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业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汽车业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及应用姓名:万红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业工程指导教师:金建新20050828汽车业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及应用作者:万红杰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吴静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采购管理研究2003该文借用供应链理论及供应链的管理模型,通过前馈的信息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有机结合成一体加以研究,构建了一汽-大众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文章着重论述了一汽-大众采购管理体系——生产服务采购体系、协作配套采购体系的流程设计及实施的要点,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施.同时将一汽-大众的第三方物流成立的目的、战略意义及经济社会效益加以分析总结.明确了一汽-大众采购平台战略.最后,从双赢采购、扩大企业外包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拉动中国汽车业及相关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汽-大众未来采购发展方向及模式.2.学位论文冉智勇产品保证管理在汽车业的应用研究2009产品保证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产品保证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等前期活动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当前,产品保证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产品保证的研究涉及到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很多方面。许多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保证进行了研究,但产品保证管理体系研究尚不全面,针对特定的汽车行业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从产品保证管理体系着手,并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企业进行产品保证管理改善。本文首先对产品保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了企业产品保证管理体系,结合汽车业的特点,分析了汽车行业产品保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针对某企业在产品保证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应用保证管理理论的指导,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改进完善。关键词:产品保证;售后服务;汽车3.学位论文魏晴霞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项目策划、开发和管理体系探讨2002该文通过对中国汽车业现状的分析和预测,从而引出作为主机厂合作伙伴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相关问题,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另外通过对中资和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项目策划和管理上的差异性分析,结合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的理念和模式,探索如何来创建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4.学位论文梁淑淙长航集团资本运营管理体系研究2003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用效率,以实现企业资本最大增值的经营活动.它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纵观国内外,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或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加入WTO之后,中国很多行业和领域向外国大企业放开,国内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与强大的对手竞争.如不尽快通过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很难取得竞争优势的.2002年末汽车行业的大重组就是中国汽车业通过资本运营应对市场剧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显然,作为全国18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简称长航集团),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怎样通过成功的资本运营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长航集团目前的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资本运营的需要,因此,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用系统的观点建立一个开放的、适应性强的资本运营管理体系是长航集团资本运营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对长航集团资本运营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长航集团资本运营管理体系的设想.该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资本运营基本理论;二是资本运营与管理体系;三是长航集团的资本运营及评价;四是关于长航集团资本运营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希望该文能对长航集团未来的资本运营有一定帮助.5.期刊论文张微.肖飞汽车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向ISO/TS16949:2002技术规范转换方案探讨-天津汽车2004,(6)行业内已逐推出新的行业认证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独特要求,如德国汽车工业的VDA6.1标准,法国汽车工业的EAQF标准,意大利汽车工业的AVSQ标准,以及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推出的QS-9000标准,其中以QS-9000和VDA6.1标准在国内汽车业推行为甚.特别是近4年来,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为实现单一的全球质量体系标准和认证过程,与ISO/TC176组织合作,制定并推出协调化的质量要求--ISO/TS16949:2002技术规范,目前已经成为多数汽车供应商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努力的方向.文章通过对ISO9001、QS-9000、VDA6.1标准,以及TS16949技术规范要求之间的对比分析,包括对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对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要求的需求调查,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向ISO/TS16949技术规范转换的合理、经济、适用方案,为整车供应链上不同认证状态的企业提供服务和参考.6.学位论文杨锴“成本企划”在中国汽车企业中的应用研究2004本文主要分四部分论述了在中国汽车推行有效成本管理模式,即“成本企划”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成本企划”作为成本管理方式的涵义和主要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同时,通过对中国汽车业现有成本管理的简单描述,提出了“成本企划”管理模式对于中国汽车企业的适用性探讨。第二部分,系统描述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在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成本构成,并对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后,指出了面对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推行“成本企划”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成本企划”管理体系的实施架构,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归纳“成本企划”管理模型的基本程序后,针对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建议。