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高三复习地球地图
地图知识一、地图概念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二、地图三要素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城镇、铁路等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缩绘于平面上的图(一)比例尺1、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比例尺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这个公式可变形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例:如果某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厘米:100千米=1:10000000比例尺的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1)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3)直线式:1000100200(千米)数字式和直线式是常见的两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比例尺的大小a.依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2、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4000000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C、50050千米D、1:2000000C例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b.依据相同的图上距离所隔的经纬度来判定ABCD9°10°42°41°130°140°40°30°72°68°24°20°16°80°82°10°8°6°c.图幅相同,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例4: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①③④②①②③④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数值范围(反比)内容(正比)大比例尺分母愈小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小比例尺分母愈大范围愈大内容愈简单思考题1:请问我们通常在旅游、行军、作战时要选用什么地图?思考题2:绘制中国地图、制作地球仪时多选用什么地图?(大比例尺)(小比例尺)例题3:有四幅省区地理挂图,图幅大小相同,现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陕西、山东、内蒙古、台湾B台湾、山东、陕西、内蒙古C内蒙古、陕西、山东、台湾D山东、台湾、内蒙古、陕西5、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来多了几倍。“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YOURSITEHERE例4:将1:12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新图的比例尺是A.1:48000000B.1:3000000C.1:6000000D.图上1cm代表实地400km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某一倍数时,图幅的变化就是比例尺变化数的平方倍数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某一倍数时,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应为比例尺变化数的平方倍数假设反映的范围不变:假设图幅不变:现有一张边长为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的边长为400米),回答下列问题?1、学校地图比例尺是_____2、如果把该比例尺放大一倍,此时的比例尺为________,这时这张纸还能画完校园吗?如不能,还需几张相同的纸?1:4001:2001米地图知识现有一张边长为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的边长为400米),回答下列问题?1、学校地图比例尺是_____2、如果把该比例尺放大一倍,此时的比例尺为________,这时这张纸还能画完校园吗?如不能,还需几张相同的纸?1:4001:2001米地图知识1:100km放大到2倍1:50kmYOURSITEHERE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箭头通常指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YOURSITEHEREYOURSITEHERE(2015·武汉调研)2014年10月7日,朝鲜和韩国巡逻艇在延坪岛海域互相炮击10分钟。据悉,朝韩双方对此海域边界划分一直存有分歧。读图1和图2,完成3~4题。3.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A.2平方厘米B.20平方厘米C.200平方厘米D.2×1015平方厘米4.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BA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5~6题。5.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岛所在地图的比例尺比甲岛大B.乙岛位于太平洋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D.甲岛位于东半球6.图中A、B、C、D四地()A.B地位于C地的正北方,A地位于D地的正南方B.飞机从B地到A地的最近的方向是一直向东C.B、C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D.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AC地形图的分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的概念: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5、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坡度的陡缓6、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二、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7、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示坡线垂直。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势高低(1)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2)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也叫降坡线。2、判断地形类型1、山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3、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等高线中间叫稀疏,周围较密集。4、平原:海拔一般低于200米。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丘陵: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海拔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5、高原:海拔一般高于500米。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内部明显稀疏。(2015福建文综)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特殊地貌的判断山顶3、判读地形部位山脊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500山脊400300中为分水岭300400500山谷中为集水线陡崖(5)峡谷:两高地之间地势相对较低的狭长地形。①形成原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或风蚀)或内力作用(断裂)②峡口:交通要塞,水库坝址③峡谷往往发育成河流12.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质判读(找地质构造)(1)断层:陡崖两侧等高线错开,是由断裂所致。崖顶:500米≤H顶<600米(A处)崖底:100米<H低≤200米(B处)(2)地垒(块状山地):(3)地堑(洼地):(4)背斜成谷:(5)向斜成山:P2:三叶虫M2:恐龙K2:剑齿虎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密集稀疏山100200300400100200300400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1)同一等高线图:4、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αβ(2)不同等高线图: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比例尺:1:5000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50m50m50m50m20m40m60m80m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例9、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B2千米1千米5千米5千米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上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四幅图的等高距依次为200米、100米、100米、50米,比例尺依次为1:10000、1:40000、1:30000、1:8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CBDA=400×1/10000/L=1/25LB=400×1/40000/L=1/100LC=600×1/30000/L=1/50LD=400×1/80000/L=1/200L坡度=H/L实=H×比例尺/L图来决定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水平距离(3)等高线图中坡的类型判断:例: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分析:在两等值线之间若出现闭合等值线,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同理,若题中所指为等温线或等压线,都可应用上述规律进行判断。答案:150米HA100米或100米<HA<150米50米HB0米或0米<HB<50米5、闭合等高线的判读:6、判断河流流向: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等高线图中相关计算1、气温的计算2、陡崖的计算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500米,<600米>200米,≤300米十字相减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分析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富水力,流水侵蚀作用强。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以及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2、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气温: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高大山系和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8.坡面分析(坡面与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1)按方位分(山顶为方位参照点,以北半球为例)南坡(阳坡):当阳,迎夏季风,雨水多(经济林)北坡(阴坡):当北风(冬季防寒,宜混交林)(2)按坡度分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宜水土保持林,不宜开梯田)缓坡:水土保持较好(宜开梯田)(3)坡度比较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水土保持越不利,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4)山地、丘陵的农业生产类型:林牧业为主,缓坡修筑梯田(种植业)。1YOURSITEHERE12.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本题是2000年江、浙、吉高考文综卷中难度很大的一个题目,推理过程共六个步骤,推理跨度大,其枝形推理图是:①读图获取图上信息:乙坡位于北坡(背阴坡)→②乙坡日照较弱→③乙坡气温较低→④乙坡蒸发较少→⑤乙坡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⑥乙坡植物生长较好。1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例7(2013四川)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BC【解析】(1)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林木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由图中黄土高原地区等高线分布以及林木区分布可知其主要集中分布于山谷。因为山谷中地势较低,水分条件好,利于林木生长。(2)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东西侧相隔7条等高线,等高距为30米。由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知,该地东西两侧相对高度为:(
本文标题:2015年高三复习地球地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3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