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问题。A.创造性B.认知性C.有结构D.无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问题的种类。有结构的问题是指界定了清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是指界定含糊的问题。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2、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之为()。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3、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活动。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课程改革运动。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典型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叙事研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质性研究和叙事研究,没有典型研究。5、下面哪项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A.审美体验价值B.创造性发展价值C.兴趣爱好价值D.文化传承价值【答案】B。【解析】音乐课程属于学科课程,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音乐课程并没有创造性发展价值。6、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要求。其中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7、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是()的学制改革内容。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演变。我国学制继承前苏联,演变成为分支型。8、《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法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A.课程学B.社会科学C.教育学D.教育心理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之上。10、“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A。【解析】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四有、两爱、两精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单项选择题1、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次课程改革。A.六B.七C.八D.九【答案】C。【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了第八次。2、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3、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决定教育的性质。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为主。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5、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实质。课程改革就是课程不断现代化的问题。6、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平均每周3课时。7、课程计划的中心是()。A.科目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编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中心是设置教学科目。8、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内容D.课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此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简答题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答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答案】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1、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A.工具书B.必备书C.宜看书D.须知A【解析】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教育书辞主要是提供教育科学名词术语的资料,百科全书则是对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概述。2、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3、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B【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4、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是()。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D【解析】活动课程“就是指以儿童的生活活动为课程的内容,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由儿童通过自己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学习,取得经验,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的课程理论。”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剩余价值擎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解析】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C。【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7、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A【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这一社会关系准则的体现。8、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B【解析】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2005年9、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A【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10、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A.提纲B.课文C.目录D.习题B【解析】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1、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A.党支部B.校长室C.教导处D.教务处B【解析】校长是学校首要的行政负责人,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其职能是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2、根据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下描述中,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A.课堂教学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索、相互交流B.课堂活动要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发掘他们思维的独创性C.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应该按照课本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D.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可以让他们通过手工、展览或是表演等看得见、听得见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C【解析】A、B、D三项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提出的要求;C项强调的是按照课本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故本题选C。3、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A.读、写、画B.读、算、画C.读、写、算D.画、写、算C【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4、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的特点。A.知识掌握B.能力培养C.品德养成D.身心发展D【解析】课程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去影响学生,就必须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5、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A【解析】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计划。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是()A.重建新的课程结构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构建促进学生、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体系D.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B【解析】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规定,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不包括()。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庭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8、下列不属于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的是()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C【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单一性属于旧的课程结构的特点。9、()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表D【解析】略10、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校课程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故选A。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五)1、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答案】D【解析】课外是指在课程计划之外,校外是指学科课程标准之外2、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为依据。A.知识的分类B.技能的分类C.目标的分类D.科学的分类【答案】D【解析】科学的分类是小学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3、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A.可行性B.衔接性C.实践性D.普及性【答案】D【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4、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1913年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内容改革B.课程改革C.方法改革D.途径改革【答案】B【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6、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A.自主学习和接受学
本文标题: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5103 .html