第四部分,重点指出了“成本企划”在中国汽车企业有效运用的途径,强调了设计阶段在“成本企划”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保障作用。7.学位论文王金娟ISO/TS16949:2002标准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2004本文通过对汽车业一些企业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其内部特点和外部环境,并结合该类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认为各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汽车行业中争得一席之地,需要按照ISO/TS16949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取得第三方认证,是经营战略的最佳决策.同时以某公司运用ISO/TS16949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例,对一些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企业因此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证明该方案对汽车制造企业不失为一条质量管理的可行之路.8.学位论文刘雪红基于网络中介的汽车行业虚拟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2009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全球竞争,21世纪中国汽车业应顺应国际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全球化、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的发展要求。虚拟供应链(VirtualSupplyChain,VSC)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基于网络中介的汽车行业虚拟供应链(VSCbasedonCyberMediary,VSC-CM)是新竞争环境下提出的适应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方向的创新型供应链运作模式,它依托具有行业特色的网络中介,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为行业内各类型企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共性技术支持。论文建立了汽车行业VSC-CM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型,并对模型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1.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汽车供应链管理现状与发展需求和汽车行业供应链运作特点,研究了VSC-CM模式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并确立了网络中介在VSC运作中的管理职责和协同服务中心作用,建立了面向汽车行业的VSC-CM运作模型及其体系结构,剖析了VSC-CM运作中涉及的关键技术。2.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研究了VSC-CM优化组建方法及特点。通过对汽车行业客户需求特征的统计分析,定义了VSC-CM运作模式下的企业及供应链综合可靠性和磨合度指标,提出了包含交货期、成本、质量、服务、综合可靠性及磨合度的客户需求目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目标量化方法。建立了客户动态目标下兼顾VSC-CM整体优化与企业个性需求的三阶段优化组建方案,并对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与Topsis综合评价法的方案实现算法进行了实例研究。3.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分析了VSC-CM运作过程的分布性、动态性和面向对象性等特点,创新地应用变结构面向对象Petri网建立了适应多变环境的VSC-CM动态运作过程模型,提出了支持VSC-CM动态重构和实现过程模型动态修正的变结构算法。构建了与过程模型相适应的面向角色VSC-CM过程管理体系和过程管理系统模型,实现了VSC-CM运作过程的柔性建模和敏捷管理。4.深入研究了以“发展有持续竞争力的汽车供应链和企业群”为目标的VSC-CM管理战略及其实现策略;构建了面向战略目标的汽车行业VSC-CM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提出了该体系下体现VSC整体绩效和成员绩效关系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和策略;重点研究了基于战略的VSC-CM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交互与协作过程的企业间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实例验证了基于三角模糊数互补矩阵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绩效评价算法的简洁型和实用性。5.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汽车行业实际,构建了基于J2EE架构的汽车行业VSC-CM原型系统。汽车行业VSC-CM运作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符合了当前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和提高行业整体供应链合作水平的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论文研究成果对VSC-CM的理论发展和进一步深化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关键词:汽车行业虚拟供应链,网络中介,多阶段优化组建,变结构面向对象Petri网,绩效评价模型9.学位论文李海涛昆嵛山旅游发展战略研究2009旅游业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与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扶持。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该组织还预测,到2010年,旅游业将创造10万亿美元的价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2.5%,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如何制定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是旅游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旅游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采用SWOT分析法对昆嵛山旅游业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昆嵛山旅游发展的战略与实施对策。本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提出旅游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黄山旅游风景名胜区和沂水旅游现象对制定昆嵛山旅游发展战略的借鉴作用。第二部分:采用SWOT分析法对昆嵛山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昆嵛山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昆嵛山应采取SO战略,即用一个企业的内部优势去利用外部机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合理布局和配置生产力要素,完善旅游结构和功能,推动企业做强做大。第三部分:提出昆嵛山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战略选择,即:起步阶段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型战略,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战略和区域旅游联合战略,腾飞阶段采取品牌战略。第四部分:提出昆嵛山的旅游发展模式,即: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产品,打造全真祖庭;以休闲旅游为重点产品,打造龙头景区;以生态旅游为辅助产品,打造生态绿谷。针对其旅游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战略。第五部分:实施昆嵛山旅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健全旅游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作用、加快人才培养等。10.学位论文王怀明
本文标题:汽车业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及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