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2015政府公共关系测试卷及答案四套
《政府公共关系》教学考一体化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总分21.00)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D)。(3.00分)A.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B.领导者形象信息C.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D.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A)。(3.00分)A.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B.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C.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D.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3.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A)。(3.00分)A.《有效的公共关系》B.《公共关系学》C.《公众舆论的形成》D.《原则宣言》4.(D)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3.00分)A.1986B.1998C.1989D.19885.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C)。(3.00分)A.巴纳姆B.卡特里普C.艾维.李D.伯尼斯6.20世纪(A)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3.00分)A.70B.60C.90D.807.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C)。(3.00分)A.乔治.迈克尔利斯B.托马斯.马文C.爱德华.伯尼斯D.艾维.李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1.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4.00分)A.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B.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C.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D.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2.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ABCD)。(4.00分)A.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B.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C.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D.收集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3.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CD)。(4.00分)A.投公众所好B.凡宣传都是好事C.公众必须被告知D.说真话4.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BCD)。(4.00分)A.理论性、职能性B.目的性、服务性C.和谐性、发展性D.实践性、继承性5.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ABCD)。(4.00分)A.协调沟通B.收集信息C.决策咨询D.宣传引导、树立形象6.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ABCD)。(4.00分)A.以沟通为手段B.以互惠为原则C.以美誉为目标D.以真诚为信条7.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BCD)。(4.00分)A.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B.公共关系客体——目标公众C.公共关系主体——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D.公共关系手段——传播与沟通8.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BCD)。(4.00分)A.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B.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C.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D.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向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主要有(ACD)。(4.00分)A.领导决策咨询B.政府知名度咨询C.政府形象咨询D.公众心理咨询10.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ABD)。(4.00分)A.传播沟通B.政府C.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D.公众判断题(每小题3分,13小题,共39分)(总分39.00)1.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3.00分)√2.公共关系是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3.00分)√3.中国政府公共关系最能反映其个性和本质的特点,就是服务。(3.00分)√4.在协调中塑造政府形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是中国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特色的突出表现。(3.00分)√5.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3.00分)√6.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3.00分)√7.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手段,通过它来吸引公众,影响公众,进而改变公众的态度。(3.00分)√8.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3.00分)√9.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沟通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刚性手段来调节双方的关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共关系才采用柔性手段。(3.00分)×10.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3.00分)√11.政府形象的好坏,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没有多大关系。(3.00分)×12.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3.00分)√13.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3.00分)√试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总分15.00)1.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D)。(3.00分)A.时效短B.色泽较差,缺乏动感C.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D.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构成,不包括(A)。(3.00分)A.调研机构B.事务人员C.专业技术人员D.领导人员3.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政府追求的公众,是指(D)。(3.00分)A.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B.完全迎合政府的需要,对政府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C.违背政府的利益和意愿、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D.符合政府的利益和需要,但却对政府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4.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A)。(3.00分)A.企业公共关系机构B.政府公共关系机构C.政府公共关系人员D.国家行政机关5.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是(D)。(3.00分)A.色泽较差,缺乏动感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C.传播面广、传播迅速D.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1.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4.00分)A.真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B.全员公关的原则C.有效沟通原则D.双向沟通原则、政务公开原则2.坚持全员公关的原则的做法有(ACD)。(4.00分)A.培养全体公务员的公关关系意识B.在民众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C.在公务员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D.确保公务员的主人翁地位3.政府公共关系机构肩负的重要职责,是(ABCD)。(4.00分)A.协调关系B.收集情报、宣传教育C.决策参谋D.专业制作4.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传播媒介有(CD)两大类。(4.00分)A.人际传播B.自身传播C.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D.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5.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因素主要有(AD)。(4.00分)A.亲身影响、个人特性B.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信息C.获得求知需求的信息D.预存立场、团体规范6.传播的障碍,主要有(ABCD)。(4.00分)A.角色障碍、舆论障碍B.心理障碍、组织障碍C.机械障碍、语言障碍D.习俗障碍、观念障碍7.广播、电视是最主要的电子媒介,与印刷大众媒介相比较,它们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特征是(ABCD)。(4.00分)A.生动性B.时效性C.技术性D.远播性8.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BD)。(4.00分)A.时效长、针对性强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C.印刷精美,表现力强D.传播面广、传播迅速9.Internet这种全新的媒介科技,具有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和其他电子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ABCD)。(4.00分)A.互动性强、灵活、逼真、易统计、费用更低廉B.信息容量更大、有效覆盖面更大C.形式更加生动,视觉效果更好D.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持续时间长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ABCD)。(4.00分)A.交际、沟通能力B.组织能力C.创新能力D.思辨能力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总分45.00)1.目标公众(即组织外部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3.00分)√2.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传播的效果就越好。(3.00分)√3.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3.00分)√4.顺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3.00分)×5.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也称媒介或工具。(3.00分)×6.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3.00分)√7.凡是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为政府公众。(3.00分)√8.在现代社会里,政府公共关系主要依靠的是人际传播。(3.00分)×9.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政府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3.00分)√10.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3.00分)×11.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哈罗德·拉斯韦尔从信息论角度提出的数学传播模式:信源一传播者一信道(噪音)一接收者一目的地。(3.00分)×12.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政府为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3.00分)√13.公关传播的有效沟通原则,是指传者和受者双方相互传递、相互理解的信息互动过程。(3.00分)×14.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虽然是广泛存在的,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实际与政府机构发生直接关系的公众。(3.00分)√15.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的公式,即:“五W公式”。(3.00分)×第三次作业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总分24.00)1.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B)。(3.00分)A.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C.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2.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B)。(3.00分)A.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C.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3.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特点的是(B)。(3.00分)A.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众多性B.调查目的的营利性C.调查目的的明确性和公益性D.调查过程的长期性和系统性4.不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方式的障碍的,是(C)。(3.00分)A.沟通渠道选择不当造成的障碍B.语言沟通方式所造成的障碍C.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D.信息沟通中冗量过大造成的障碍5.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A)。(3.00分)A.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B.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C.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D.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6.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下行沟通是指(A)。(3.00分)A.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C.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D.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7.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的是(B)。(3.00分)A.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评估B.确定公众、选择传播媒介C.目标效果评估D.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评估8.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不包括(A)。(3.00分)A.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B.政府机构与公职人员的关系C.政府上下级关系D.政府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1.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ABC)。(4.00分)A.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式氛围B
本文标题:2015政府公共关系测试卷及答案四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5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