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6、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法)的有力手段。8、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9、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0、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11、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二、选择题(30道)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D)。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D)。A、组织者B、引导者C、传授者D、合作者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D)结构。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4、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A)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A、情感与态度B、合作与交流C、经历与体验D、技能与操作5、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B)、多样化的评价体系。A、评价过程系统化B、评价方法多元化C、评价过程简单化D、评价方法优化法6、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C)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A、数据与整理B、推理和证明C、方法和语言D、计算与估算7、在各个学科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A)四个学习领域。A、实践与综合应用B、分析与综合应用C、推理与综合应用D、操作与综合应用8、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B)、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A、技能B、试验C、操作D、交流9、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C)四个方面。A、技能与技巧B、方法与过程C、情感与态度D、合作与交流10、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A)学段中的目标要求。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11、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D)A、式与方程B、数与式C、图形与位置D、探索规律12、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A)、引导者与合作者。A、组织者B、传授者C、探索者D、分析者13、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C),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生活经验D、分析习惯1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A)与共同发展的过程。A、交往互动B、学科之间C、分析思考D、合作交流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本文标题:201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2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